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M; A( ^$ T! _8 X) e5.39.217.76歷時個多小時的光復,令人最深刻的,不是路上聽到意外之多的喝罵,不是元朗街坊鄉親的那種連氣同枝,也不是站在旁邊圍觀打嘴炮吃花生的人,而是那些紛紛落閘關門的小店東主,和縮在街道兩旁的唐樓單位中冷眼以待的人。他們住在水貨重災區,理應被滋擾得最多,何以大好的控訴機會當前,都不願下來參與、表達鬱憤?6 M2 L+ Y6 o/ K$ s
- _1 n i/ D( J7 {4 g公仔箱論壇光復行動——議題先行的地區介入 0 b+ E! |( L2 Y5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0 J. q! J. E: {
筆者只參與光復元朗,未有評估各區的光復行動,觀察自是有限,但就元朗的「惡劣」表現(借用黃洋達面書語),也可作一點思考。光復行動對參與者來說是一種抗爭,對不少當區居民或市民而言卻是一種奇觀。即使本土右翼的行動目標多麼簡便直接﹕反水貨,迫使政府取消一簽多行,但就論述和行動而言亦無法避免與地區甚或社區居民接觸碰撞,變成以議題(水貨)先行的地區介入。光復的能動性,在於行動鮮明尖銳,又雖靠近民粹,但也是一種抗爭演練,令參與者增加抗爭經驗與默契,同時令受壓居民有所紓發。然而,若無法令當區居民投身其中,只以「救世者」姿態為「受災」居民「驅害」,並以短暫中止某些地區的日常運作向中央和港共政權擺出控訴姿態,則似是「一次性紓困措施」,根本無法推倒資本和制度的長久運作。同時,光復行動亦宿命地帶來反噬,不但為政府製造口實、為中港族群矛盾加油加火、轉移內地的民怨,更可能增加與當區居民分歧嫌隙,把冷漠怕事的地區市民推向建制犬儒。 . C( P5 F3 m) W# W% B$ X" I0 F% Q R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D5 U; M2 A. R+ j" t6 [
有論者說光復能有效迫使政府檢討自由行政策,但自第一波光復行動以來,真正改革還是只聞樓梯響。那是否要持續的光復?到各區光復?如此,上述的衝突在各區亦難免出現,而政府和市民亦會日漸把重複的「奇觀」淡化成「日常」,光復的動能很可能會被日益消磨。那到底要如何光復,才能發揮其最大的意義和動能性? 5 @; h5 X: B2 w! m2 k8 z8 |: D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 p/ z0 b& e' A4 j9 T
; d; l2 n0 j% l% w從等人光復到走出來光復tvb now,tvbnow,bttvb$ x" [. H6 K9 t/ `- P0 m% N% A
( |! }7 K" ~' r1 I1 k' p
還是回到老問題﹕如何令居民作為抗爭主體,自己的地區自己光復?令被壓迫的人向壓迫者反抗控訴,並不能只靠一次性的行動和口號,特別是由不諳各區文化的非當區居民主導、缺乏關係網絡的行動。/ q8 ]( {) ?5 X( K( g( X7 b
/ w9 }" t+ v8 m% i+ ?5.39.217.76與朋友Kenny談起他的地區經驗。他是美孚人,無黨無派無組織,在區內自發組成「美孚家.政」,兩個多月來落區十次,一半論政一半走民生環保路線。即使是自家地頭,他也坦言難搞,「係網上世界太耐,你主動接收嘅資訊好多,溝通方式係你錯我啱,你網上係得,但喺地區唔work。人哋係因為你係咩人而聽你講,唔會係因為你啱唔啱。」美孚是離地中產社區,居民普遍政治冷感,社區意識貧乏,「見最多係人嘅冷漠,不聞不問,大家愈來愈自私。」但Kenny還是老土地堅持,「同佢傾囉」,「溝通嘅目的係轉型的其中一個元素。你唔同佢傾,佢點樣走出嚟光復?」公仔箱論壇; A' i F& |1 u! c# ~5 G p'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