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Z% n5 c5 [# xtvb now,tvbnow,bttvb確切點說,李光耀如同一切工作狂一樣,所付出最大的,主要是他的機會成本。比起大半生強制坐牢的曼德拉,李的淨付出其實不算多。而且,南非從種族壓迫之下取得的獨立解放,是真正用血汗、自由和生命換來的;新加坡的獨立,卻是當時的馬來西亞「送」的、強加的。新加坡人有幸,主要應該感謝李光耀的能力與恆心,而不是他的「無私奉獻」。這個看法,當然有異於官方神話。+ L' ^1 `5 g/ U Z6 r b
- N' D* M6 V' n7 ~. \5.39.217.76一旦從神話回歸現實,我們就知道,獨裁者容或有公益性的無私付出那部分,但私人收益也是存在、甚或可以是為主的。既有此私的部分,獨裁者必然會在任內致力於鞏固自己的地位、瓦解所有不利於維持其獨裁統治的集團及其活動而動機不純粹是為了公益。這就引出一個有趣的問題:獨裁者各種打壓政敵的自保行為,一般是否有助其政權或皇朝的延續?看似必然,其實未必,因為打壓政敵可能導致政敵反咬,自招滅亡,例如秦始皇。因此,這個問題不能從理論解答,而必須證諸事實。7 u, H2 }! Z; O$ x/ I
公仔箱論壇- Z E; i M$ f
但是,找事實根據有困難,因為獨裁者,特別是成功的那些,打壓政敵的手段通常十分隱蔽,一切記錄、痕跡都盡量消減;那麼,愈成功的獨裁者,能觀察到的打壓政敵的行為便愈少;因此,實證研究得出的結論可能跟事實剛剛相反。另外,獨裁者之所以能夠打壓政敵,很可能本身就反映這個獨裁者力量強大,如果這些皇朝很能夠延續的話,到底是強大使然還是打壓使然,在統計學上便說不清楚。為了避開這兩個問題,普林斯頓大學的兩位年輕學者S. Abramson和C. Rivera(下簡作A& R;文章連結見【註】)提供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考慮在位之時自然死亡的那些獨裁者從登基到死亡的年數;假設獨裁者要經常想辦法出招對付謀求推翻他的政敵,那麼他在位的時間愈長,那些招數的總量便愈大,他便愈有充足的機會鞏固政權、剷除政敵、建立或加強他的威權體制。打壓行為不容易觀察到,不會遺留完整可靠的歷史記錄,但獨裁者從登基到自然死亡的年數卻是很容易查到的;這個年數也和獨裁者的權力大小無甚關係的。因此,這個年數可以用作打壓政敵行為總量的一個替代變量(proxy variabl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r! j# o2 _+ {" Z2 E, O5 W
) V7 t4 {' H! j R% t! k& H; R0 N5 U
獨裁者建立的這種威權體制不再是簡單的人治,但一樣和民主法治的體制背道而馳;不過,因為也是一種體制,好處同樣是可以傳給他指定的繼任人(通常是他的兒子、親屬或心腹),有利延續打壓敵對派系時的效率。找出歷史資料裏的這個年數與有關皇朝經歷多少次內部和平繼承然後才被敵對派系推翻這兩者之間的統計關係,便知道獨裁者打壓政敵的自保行為,一般是否有助其政權或皇朝的延續了。 0 \3 k! M# G& w ; T j5 W& `/ U' `0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A & R先舉出一些中外有名的例子,說明專制皇朝的創建者能夠通過各種手段擊敗、瓦解一眾敵對派系,不僅樹立自身權威,還可以把個人權力制度化,幫助鞏固其絕非出色的兒孫輩掌管自己身後的國家最高權力。例子之一是是一世紀英皇「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此公本是法國人,初是諾曼第公爵,1066年征服英倫,是為威廉一世,在位21年,不僅成功鎮壓所有挑戰者,還取得英國教的幾乎所有主教的効忠,以外來征服者的身份鞏固了政權,然後傳位給無甚出色的三子,在位13年死於非命,皇位再由威廉一世的四子取得,在位25年,再傳給威廉一世的外孫,顯示出非凡的延續力。- p. H8 k2 a: H+ A+ l1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