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 團結港人實不至 美國用心反效果tvb now,tvbnow,bttvb5 m9 e, C0 f/ ]& d/ q+ e
3 o E! D( j( f! E; G! C公仔箱論壇 , T3 v4 E' x, n0 V8 T# g" z5.39.217.76一、 7 F8 o! N/ @" h& W2 z9 ].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6 e4 Z a! n公仔箱論壇「忠誠為國,一以貫之;報效政府,當她值得的時候。」 (Loyalty to the country always . Loyalty to the government, when it deserves it.)。那是美國文豪馬克.吐溫(Mark Twain, 1835-1910)的名言;現在重溫這句百餘年前的「金句」,顯得特別有意思。! ]% [5 C* D5 W
- a) S4 j2 z6 t. [2 t& n自從去年開始的首輪政改諮詢,「普選」行政長官務必「愛國愛港」的資格受到嚴肅的正視,這本來並無什麼 可以諮議,只是由於「愛國愛港」並無具體說明,全憑「長官意志」擺布,難免出現言人人殊的南轅北轍,反映出中港意識形態的差距。許是歷史曾經一度分流,港人對國家、對中央(政府)、對特別行政區政府關係的知分識寸,很難像馬克.吐溫的話,三言兩語便說清楚。 4 v0 O; T' b- Y8 i4 d- ptvb now,tvbnow,bttvb3 f0 z, x$ T) G+ G' V
一向以來,像所有民主社會的傳統習慣,香港政府官員不在其位之後,都盡量避免品評繼任者的表現,可是,特區香港的作風大異其趣;不在其位謀其政,是政治新常態乎?5.39.217.76$ U. m; b9 @2 r* r! y% Q
5.39.217.76( Q: O2 ^4 c" J) u& h
《施政報告》(一月十四日)發表不二天的十六日,當過七年行政長官未終任便稱病求去的董建華,大步踏進 前行政長官辦公室舉行「評施政報告」記者會。董先生支持梁先生,大讚報告,說它貼近民意、願景清晰、實事求是(與民調港人給予的評分背馳)……。捨此之外,董氏又以「港之大老」身份,呼籲泛民議員, 促請他們支持政改。這位中國政協副主席的國家領導人表示,從交談溝通中得知泛民人士因「六四」而「反共」,這種取態,並非與時並進,因為經過這麼多年以來,國內變化翻天覆地,早已全方位崛起,泛民該對國家多加了解,不應故步自封,「採取反共政策」—說揚棄「反共思維」似較妥當,因為泛民在過往和現在都沒一套反共政策;事實上,「反共政策」隱藏「殺機」,可大可小,實在不能輕率說之。5.39.217.763 D6 v1 j6 U& Q9 O& N) Z1 Y
& z' X# h- o& Y8 n S4 M: |
記者會之後,望八之年的董先生,又忙碌地為其主催成立了兩個多月的「團結香港基金會」(「團結基金」) 舉行第三次討論會。「團結基金」的標誌是一個「好」字,無論字體或涵意,那個「好」字非常好,只是不免讓人想起二十年前成立、幾乎網羅全港知名豪富成為信託委員的「香港明天會更好基金」(後經正名刪 除「會更好」的「會」字),這些年來,該會對香港如何「更好」提供了什麼有益有建設性的報告(或提議),倒非一般市民所知遑論可以「摸底」。這回「團結基金」標榜「好」字,那是否像去年相繼出現的「愛」字派團體,其與「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抑或只是看準形勢,在一場大規模的社會運動 (「雨傘運動」)後,舉起彌合不同政見的大纛,乘機拉攏一些新「金主」?那真是個趣味盎然的「閒話素材」。不是贊助人不用問,是贊助人的話,政商界解囊贊助與否,主要是考慮僧面與佛面的問題,若問實效和辨偽考信,那是不識特區時務者才會做的事? , y7 Q* G6 v- i8 z0 n; u, Ztvb now,tvbnow,bttvb 0 t: d, c L# U6 Etvb now,tvbnow,bttvb去夏北京的「雙響炮」—基本法白皮書及八三一人大框架,中央不費吹灰之力,便廢掉香港「兩制」,令「高 度自治」不省人事!緊跟中央駕馭香港路線與守護港人根本權利的兩種態度,落實到政治現實,變為港人對立的兩個陣營,無論是群眾運動又或是運動群眾,劍拔弩張、怒目相向,官民關係,從親疏有別的內部矛盾到你死我活的敵我對立,《基本法》的意義化為煙雲。 / }; O) A# H/ M1 H7 c3 m* g% |% n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T$ E0 F" [* i) o; G. U5 S
