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健康資訊] 熱痙攣、熱衰竭 夏天熱急症增加 [打印本頁]

作者: abcd0816    時間: 2015-5-29 10:49 AM     標題: 熱痙攣、熱衰竭 夏天熱急症增加

當東北季風逐漸減弱,源自於南方熱帶海洋的西南季風逐漸增強向北推進,此時冷暖氣團便會在華南至台灣一帶交會形成一道近似滯留的鋒面系統在台灣附近徘徊。因鋒面帶上氣流的不穩定及充沛的水氣,便容易引發中小型對流,而出現連續性的降雨並造成局部性豪雨或大雨的現象,此乃台灣5、6月春夏交替之際常見的梅雨季的由來。+ A* {; G& L) i: w& u
隨著梅雨季節的到來,北台灣很快就會步入又熱又悶的夏季。而在全球暖化勢不可擋的潮流之下,近年來台灣的高溫與極端高溫天數持續增高。高溫加上高濕度,對人體的影響不容小覷。台灣民眾因熱急症而掛急診的人數也節節攀升。6 j# D& c, }4 V
簡單來說,人體利用「輻射」、「傳導」、「對流」以及「蒸發」等方式來達到體溫的恆定。在外界溫度高於體溫時,「輻射」、「傳導」與「對流」便會失效。若再加上高濕度,人體透過出汗「蒸發」來散熱的效率也會降低。人體曝露在高溫、高濕度下,就可能出現傳統上所說的中暑。在急診醫學裡,熱急症包括:「熱水腫」、「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以及「中暑」。
- Z" y; ?' S- i+ I6 z0 K( w/ |【熱水腫】% Q- }" B8 u) k
通常發生在老年人,曝露在熱環境的前幾天內發生,尤其在經過一段長時間坐汽車、火車或 飛機的旅途後;或剛從冷環境旅遊回來的年輕人也會發生,通常發生於手或腳。其成因為皮膚血管擴張及姿勢性組織液停滯所致,通常幾天內會自然消失,少部分可能延遲至6週才消失,病人可以抬高腿部以及穿彈性襪,以幫助組織液回流。請不要使用利尿劑或者其他不明藥物。5.39.217.76  Y5 V$ v( i) H9 v

. L" {/ X, P$ b【熱痙攣】
; W6 D7 O7 Z7 U; i4 _8 {, Q常發生在濕熱的環境下從事劇烈的運動者,因為大量的流汗而使水份與電解質隨汗流失,引起腿部(大部份是小腿)、肩膀或腹部肌肉強烈抽筋,可能持續長達15分鐘。此時應先將病人移至陰涼處,給予鹽水或運動飲料。若是自身發生小腿痙攣,可以立即伸手抓緊抽筋那一腳的腳趾,腳尖儘量向上翹、腳跟儘量下蹬,同時用力伸直膝關節。若是抽筋持續無法停止則需轉送到醫院處理。tvb now,tvbnow,bttvb1 g! t) z2 {5 R4 V2 k5 ^+ U
【熱暈厥】8 E& Q, x$ J5 l" Y
一般是發生在熱環境中久站時,主要成因為靜脈血液滯留於下肢造成相對的液體不足,產生姿勢性低血壓所致。只要將病人移到陰涼的地方、躺平並給予補充水份,通常休息片刻,症狀很快會消失。公仔箱論壇1 R) P$ z  j: j% A- Q* N
【熱衰竭】
4 {, b4 A$ `5 |' g$ T% S5.39.217.76通常發生在高溫中工作或因為空氣流通不良而造成大量流汗,使得水份與電解質隨汗流失。患者常會有頭暈、虛弱、噁心、嘔吐、頭痛、皮膚出汗、濕冷、脈搏快而弱、姿勢性低血壓、暈倒、視力模糊等症狀。一般體溫正常或稍高(不高於40°C),病人意識清醒。在現場要先將患者移至陰涼處,讓患者躺下,維持呼吸道暢通,降溫並儘速送醫。
3 _9 K) P. {; x/ I' [, R【中暑】
! h  h! y8 \1 X$ Z5 a0 F在醫學裡為熱急症最嚴重的一種。常發生在高溫、高濕度或者不透風的環境中,人體的體溫調節失效、流汗蒸發也失去散熱功能,所引起的症狀。患者會有高體溫(通常高於40.5°C)、排汗不良合併神經學症狀(包括:躁動、迷糊、抽搐、昏迷等)。早期快速降溫是決定中暑病人預後的最關鍵因素,因此將患者移至陰涼處,保持通風涼爽,維持呼吸道暢通,在處理過程中儘速送醫。8 G" u0 b% V% x$ z9 S

" r( T1 v. J& c# }防範勝於治療,提醒民眾在炎炎夏日,避免在大太陽底下運動或活動太久,高溫時應隨時補充水分,並穿著寬鬆、通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以避免吸收紫外線;儘量避免在密閉環境作業,若因工作需要,應注意水分補充及空氣流通。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