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d V7 A* _7 h0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二、他的兒子秦王(從榮)喜歡作詩,「聚浮華之士高輦等於幕府,與相唱和,頗自矜伐(經常聚集一些華而不實的浮誇子弟,如高輦等人,互相吟詩唱和,而又還自認為很高明,很了不起)。」李嗣源便對他說:「吾雖不知書,然喜聞儒生講經義,開益人智思(我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喜歡聽那些讀書儒生講五經的道理,實在可以開豁人的智慧和思想)。吾見莊宗(李存勖)好為詩,將家子,文非素習,徒取人竊笑。汝勿效也(以前我看莊宗喜歡作詩。其實,我們都是將門之後的子弟,詩文素來不是專長。會被別人背後偷偷的笑話,你切不可學樣啊)!」他有此見解,的確高明可惜有些人偏要舞文弄墨,真不及李嗣源有自知之明。宋初在趙匡胤手裡,滅了南唐,俘虜了李後主李煜,趙匡胤便說:「李煜如果把作詩詞的心思用來治國,哪裡會這樣輕易被我俘虜呢!」5.39.217.769 i/ j) {9 j* q# a
9 _/ ]- ?) T6 A+ q1 H: w9 s5.39.217.76宋高宗的所作所為,明顯的權術不少,例如他使秦檜殺了岳飛以後,便把岳飛的故宅來辦「太學」,這是要人懷念岳飛呢?還是教人只要讀書,不要學岳它以武力抗金呢?這就不得而知了。其實,他的心事,敵國的金人都很明白,只是不說穿,好做要挾而已。例如在紹興二十一年的春天,他總算要表示一番,就派了一個專使叫巫汲的,到金國去做「祈請使」。這個職責的名稱很奇怪,「祈」是「祈求」,「請」是「請安」。所以巫汲到了金國,首先提出要迎請靖安帝(欽宗)歸國。金主就說:「不知歸後何處頓收?」換言之,你們要欽宋回到南宋以後,不知道你們拿什麼地位來安頓他啊!做皇帝嗎?高宗肯讓位嗎?不做皇帝,他回去又做什麼呢?岳飛口口聲聲要「直搗黃龍,迎回二帝」,所以就不能不被殺了。巫汲聽了金主的問話,就無話可對,只好唯唯而退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7 e6 e/ i. n) p3 B
. V: O; [# b4 S k【宋高宗兩道互相矛盾的詔書】 & w; ?" o8 l3 R$ R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X$ h4 I s) N; O
我們暫且不管歷史上的是非,再回轉來討論南宋開始的文運,和宋儒程、朱理學的興起,使《大學》、《中庸》大行其道,做為帝王領導學和帝王師之學的由來。 4 j8 I- T3 ~' u. F: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U$ n) W6 `$ x5 j4 [9 Qtvb now,tvbnow,bttvb前面已經講過北宋末期五大儒和二程兄弟自稱「出入佛老,反求六經」而悟道,突然繼承孔孟的絕學,點燃千古心燈的經過。從現在的我們看來,只如浮光掠影,白紙上有一些黑字而已。而在南北宋之間,這可不是小事,它是足以震撼千古的奇蹟,使當時的天下學者低首向「程門」的,實在不在少數。5.39.217.767 `) O% }: A$ }( {( B; y. B/ y
0 B. n; f U) ~& [5.39.217.76宋高宗既然不顧宋室的國恥,決心以和議為上策。但他也知道,全國的人心是不甘於三分天下二分亡的局面,主戰和主和派的衝突,也很難調和。因此,他也要學祖先宋真宗那樣的辦法,怎樣可使人民的心理,安於偏安才好。武的不行,只有文的最好。因此先須收服一般讀書知識分子的輿論情緒,就在他倉促登位的第四年,也就是改年號為「紹興」的元年,「詔(追)贈程頤直龍圖閣大學士」。他下的這一道命令便叫「制詞」,大略如說:公仔箱論壇& D' v" N% H! Z h
9 q0 O5 K9 ^9 D4 Z% @4 w
《周衰,聖人之道,不得其傳。世之學者,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求之?亦孰從而聽之?爾(你)頤(程頤)潛心大業,高明自得之學,可信不疑。而浮偽之徒,自知學問文采,不足表見於世;乃竊借名以自售,外示恬默,中實奔競;使天下之士,間其名而疾之,是重不幸焉!朕所以振耀褒顯之者,以明上之所與,在此不在彼也。》 ] k0 u: ` X; K2 I;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2 f$ Y4 T5 Z4 [7 L4 C
他的這道「制命」,切實褒揚了程頤(伊川),是繼千古以來周公、孔子絕學的第一人。只有程伊川是真儒真學者,其他的人都是假道學,自己叫賣虛名而已。所以我要追封程伊川為大學士,希望大家都要如他—樣。不過,這篇「制命」的大文,不知道是高宗自己的手筆,或是哪個大臣所代寫的,看了它最後兩句,真的很有意思,也真的很可笑,是絕妙好辭。他說;「我所以現在要褒揚程頤、是要使大家明白皇帝給與他的榮耀,真正的意思,只是為了這個,不是為了那個。」你們不信,再讀一讀原文最後的三句試試看。他當時還是初登帝位,還在坐立不安的局勢之下,就先來捧出北宋王朝時代的一位新聖人幹什麼?根據他原文最後一句自做的答案,是「在此不在彼也」,豈非明白告訴大家謎底了嗎? 8 }7 z2 _% a) N1 n公仔箱論壇但在他下達尊崇程頤的詔令五年以後,便有儒臣陳公輔上書,要求禁止「程學」,高宗又照准了。陳公輔的奏疏內容,大略是說:tvb now,tvbnow,bttvb* W! ^+ Z. F( W, Z1 i
