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港澳台] 人口老化非遠慮 官僚守舊添近憂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5-1-17 07:17 AM     標題: 人口老化非遠慮 官僚守舊添近憂

人口老化非遠慮 官僚守舊添近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_+ J6 v, B1 A3 @. w1 B7 W

) \% g  y4 x" r' j7 m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本港人口老化日益嚴重,不僅帶來種種社會問題,而且窒礙經濟發展,影響整體競爭力。對此,施政報告提出吸引外來人才等多項措施,揚言「優化人口,創建未來」,可惜說易行難,這些措施不是閉門造車,就是紙上談兵,成效令人質疑。5.39.217.76$ {% \; s, B" @& A/ [
tvb now,tvbnow,bttvb0 u) v3 v* |6 k' ~: e1 J* _
根據港府的《人口政策策略與措施》報告,香港人口將由現時的七百二十三萬人,上升至二四一年的八百四十七萬人,長者比例由百分之十五點五增至百分之三十二,即每三個人便有一名長者;勞動人口參與率則由一三年的百分之五十九點四,降至四一年的百分之四十九點五,每千名勞動人口撫養長者比率隨之惡化,將由現時的四點七降至一點八,即由四點七名勞動人口撫養一名長者,變成一點八名勞動人口撫養一名長者。
; _5 E" ~, T; F3 y/ d1 y/ L  C
! v* O, r, W, G5 R7 [; ]! C公仔箱論壇面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化問題,港府沒有甚麼良方妙藥,只是寄望施政報告提出的措施解困,包括吸引港人移民後代回流等優化人才措施,以及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釋放婦女勞動力等。身兼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以個人近十年前經歷,力撐移民後代有興趣回流當生力軍。其實正如學者指出,人口老化問題迫在眉睫,不必等到二四一年,三年後就要面對各種挑戰,高官將陳年經驗套用於現在,顯然是超現實,思維守舊。
' f. F& I( f) Z0 S
% U5 f5 {$ e* `  z6 g7 A5.39.217.76很明顯,港府預期港人移民後代有興趣回流發展,只是想當然而已,沒有任何依據。正所謂,人望高處,水往低流,如果香港有發展空間,人才自然趨之若鶩,相反,如果香港沒有用武之地,不管如何優化措施,也是白費力氣。試想想,香港經濟結構單調,產業空洞化,而科研創新又不成氣候,除了金融業之外,能夠施展的空間並不多,憑甚麼吸引人才呢?
' q8 r* h% ^) K" R" [' u, n% D!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  k( x0 o- j
新加坡過去十年吸納了逾百萬名新移民,大多是教育程度較高的專業人士,有力推動了經濟發展及提升競爭力;反觀香港在吸引人才方面相形見絀,不管是輸入內地人才計劃,還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效果都不明顯。當中也許有很多原因,但新加坡經濟多元化尤其是科技產業有聲有色,絕對是吸引人才的有利條件,這方面香港根本無法相提並論,難怪人才望而卻步。古人說,「世不患無才,患無用才之道。」香港要吸引人才,首先要讓他們有用武之地,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公仔箱論壇( p1 z# G7 p, n

9 }: i' U2 O* V/ M) @; I0 P' g- wtvb now,tvbnow,bttvb危機在眼前,時間不等人。隨着人口日益老化,勞動力下降及人才匱乏固然不容忽視,而由此帶來的安老、醫療、福利等種種問題也急需解決。單是醫療方面,未來十五至二十年病房及病床需求預料急增六倍,港府究竟有何對應之策呢?正如有人指出,有些事今天不做,明天便不能做。香港問題千頭萬緒,值得關注的不只是政治議題,與其花太多精力在無謂的政治爭拗,何不先想辦法解決迫在眉睫的民生問題呢?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