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q4 ?; n# [# K 據悉,這波抗議的理由是所謂“中國少數民族待遇”問題,而新疆自治區“齋月禁令”是引發事態的導火線。新華社駐土記者稱,自6月18日進入齋月後,少數當地媒體引用外媒關於新疆禁止部分穆斯林“封齋”的報道,隨後相關消息在推特、臉譜等國際社交網路熱炒。法新社6月19日稱,伊斯蘭世界享有權威地位的愛資哈爾清真寺發表聲明,“譴責中國政府在新疆限制維吾爾穆斯林過齋月”,抨擊“新疆禁止公務員、學生和教師齋戒,並要求餐館一律不準歇業”。國內的微博微信平臺偶爾也出現新疆基層個別官微發佈或電郵系統傳達的齋月不當內容,真假難辨,但是,經反復求證,新疆確無任何限制普通穆斯林把齋的規定。: Q' A1 |- B' q. W- t
: E; O7 z0 X, \' l$ \5.39.217.76 7月1日,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館發表公告,否認上述報道,批駁相關指責。公告強調說,“中國政府保護正常宗教活動,憲法明確規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公告指出,“中國新疆自治區歷來高度重視並充分尊重、保障穆斯林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齋月前,自治區專門召開會議,強調要充分理解、尊重、愛護信教群眾的宗教感情、信仰需求和風俗習慣,對普通信教群眾在齋月期間的封齋、聚禮、吃齋飯等活動不能加以干涉……對清真餐館齋月期間是否正常開門營業充分尊重經營業主的選擇,不能採取強制性干涉措施。”以筆者的理解,公告提及的“普通信教群眾”是相對幹部與黨員而言,假如存在限制幹部與黨員封齋,那也是局部問題,也是政治與黨規問題,無涉民族、宗教和人權。 b. `2 [& Y |; t$ Q5.39.217.76 ' Q9 z. z) h: K' y7 O 其實,也許公眾忽視了一個重要時間節點:7月5日是“七五暴力事件”6週年紀念日,也自然是土耳其本地和寄居激進民族主義分子借機發難的理想當口,即便在平常,這幾種力量也都會尋機發泄憤怒,渲染政治訴求,何況齋月裏又出現所謂限制“封齋”的報道。“世維會”更是用舊圖翻新甚至移花接木的方式,借機造謠,擴大事端。中國大約有2300萬穆斯林,主要來自回、維吾爾等十個少數民族,如果說,穆斯林聚集的寧夏、青海、甘肅和雲南沒有“禁止”封齋,甚至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也都充分尊重穆斯林履行這“五大義務”之一,聚焦新疆所謂的“禁止”把齋現象,可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僅誇大其詞,以點帶面,而且混淆普通信眾與黨員幹部的區別,無心者也許人云亦云,盲從盲信,惡意者則包藏禍心,破壞民族團結,惡化新疆乃至中國國際形象,為暴力行為製造藉口,阻撓“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因為其推進腹地恰恰是伊斯蘭文化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z. v) Y; c, c8 f( `" e
5.39.217.76/ R. s9 Q3 e# c6 z; \% k
觀察家們認為,拋開“七五暴力事件”和齋月這兩個因素,土耳其出現持續反華示威活動,與其內部政治生態的變化有一定關係。近年來,土耳其加入歐盟的努力受挫,重返中東“零問題”外交也四面撞墻,激化了民族主義思潮,導致激進的“民族行動黨”在6月選舉中奪取81席晉陞議會第三大黨,終結正發黨13年單獨執政格局。正發黨執政期間持續升溫的帶有宗教保守傾向的內政外交,不僅滋養了“民族行動黨”這樣的政治對手,也助長了土耳其社會的激進宗教情緒。據悉,這次反華示威的主要組織者之一“中心理想”就來自“民族行動黨”。在他們看來,中國的維吾爾族與土耳其人具有相同的語言、文化、種族和宗教淵源。 即便埃爾多安政府本身,對是非曲直也模棱兩可。外電關於新疆“禁止”封齋報道發酵後,安卡拉于6月30日聲稱對此“表示關切”,以外交辭令委婉表達了不滿。埃爾多安曾公開抨擊過中國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擔任總理特別是應邀訪問新疆後,一度趨於客觀和務實,謹言慎行,但其認知中的大突厥意識和伊斯蘭主義並未明顯改觀。據估計,目前在土耳其寄居的維吾爾族中國公民有近30萬人,土政府雖然表面上禁止他們參與反華政治活動,但私下睜一眼閉一眼。因此,新疆問題始終是中土關係中持續低燒的病灶,每遇大的波折,就引發雙邊摩擦和爭執。路透社7月3日披露,173名維吾爾人乘土方安排的“秘密包機”經曼谷抵達伊斯坦布爾,土外交部發言人就此宣稱“國門將一直向維吾爾兄弟敞開”。土方這種非法轉運和接納移民的方式無疑于火上澆油。 $ X- F2 A# z( I l( X1 X, a0 Mtvb now,tvbnow,bttvb ; r+ g# {" T: J0 z4 W. M# ?- X “七五暴力事件”後,中土關係保持總體良好和穩定。雙方作為G20成員在許多重大問題上採取相同或相似立場,攜手參與全球治理和多邊合作。在地區合作框架內,土耳其看好中國參與創建的上海合作組織,並於2013年成為對話夥伴國,埃爾多安也曾親自表達加入上合組織的願望。這兩年,中土不僅政治、經濟和貿易關係保持較高水準和上升勢頭,軍事合作也引人注目,土耳其不僅邀請中國空軍飛赴其基地進行“聯合訓練”,而且高調商購中國“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無論是在中東國家還是北約成員中,這都不同尋常。據悉,不僅埃爾多安本人強烈渴望年內訪問中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將於11月出席在土耳其召開的G20峰會,因此,高層交往將在今年達到高潮。如果土方任由國內反華勢力折騰,勢必會給中土關係造成衝擊,也為這種關係的提升和深化投下陰影。 土耳其看重中國應該是社會主流共識,也是主要政黨和領導人的基本理念。但是,觀察土耳其外交可以判斷,其政策具有強烈的不穩定性和跳躍性,缺乏更宏觀的視野和更堅定的方向,而且不乏某種投機色彩,這些特點已在其“零問題”外交失敗和對“伊斯蘭國”態度曖昧兩大維度盡顯端倪。因此,對政壇力量明顯多元化背景下的土耳其涉華涉疆立場,既要保有警惕,也得保有耐心。作者: chnluer 時間: 2015-8-4 11:1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