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京報:安倍9月3日或4日“訪華”意義不同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5-7-15 07:37 AM
標題:
京報:安倍9月3日或4日“訪華”意義不同
7月13日電/環球時報13日發表社評說,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程國平10日透露,中方已邀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加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暨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大閱兵等活動,日本官方尚未通過媒體公開回應安倍是否接受邀請,日本媒體分析說,安倍大概不會來出席9月3日的閱兵活動,但他會願意參照默克爾在俄羅斯“5•9”勝利紀念日的次日訪俄的做法,於9月3日之前或之後“訪問中國”。這像是日方向中國發出的探測氣球。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_8 z' H" N$ X+ E/ R9 g
( k8 i5 P: {: i" V2 f4 `1 I7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社評說,中國這次閱兵邀請了與二戰有關的很多國家領導人,如果單獨漏掉安倍,不邀請他,是中方的“小氣”。中方邀請了,安倍如何反應,是日本的氣量問題。
/ z& N% @2 c% z( d% Z: B" P' C
公仔箱論壇$ x y, J( L, i# M" w, I' S
安倍沒有公開拒絕邀請,但試探拋出9月3日前後“訪華”的方案,這是一種很“外交”的回應,像是又把球踢回了中方。
4 Y! [1 i2 W' ]
5.39.217.764 O2 B5 B' F- }, y% }
中方本意是邀請安倍出席閱兵式,安倍一直希望受邀訪問中國。如果兩件事合二為一,中日關係就有了突破。日本官方尚無正式說法,但從日本媒體的報道看,安倍政府沒有促成這種突破的意思。安倍更希望中日緩和能夠對應讓日方更感舒服的方式。
; f" }. x" t: V1 ]! b' I' _
* g# R# }0 s, s7 L$ U+ e
社評說,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她的前任施羅德都曾參加過莫斯科紀念二戰的閱兵式。默克爾今年回避“5•9”閱兵而選在第二天訪俄,是因為出了烏克蘭問題,俄美關係高度緊張,默克爾以此在俄美之間搞平衡。安倍如果這樣做,意義完全不同。
3 S2 C8 \( S6 H- R( g& U; W/ f
4 H3 u' o, N- W5 Q- j- B* ^5.39.217.76
當然在9月3日之前,還有“8•15”安倍發表講話等有影響的節點,安倍七八月份怎麼做,會影響人們對9月份和之後的中日關係的預期。
% A s, j9 K! Itvb now,tvbnow,bttvb
1 z! X6 J- q8 @& Z% ?2 x$ b( `5 G) t
總之如果安倍9月3日出席天安門閱兵式的可能性不大,那麼他在這個日子前後訪問中國的可能性不會更大。這顯然不是個簡單的日子變動。如果這件事不了了之,安倍既不來出席閱兵式,也未實現9月初訪華,北京和東京的表態大概會是低調的,雙方應不致為此公開爭吵,而會淡化這當中的分歧和曲折。
" [ F8 p2 h% ~8 e3 B; o& a5.39.217.76
; G9 n* H* a8 i: Z6 I: C5.39.217.76
社評說,中日關係總體上處於改善過程中,今年9月份習近平主席還將訪問美國,而且搞抗戰和反法西斯勝利閱兵是慶祝活動,高興的事,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中日相互溝通的姿態。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k7 d4 e( Q9 _
* M$ f8 Q! u8 Z8 J1 q& v
今年中國第一次搞抗戰暨反法西斯勝利大型閱兵活動,它將吸引世界回望二戰中東方戰場和中國軍民所做的貢獻,調整人們認識、紀念那場戰爭的格局。受邀國家領導人來不來出席,由多重因素促成,那些因素一直環繞著中國,它們不會影響中國人民在這個特殊日子里的興致。
I9 ~' D- g9 D.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V- j& Q& [. ?# X& u
社評說,如果中日領導人一起出現在“9•3”閱兵式上,將是中日和解的重要信號。如果這一幕出現不了,證明兩國關係的改善情況,尤其是日本社會對侵略戰爭的反思程度還支援不了這樣的信號。這個遺憾是中日雙方的,而非中國單方面的,順其自然應是我們面對這一變數的基本態度。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