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港澳台]
香港買辦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5-1-7 05:05 AM
標題:
香港買辦
香港買辦
tvb now,tvbnow,bttvb% V3 Q5 Z7 M" k6 b
; Z+ S9 l1 z, L; O5 W+ J: y
香港本土意識的論述,近年經過一些人的炒作、歪曲,變成香港的被殖民和族群發展的理論基礎;可是論述多偏離事實,任意塑造關連,屬典型人為的論述,為先設的結論作出解釋。
g; L |9 s& J* p2 \, E) N
6 L- Y. R! w( o! ?
羅永生有一篇文章在台灣的雜誌刊登,說的是香港本土意識的前世今生,卻把香港早年的買辦作為香港最早有香港身份認同者,並且指出他們的「識時務的實用主義,已經成為香港政治文化傳統的一部分,也是日後香港走上被動回歸之路的結構因素之一」。
( L2 D5 M6 w. L/ F/ t, k! D
5.39.217.76) y5 A! P, D& ]* k8 S
這些洋行買辦始源自廣州十三行的牙行商人,也遍及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條約港體系的各個租界,並不是香港獨有,也未必有明確的國籍身份。中國傳統徽商、晉商等都有此傾向,不是與英國人合作才發展出這種政治文化特色。事實上,香港買辦與澳門買辦、上海買辦、寧波買辦、武漢買辦有甚麼分別呢?他們與在新加坡工作的華人買辦又有何差別呢?
5.39.217.76* G& ^# u. Y( x5 A. D7 j6 q
tvb now,tvbnow,bttvb$ ]9 {7 ?3 Q' }/ F! D/ A
這些買辦與香港商賈轉化的士紳亦不是同類,後者更多是大清臣民,與英國政府關係止於慈善福利組織的關係。買辦出身的唐廷樞、鄭觀應是中國官員抑或是香港人?何東屬典型的買辦,也或許從他這樣典型塑造出一些買辦普遍性特性。但這少數的他們,和他們的特性是否可代表當時居住和工作於香港的中國人?是否可以天馬行空地想像到成為香港「被動回歸」的結構性因素呢?本土意識與借來時間、借來地方並不排斥,但卻怎可演化成族群。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