8月7日電/中國時報7日社論說,“監察院”彈劾台南市長賴清德引發爭議,本案涉及民主制衡的核心價值、憲政法治的是非曲直,及政黨與地方權力鬥爭的後續效應等,都值得關注,但真正值得討論的,是賴清德與綠營對此案的反應,所生動刻畫出的綠營當前普遍思維模式,讓人憂心。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綠營的思維模式與操作下,“監察院”這次彈劾的舉動,不僅捍衛不了《地方制度法》,反而替賴清德堅持不進議會一事解套,更為他未來政治生涯的進取,增添可觀的能量。 W. c, t; m7 W
5.39.217.76) f+ s3 F, M. f- |' I- H8 v
社論說,看看賴清德的反應,他宣稱不進議會是為了捍衛台南人的尊嚴,“監院”的彈劾介入是政治手段,不僅台南市民不會接受,台灣人民也自有公評。民進黨的聲明則扯進基隆市長張通榮兩次彈劾沒過,與苗栗縣長劉政鴻的調查沒下文,結論是“無怪乎“監察院”公信力低落”。最傳神的莫過於柯文哲下的註腳:“那個院有沒有也差不多”! tvb now,tvbnow,bttvb4 C7 _ E) B- i! t1 D
tvb now,tvbnow,bttvb' A4 U1 q% P z W+ ?6 J% t$ R-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