tvb now,tvbnow,bttvb- _: B0 w9 Y* O) _- g! _; i
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M- B" l2 D) B4 _" Q
2 ]5 U" f; F' y, B; i7 ^( c* e D
佔領運動清場後,不少人感到香港不復從前,國家副主席、港澳協調小組副組長李源潮一月二十一日在中國僑聯全委會上表示,反佔中鬥爭並未完事,「好戲還在後頭」……,什麼是「後頭」的「好戲」,多數港人摸不着腦袋,揣測紛紜,就是很少人想到「外部勢力」的反響。. m5 z" `4 x: a# {) E: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 n# ~* z6 L
美國《華爾街日報》一月三十日(上周五)的評論版有一篇特稿(代社論),題目為《一個用得着香港的非議 —中國背信棄諾成為美國的政治議題》(A Useful Hong Kong Rebuke:China's betrayal of its promises becomes a U.S.political issue)。它指出西方國家領袖包括奧巴馬總統,在中國限制香港民主發展上,一直保持距離,好說是此事應由北京政府與香港人自行決定,好像香港人還有 「選擇的自由」;與這種在政經利益之前「跪低」的取態不同,美國國會的一個跨黨派小組正推動快將成事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要求政府(國務院)每年提交關於香港貫徹高度自治的報告,用以監察並支持香港的民主化進程。( ~/ ]; }. C( k
6 x( w8 O8 l% G" o
新提案準備就一九九二年所訂立的《美國—香港政策法》加以修訂。按照原有的政策,美國對待香港與中國並 不一樣,對香港較為開放、較為優容。至於新提案,國會是要求國務院就香港事務每年作出滙報,若事實不能證明香港仍有高度自治的話,便會禁止香港繼續享有諸如比較靈活的出口管制和免簽證旅遊等優惠,那 是中國目前仍未能得到的待遇。這篇不署名的專論表示,香港問題有可能成為二○一六年總統大選的一個議題!/ u) Q$ u& n7 `
D! d& z3 c( E: p4 L6 V+ a
也許有人認為,美國國會的做法可以令北京不得不按照《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的規定和承諾,即不致 那麼肆無忌憚地打壓香港的普選進程,高度自治亦不致「漸行漸遠漸無聲」;筆者卻以為,去年不少港人(包括大批思想純潔的青少年學子)為求「真普選」而掀起的大規模抗爭,中央尚且可以視若無睹、無動於 衷,不但不假辭色,還加大力度支持特區政府強力打擊「反對派」,其所以斷然決然壓下「真普選」,因為港人視其為應有權利的想法,早被定性為敵意的對抗(反對中央政策該當何罪!)、定位為外部勢力的介入,當然,大學生的「呼喊」被視為港獨心態—被套上這種種「罪名」,主管香港事務的官員遂與特區政府串成一 夥,不管港人—即使不是全部—訴求而為所欲為! ! E2 d+ a' M4 x8 d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L9 h! W1 Z; y6 z2 [% ~
中國成了國際暴發戶後,對於金錢萬能的威力,早有充分認識,還把有錢能使水(鬼)推磨的「國粹」盡情發 揮。過去借香港與外國接觸、交往、買賣(包括敏感性物資),如今有哪一項是非要通過香港進行不可?無論美國國會議員的用意為何,新法案對北京的威脅性微之又微,對香港卻有百害而無一利,因為美國一旦 終止對港的優惠,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先決優勢便被削弱甚且剷除,那在中央政府眼中,比巨富變相撤資更加微不足道……。北京在意的,是香港是否馴馴服服受其控制,港人的處境和生活大不如前,根本不在北京政策考慮之中。5.39.217.768 e* m5 Z6 r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