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電(評論員 一嫻)習朱會後,台灣兩黨輿論呈兩極化:國民黨有人高度評價朱立倫,謂朱立倫在習近平面前說出“中華民國”,說出“一個中國”的“各表”差異,是一個突破。還有稱朱立倫在習朱會上提出“求同尊異”,是這次會見的訴求主軸,一個“尊”字,核心是為“中華民國”的主體性,尋求更大的國際空間。民進黨自然一如既往地攻擊朱立倫賣台,主要根據之一就是朱立倫採用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之說,是沿用大陸的說法。 5.39.217.764 I, ?& M L6 p. q" ]" E0 H {2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E: [3 Z! o1 ~: p
習朱會是一次承前啟後的會見,積極意義國共各方都說了很多,對朱立倫來說,與習近平總書記會面,表達國民黨願意延續和深化“九二共識”,得到大陸方面的贊同,確是一個成果。但從目前來看,朱立倫顯然沒有收到自己預期的結果。習近平主席用“聚同化異”回應了朱立倫的“求同尊異”。“化異”和“尊異”,一字之差,體現了對“異”的根本立場不同。 5.39.217.76! @/ \ c0 U# W: n7 J# Z& w1 Q
; w2 p d5 S' p* S/ I 至於“一個中國”如何各表,朱立倫的述說在場合上也許是個突破,但在實際上並沒有意義。習近平主席在這種場合沒有回應,可以解讀為禮貌也可以解讀為不需要回應。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即可。一個中國如何表達,不是台灣方面說了算。在國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是聯合國和絕大多數國家承認的。這應該也是大陸方面對過去馬英九經常掛在嘴邊的“一中各表”不回應的原因之一。 0 ?# E5 S: U7 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