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內地]
中國科學家利用郭守敬望遠鏡找到兩顆貧金屬星
[打印本頁]
作者:
nt1972
時間:
2015-3-20 03:48 AM
標題:
中國科學家利用郭守敬望遠鏡找到兩顆貧金屬星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19日在興隆觀測站宣布,使用中國自主創新研制的郭守敬望遠鏡(即“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英文簡稱LAMOST),中外科學家取得一批研究成果。
: ^. O1 |$ q5 j# k1 o8 ^, @8 Mtvb now,tvbnow,bttvb
2 A @# o& C$ Z5 f2 u) g/ l5.39.217.76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黨委書記、LAMOST運行和發展中心主任趙剛研究員表示,近期有兩項代表性成果發表。一項是找到兩顆大氣中金屬豐度不足太陽萬分之一的恆星,“貧金屬恆星曾是最初照亮宇宙的天體,有‘宇宙化石’之稱,研究這種天體對於研究銀河系形成至關重要。”他說,全球目前已找到金屬豐度少於太陽萬分之一的恆星僅有16顆,“LAMOST的目標是找到10至20顆,甚至是金屬豐度更低的恆星”。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a* I( @% b9 D+ ^8 c
tvb now,tvbnow,bttvb; C# Z6 g1 {. x: @8 u0 W
另一項成果在是通過LAMOST巡天光譜數據累計找到6個星流。星流是指沿著一條狹長軌道圍繞星系運動、由眾多同源恆星組成的鏈狀結構,是球狀星團或者矮星系受到星系引力的巨大潮汐作用而逐漸變形、瓦解、撕裂形成。趙剛稱,科學家發現銀河系通過吸積矮星系而形成更大的星系,通過分析星流可以探知銀河系的形成過程,這正是目前天文界最前沿的問題之一。
8 d! B7 k' X( J4 c. K5.39.217.76
5.39.217.76 C! m* C$ I$ n/ ]8 H
作為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光譜巡天望遠鏡,LAMOST的第一批數據集包含220萬條光譜。科學家們據此已取得一批較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其中包括:
+ W+ ~) f/ ~7 \- j+ [" g
$ [! c3 Q0 z8 u, B
──在仙女星系和三角星系區域內新發現近2000顆類星體,這是目前中國天文學家利用自主設備在該天區發現的世界上數目最多的類星體樣本。LAMOST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趙永恆表示,這些類星體可用來探測仙女星系和三角星系及其周圍子結構中星際介質的化學組成。此外,類星體因距離地球遙遠可被視作參考坐標,觀測仙女星系如何相對銀河系運動。
: {( e3 P* w5 F; b1 T: p
+ N2 U0 J- Y8 ^! _$ {! _' T" {7 u
──累計發現了300多顆白矮星。白矮星是恆星演化時期的代表性產物,可以用來獨立確定星團年齡。趙永恆稱,太陽可能在幾十億年後演變成白矮星,發現大量白矮星樣本有助於確定銀盤、球狀星團和銀暈年齡。
% \7 C- n7 u! m9 h7 T; g
公仔箱論壇* @4 w3 ?* Q1 v Q# R: C
──對LAMOST大樣本光譜數據分析研究發現,銀河系盤星的運動模式並非簡單的圓周運動,其中銀盤上方的恆星正在遠離銀河系中心運動,並伴隨著沿盤向下運動的趨勢。位於銀盤中間下方的恆星進行相反方向運動。
5.39.217.76 D# L% e9 I* [; J
tvb now,tvbnow,bttvb* s! B5 B7 r( I2 R4 C
──美國合作者發現一顆超高速星,這是國際上已發現20顆超高速星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該星能夠幫助天文學家了解黑洞附近的情況、銀河系暗物質暈的性質和暗物質分布。
公仔箱論壇 {$ B+ z$ N4 X" E& c8 ~% K4 I
4 B7 P0 E7 ?6 a O
──發現28顆“白矮─主序”雙星,其中兩顆是共包層後雙星候選體,有助於研究共包層演化。
' j8 X: p+ U& ?1 k( Q, V
tvb now,tvbnow,bttvb: E' I9 E& o5 `8 b- J, u% s
──從157顆天琴RR變星中探測到3顆天琴RR變星存在超高聲速激波現象,對於恆星結構與演化、銀河系的形成等具有重要意義。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