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5-5-26 11:29 A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4 p/ k3 h; w& g7 @ h' c
. V" O4 A5 @7 @! O% g1 z
林行止:大貪釀成危機 金融功能尚存公仔箱論壇' F5 v! S0 e# R, U7 b Z) B
* z+ r. f9 w+ U- P% u1 q* L1 n3 o- I " Z. p4 J$ v0 T2 E$ w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O" c- ^( M% m5 `! K
8 W5 L6 J7 A5 [5 k6 P二○○八年九月十五日,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倒閉)引起世界金融危機後,「痛定思痛」的有關各方,莫不致力於尋求防止危機再現的辦法,「責任最大」的經濟學界當然非常積極,而其中以外匯大炒家索羅斯出資五千萬(美元.下同)作為啟動資金、於二○○九年十月成立的「新經濟思想學社」(Institute for New Economic Thinking, INET),最具規模和進取﹔該學社接受外界捐款,每年批出四百萬元作為有關學術研究經費,劍橋、牛津和哥本哈根大學都成立「分社」……﹔這五六年來,學社的成員(接受其資助的學者)環繞此命題出版、發表了不少論著,但「特效藥」尚在摸索之中。大體而言,大部分(這只是筆者的感覺)經濟學者認為民主制度下的資本主義,原則上沒有大問題,只是許多細節須要微調(包括加強規管監督),換句話說,這可說是一項資本主義進化(優化)工程,並非進行打倒資本主義的革命!; H/ I3 _2 |: f% L4 r( P
公仔箱論壇6 ^9 r" v* P4 m
作為經濟學的旁支,因為未能「示警」而在金融海嘯中千夫所指的金融(財務)學者,當然亦做了大量分析金融危機「前塵今生及來世」的研究工作,結論是現行制度結構上並無問題,在這種基礎上,只要汲取歷史經驗,不斷創新,金融業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重要性不變。這種現在看來平平無奇的結論,可不易為一般人接受,兩三年前金融危機余波未了、銀行家尤其是投資銀行家被公眾視為邪惡人物之際,《經濟學人》二○一三年十月三十一日在紐約為其讀者(訂戶)舉辦了一場主題為《谷歌還是高盛——職業大辯論》的辯論會,試測學者、業界和一般人是否認同金融海嘯受害者(數以百萬人計)認為金融業無益世人且已成夕陽行業的看法,正反雙方辯論甚烈、旗鼓相當,其中諾獎(二○一三)經濟學家舒拉(R. Shiller)的說法最具說服力,他指出大學生首選的工作應該是金融業,因為不管傳統工商業、新科技甚且要「打救世界」五花八門的行當,在在需財,即無論做什麼事都「無財不行」,而要集資,有能力有辦法籌措資金的(Most important activities have to have a financial basis),舍華爾街其誰,意味金融業的重要性!這種見其根本的立論,大有道理,且強有力地彰顯了金融業在世界進化中不可取代的地位(Finance is the place you can make your mark on the World),他遂鼓勵年輕人投身此行業,可是與會者投票結果以贊成「谷歌優先」的大比數勝出,那等於說科技的重要性特別是謀生前景(賺錢能力)遠在金融業之上。這種結果不難理解,以那場源自華爾街金融風暴的「風眼」正是紐約,《經人》的紐約訂戶大都有切膚之痛,對舒拉鞭辟入裡的論斷,哪會聽得入耳!tvb now,tvbnow,bttvb) L4 l9 T; e2 I. }5 G
* @9 B x, G" V" A& {3 ^ y5.39.217.76眾所周知(香港中環人尤其清楚),在二○○八年危機之前二三十年,與金融有關的職業,不管是商業銀行家、投資銀行家、基金經理及財金分析員(不少是演員),都被視為能夠幫助投資者創造財富進而有助經濟向前發展的高尚(有意義及高薪)職業﹔可是,危機突至,且其勢洶洶,有如海嘯摧毀了災區的硬件,暴露了身在其中者的醜惡面目和為牟私利不惜違法的欺詐手法,他們犧牲投資者利益以至大走法律漏洞不顧大局的「陰暗面」,在傳媒略帶誇張稍為渲染的報道下,無所遁形,令世人對這門長期被視為尊貴多金行業的態度,徹底改觀。事實上,金融業特別是投資銀行因太貪婪觸犯法例規章被當局罰以巨款的消息,危機過後便時有所聞,據博彭二十四日消息,本周再有巴克萊、JP摩根、皇家蘇格蘭、瑞士信托及花旗集團被美國有關當局罰了一共五十六億元!公仔箱論壇# l4 |) t! o; V B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