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3 Z" E3 j: M' O' m6 ftvb now,tvbnow,bttvb無論如何,以一九一四年起計,國際婦女節至今剛好一百零一年,然而,爭取女性權益的先驅,則可追溯至此前約一百五十年的一七九二年,是年英國婦運先行者胡士東克拉夫德(Mary Wollstonecraft, 1759-1797)發表世上第一篇爭取男女平權的《婦女權利辯》(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en),此後有關論述多不勝數,惟內容在今人看來多為老生常談,不去細說了??。讀者也許有興趣知道的是,胡士東克拉夫德在婦運界以外寂寂無聞,知道那位寫《科學怪人》(Frankenstein)而享大名的女作家瑪麗.雪莉(Mary W. Shelley, 1797-1851)是她的女兒(W為母姓)更少之又少;瑪麗與英國大詩人雪萊私奔,結成夫婦,在當年是離經叛道非常前衞的行為,她如此「大膽妄為」,肯定是受同名母親的「婦解」思想所影響。 . S% V8 l2 H C6 b" w5.39.217.764 w# k( f3 n/ A- P8 `0 Y4 l
籠統而言,二戰以後,女性的社會地位與日俱增(這與二戰期間戰死的多為男性有關;北韓婦女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亦是因為於韓戰中戰死的絕大多數為男丁,令女性不得不擔起半邊天的重任投入各種工作有關〔見三月號的Le Monde diplomatique: The Women Who Kept the Country going〕)。近二、三十年來,女性在政壇商場以至學術界(娛樂界更無論矣)出人頭地甚至令群「雄」俯首稱臣者更不乏其人,事實顯示,全世界的姊妹早已站起來,亞洲女性亦愈站愈高,二月二十六日的《福布斯》有「二○一五年亞洲商界未來女性之星排行榜」,選出五十名亞洲商界「女強人」,香港便有何超瓊(信德集團、美高梅中國)、利蘊蓮(希慎興業)、周凱旋(維港投資集團)及鄭志雯(新世界集團);香港未來之星的女強人共四位上榜,在亞洲十六國(香港當然不是國,但西方傳媒為行文方便均把香港視為Country),僅次於中國的九位—任克英(美林中國)、何巧女(北京東方園林)、盧蓉(DCM普通合夥人)、吳亞軍(龍湖地產)、周曉光(新光控股)、孫亞芳(華為技術)、莊淑芬(奧美集團)、張欣(Soho China)及張茵(玖龍紙業);印度亦有六位,但若以人均計,則香港顯然是女性最強「國」!昨天本報「中環解密」欄說截至今年一月五十家藍籌公司共六百五十五位董事中,有七十三名女性,比例達百分之十一點一,較去年增一點五個百分點,為有紀錄以來最大增幅,足顯香港女性在商界日受重視的情況。 8 I/ w; X/ J# g6 Atvb now,tvbnow,bttvb9 J, p" M. N. O" a Z
雖然提倡同工同酬至今已逾二百年,但迄今仍止於言文層次,未能完全貫徹,惟從歷年薪酬比較表上看,達此標的之日應在不遠。至於一般香江女性,在菲律賓和印尼姊妹協助下,勝似河東獅添翼,在各個領域出人頭地,直教女性的另一半汗顏!不過,女性究竟是否需要另一半,因人而異,說不準也。美國著名女權分子葛羅莉婭.史坦耐(G. Steinem, 1934-)二○○○年十月致《時代周刊》編者的「讀者來函」中,說︰「女人需要男人,便如魚兒需要單車!」(A woman needs a man like a fish needs a bicycle),即女人根本不需要男人(不久後她在電視訪談中重彈此調,觀眾反應之熱烈,得未曾見)。準此,所謂「另一半」便可以丟進垃圾桶。值得一提的是,年初(或去年底)讀了篇亞瑪遜的書評,介紹一本已忘其名的小說,它描述因為體外受精技術的完善化及自慰性器的「應有盡有」和普及化,女性對男性已無所求(女性亦因此不必為「悅己者(異性或同性)容」令時裝及化妝品業一落千丈),那意味小說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若成事實,「男人老狗」在女性世界的地位豈只式微簡直是完蛋!這一天何時降臨,不知道,但肯定會有降臨之日。- J' r( T) U0 {$ L*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