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莊迪澎/CAGM假新聞:媒體和讀者的共業
[打印本頁]
作者:
angel987
時間:
2015-7-25 05:35 PM
標題:
莊迪澎/CAGM假新聞:媒體和讀者的共業
搶先報道的代價,就是深度欠奉、查證不足,實則反映了媒體的集體問題。CAGM幕後黑手顯然深諳媒體業者的作業方式和心理,他們在主動接觸媒體,媒體卻沒有及時報道後,便將虛構的材料放在部落格公諸於世,就是掌握了媒體害怕落後的心理。當如此具有新聞價值、如此具備點擊誘惑力的新聞素材公開了,而媒體已查證到部分真實時,幾乎不可能為了百分百確認真實而願意承受「獨漏」或被讀者嘲諷新聞不及時的風險。這就是媒體和讀者的共業。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6 ]: u, N1 @& E
2015年7月15日,也許有不少人都在自己的臉書頁面上看到另一條重大新聞:一個稱為「馬來西亞追求問責施政公民」(Citizen of Accountable Governance Malaysia,CAGM)的非政府組織在其部落格貼出一份宣誓書,內容是大馬銀行(Ambank)一名遭解僱的職員透露,他曾在2013年授命處理數筆從新加坡瑞士銀行匯入納吉私人帳戶、合計2100萬新元(5860萬令吉)的轉帳,卻因依法向國家銀行報備而遭銀行即時解僱,離開時甚至還被保安人員搜身。
$ s V( i1 Y. S1 f/ M' x v# r2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這個「揭露」發生在《華爾街日報》揭露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將七億美元(26.7億令吉)巨款過戶到納吉在私人銀行帳戶的十三天之後,以及《砂拉越報告》(Sarawak Report)揭露納吉夫人羅斯瑪的帳戶在今年收受八次合計兩百萬令吉存款的六天之後,不論是鑒於1MDB醜聞的新聞價值,或是在這場媒體揭弊競爭中落後的壓力,CAGM發佈的內幕和材料,對媒體肯定是個不可失之交臂的誘惑。於是,新聞網站如《當今大馬》(Malaysiakini)、《馬來西亞局內人》(Malaysian Insider)、《自由今日馬來西亞》(Free Malaysia Today),乃至《東方日報》網站都及時報道了這個震撼性新聞。
4 E4 {% X4 V9 ` V. w) b. Z公仔箱論壇
這個「震撼」新聞當天中午時分在部落格公佈,但更大的震撼卻在當天傍晚發生。在這些媒體引述了CAGM部落格的資料之後,這個在今年五月杪突然出現在非政府組織宣稱,他們公佈的內幕材料是虛構的,不僅宣誓書、宣誓書主角和宣誓書內容虛構,甚至連這個非政府組織和主席這號人物,均為虛構,目的是在做一項「社交媒體實驗」。他們還調侃說,是編輯們不願查證事實和熱衷於報道聳人聽聞的新聞,助長了他們的成長,「我們聲名大噪是因為編輯們希望我們講出可熱賣的故事」。
- N9 P3 r0 }1 Y* y/ s- e7 _
於是,除了《華爾街日報》記者因為要去有更多文件佐證而未報道之外,前述媒體被耍得灰頭土臉,紛紛刪掉原來的報道——《馬來西亞局內人》例外,它保留了報道,但跟進報道了CAGM宣佈虛構的聲明。
tvb now,tvbnow,bttvb& r3 G8 U0 `3 e6 ~1 S9 }$ ]% Y, D# L) [
(照片來源/Allen-International)
7 k" }0 [. h2 c9 p! x' T8 N公仔箱論壇
精心策劃否定媒體公信力
6 \3 q4 W1 ^4 q, f/ k5 T6 R
雖然有媒體人非議遭殃的媒體疏於查證,但持平而論,它們遭殃並非犯了所謂的「低級錯誤」。稍微了解此事的來龍去脈,不得不說CAGM所為確實是精心部署,意在否定(discredit)媒體公信力的計謀,其中的算計包括:
5 ?) s/ r8 _1 o B8 \+ ^
一、CAGM這個「非政府組織」在今年五月已開始「浮現」,曾先後發表文告非議馬哈迪和林吉祥,製造了確實有此NGO的印象。一般上,媒體確實不會花心思在查證非政府組織的真偽,因為馬來西亞有很多非政府組織是臨時性質(ad-hoc),再加上內政部為難,非政府組織要獲准註冊並不容易,所以有些沒有社團註冊,有些則以公司註冊營運,法律地位是商業機構而不是非政府組織。
3 X; }2 l* X7 U& v8 U
