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內地]
傳統燈籠工序多 技藝快失傳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5-2-23 10:15 PM
標題:
傳統燈籠工序多 技藝快失傳
傳統燈籠工序多
技藝快失傳
0 H: M$ k% d; u1 z5 P
" d4 }: h+ j0 V0 d# n
[attach]3048622[/attach]
! q; U2 N/ o9 P+ s6 l
5.39.217.76 F: g v8 Y% H9 p
每當過年,大街小巷總是掛起紅紅的圓燈籠辭舊迎新。但鮮有人知道,固守傳統的手工製燈者寥寥無幾,這項傳統民俗技藝面臨失傳窘境。
3 j3 v, b- a9 } G- k K0 s
5.39.217.76& o6 j% Y8 C- V7 Q1 @0 L& u
「燈籠是數學和藝術完美結合體,需要大大小小十幾道工序,」北京市美術紅燈廠從事燈籠製作
30
餘年的馬姓師傅說。據《新京報》報道,馬姓師傅表示,燈籠底座、骨架、尺寸以及與建築物的比例都要遵循規律。
" |" |* P7 c. r4 \& P' a9 p& I" d) d& I
tvb now,tvbnow,bttvb6 j. V! \. p. h8 X
首先燈籠直徑要和燈座大小相匹配。「燈座越大,燈籠圓度越接近完美蘋果圓形狀,」馬師傅說,把劈開的竹條插入燈座小孔中,用鋼絲固定好,這才算是完成了製作燈籠的第一大步驟。而在這之前,師傅們還需要劈開竹子,裁剪好燈籠布。
$ y$ E( s9 d& R9 D' j2 P! ztvb now,tvbnow,bttvb
9 J; ^2 b7 O: L: _
上下燈座上插好竹條後,師傅們開始製作燈籠骨架:摁住上面燈座直至燈籠成為橢圓形。再經過整形、熬膠、刷膠、貼燈籠布、貼雲紙,一個燈籠製作過程才算大功告成。一般情況下,一個直徑
4
米的燈籠則需要
20
多人耗時
20
多天。天安門城樓前的燈籠也出自北京市美術紅燈廠,直徑為
2
米至
2.7
米的大紅燈籠,要六七個人兩天左右完成,
8
個燈籠要半個月完活。
4 U( z9 w' y# u0 q9 F6 E3 q& ~6 m/ g9 D/ u
/ P- Z) K& A# @; G
無論大燈籠還是小燈籠,「整形」都是關鍵程式。馬師傅介紹,每個燈籠所需材料需要從一開始做好計算,而燈籠圓度取決於燈籠竹條個數,竹條越多,燈籠圓度越接近完美的「蘋果圓」。竹條個數確定後,燈籠圓度的完美程度則完全取決於整形師傅的巧手。
2 i1 S, f. b1 h) U, J$ u, G" |
公仔箱論壇: y% U% p' h% G+ s- `
馬師傅介紹,整出圓形全憑工匠的領悟和經驗,「領悟快的學徒需五六年,領悟稍微慢點則需要七八年。」但現在這些老師傅們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困境。
1970
年代,鼎盛時期的美術紅燈廠有職工
700
人左右,目前只剩
50
人左右,僅有
10
餘人專門製作紅燈籠,平均年齡都在
50
歲左右。
3 P2 z; Z- D s8 {! h) `"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m, U4 |& I) K4 T
工作枯燥是年輕人呆不住的原因。之前有人前去學藝,劈竹子、刨燈盤、做骨架、熬膠水,一道道工序機械乏味,他們最後都選擇了離開。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