二、CAGM的幕後黑手在將虛構材料放上部落格的兩天之前,曾主動接洽國內外媒體爆料,甚至提供了宣誓書主角的名字讓媒體查證。此舉當然能取信於媒體。不過,耐人尋味的是,《馬來西亞局內人》以電郵向大馬銀行兩個高層查證,一個沒回復,另一個則不願證實。《東方日報》致電大馬銀行,電話轉到公關部卻無人接聽。
4 q' {0 u2 }$ X5 p& V$ ]
三、雖然宣誓書內容是虛構的,但有媒體查證宣誓官的蓋章,發現確有這個宣誓官。
+ @3 C8 V9 ^8 e- D( b5.39.217.76
四、在《華爾街日報》揭露納吉在大馬銀行的七億美元私人帳戶之後,大馬銀行創辦人的兒子露面指控,其父疑因舉報牽涉數百億令吉的貪污內情而在2013年遭謀殺,已使大馬銀行處於1MDB醜聞的風口浪尖上,CAGM幕後黑手以大馬銀行為餌,確實能輕易誘騙媒體上當。
3 P, L, B# Z s: p2 s公仔箱論壇
「成功的謊言往往有一半的真實」這句話沒錯,因為在未能百分百確認真實的情況下,我們往往會以所見的一半真實來研判真實性。CAGM幕後黑手恰恰就是利用了這點,製造了一些至少看起來像是真實的條件,例如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來製造有CAGM這個非政府組織的印象、提供宣誓書主角的名字、宣誓官名字確有其人,甚至與記者互動溝通,於是媒體採信了。
& d" m; O) R- W3 V2 }* Q+ i公仔箱論壇
(照片來源/Free Malaysia Today)
5.39.217.76) F R8 w1 s8 s/ E' t' t
沒遭殃的媒體不必幸災樂禍
5.39.217.76; z6 j \2 x$ \* l3 Z! `" w. S
雖然CAGM事件是個精心策劃的計謀,我們甚至也能合理懷疑這是1MDB醜聞關係人為了化解《華爾街日報》和《砂拉越報告》揭秘的壓力而策劃,藉此否定媒體所揭露的1MDB醜聞的真實性,但媒體(不僅是遭殃的媒體)仍應藉此事反躬自省,而沒遭殃的媒體亦不必幸災樂禍。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8 x Y# j, F6 V
此事看起來是前述遭殃的媒體不夠謹慎、查證不足,實則反映了媒體的集體「問題」,甚至可說是媒體和讀者的「共業」。在網絡新聞業出現之前,傳統媒體不論是報紙或電視都有截稿時間的壓力,尤其是面對重大事故時,通常都是先報了再跟進;網絡新聞業崛起之後,這種時間壓力更大,因為不論是網絡媒體業者或讀者,都會期待新聞網站以最快的速度報道新聞事件,所以新聞網站紛紛以「新聞快報」(news flash)方式應付讀者的需求,先報了新聞要點再說。
3 Q% j' z: F% @5 z6 d
當新聞網站的廣告模式從廣告商直接付費在網站上刊登廣告轉變為「每千次展示計費」(Cost Per Mille,CPM)、每次點擊計費(Cost Per Click,CPC)及每個到訪者計費(Cost Per Visitor,CPV)等方式,以及人們依賴臉書鏈接讀取新聞的現象盛行之後,前述時間壓力更為加劇,而且「廣告影響新聞內容」的程度甚至比傳統媒體的情況更加厲害。為了追求最高的點擊率/訪問人次,「搶先報道」比起過去更為重要,因為唯有拔得頭籌,才有望累積最高的點擊率/訪問人次。然而,「搶先報道」的代價,可能就是深度欠奉、查證不足。
Y0 a; f* W+ O0 E' v; m5.39.217.76
CAGM幕後黑手顯然深諳媒體業者的作業方式和心理,他們在主動接觸媒體,媒體卻沒有及時報道後,便將虛構的材料放在部落格公諸於世,就是掌握了媒體害怕落後的心理。當如此具有新聞價值、如此具備點擊誘惑力的新聞素材公開了,而媒體已查證到部分真實時,幾乎不可能為了百分百確認真實而願意承受「獨漏」或被讀者嘲諷新聞不及時的風險。所以我說這是媒體和讀者的「共業」。
7 G' ?& H0 A.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相比之下,英文《The Edge Financial Daily》在今年初獲得劉特佐和Petro Saudi詐騙馬來西亞18億3000萬美元的資料,卻用了數個月時間和找了資訊工藝鑒證專家確認文件的真偽,然後才在7月20日詳盡報道,確實值得肯定。然而,不幸的是,今天卻傳出它遭內政部勒令停刊三個月的消息,而打壓新聞自由是國陣政府的惡業!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