t `7 ?5 o4 `' j+ [7 d公仔箱論壇《今世取程頤之說,謂之伊川之學,相率從之,倡為大言:謂堯舜文武之道,傳之仲尼,仲尼傳之孟軻,孟軻傳之(程)頤,頤死遂無傳焉。狂言怪語,淫說鄙論,曰此伊川之文也。幅巾大袖,高視闊步,曰此伊川之行也。師伊川之文,行伊川之行,則為賢士大夫,捨此皆非也。乞禁止之。》 D: e) X' ^7 o, O- ~9 c& t: r& u5.39.217.76! F3 R' t9 P, F6 k7 a
因此,高宗就另下一道詔書說:「士大夫之學,宜以孔孟為師,庶幾言行相稱,可濟時用。」可是當時與「程門」有關的學者,也是開初推薦秦檜的名臣胡安國,又上疏為「程學」辯護說:「孔孟之道,不傳久矣,因(程)頤兄弟始發明之,然後知其可學而至。今使學者師孔孟,而禁從頤學,是入室而不由戶也。」這當然又引起另一些儒學大臣的反駁,反而弄巧成拙。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0 b6 D$ |- V& g0 q) P
5.39.217.76- J4 \ E( a$ V d# F' F
【評朱子所謂「帝王之學」】2 G ]- U' t) Q; p
& D3 d C: C7 ]- z2 O3 n2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南宋高宗初期用儒學相號召的文化教育政策,就在這樣的爭辯不定中過了二十多年,但二程之學的門人弟子,高談心性微言的學風,已經大行其道,在年號「紹興」的三十二年間,有「程門」的再傳弟子朱熹,自己主動「上封事」(當時的密奏名稱),首先提出;「帝王之學,必先格物致知,以極夫事物之變,使義理所存,纖細必照,則自然心誠意正,而可以應天下之務。」接著第二點,提出安內攘夷的理論。第三點,提出政府官吏的管理治權的根本,還需朝廷的正確決策等等。朱熹的這篇奏疏,除了他首先提出《大學》開頭的「格物致知」為帝王學的根本以外,其餘所論國家天下為政之道的見解,不但現在看來很平凡,在當時看來想必也很平凡。而且朱熹當時的官職,只是一個「監南嶽廟」的「監官」,等於現在湖南衡山的宗教局長,雖然已有「程門」傳人學術上的名聲,但到底還是官卑位小,人微言輕,當然是石沉大海,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在後世推崇朱子學說的人看來。便認為是無上的高見,因為他首先提出《大學》的「格物致知」為帝王之學,是為儒學出身的學者引起足以自豪的心態在作祟了。& ^3 E0 |* [; d3 P
" }6 o/ `5 s, d# H+ H( ~5.39.217.76其實《大學》的本文,只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並非說《大學》就是做天子的帝王學啊!它是說做國家第一領導人的皇帝也好,做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也好,不管做什麼,必須先要學好做人,以修身為本才對。至於由修身而外發為治國平天下之學,是做學問一貫的道理。並不是說,必須要出來做官,做事業發財,甚至要做國家的第一領導人,當上皇帝才是「明德」的學問啊!否則,著作《大學》的曾子,他自己為什麼不出去做皇帝,而且也不肯隨便去做官,做事業發財呢? ) Q+ L5 L% X7 P0 }) j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8 D# f+ u7 I ~" b% J! F1 W+ o
總之,學問修養是一件事,做皇帝或做官或發財,是另一件事。有學問修養的去做皇帝或做官,做事業發財,當然是好事。但沒有學問修養而能做個好皇帝或好官,那也就是真學問真修養。有學問修養,不得其時而行,就不出去做官做事,自守善道,做個規規矩矩的人。或者以「師道」自居,隨緣教化後生而「止於至善」,這也正是「大學之道」的一個典型,例如曾子就是這樣一個人啊!+ i2 s0 S* L2 M+ y; F1 g* D0 c
# Z8 C7 [9 r3 i w!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話說朱熹,他在宋高宗的時期,並沒有得行其道,高宗死後,由孝宗趙慎登位,有恢復中原之志,準備講武,設置武舉十科,並以朱熹為「武學博士」。因為他對高宗「上封事」的書中,也講過有關恢復的事,所以便給他這個官銜。但還沒有開始講武,宋朝又與金人修好談和,而且朱熹又和當時的宰相及大臣們議論不合,因此就罷官。史載「熹登第五十年,仕於外僅九考,立朝才四十六日,進講者七,知無不言」,然因與韓侂冑等意見不合而罷官。當宋光宗趙惇的最後一年,才再召朱熹為侍講。跟著就是寧宗趙擴即位,韓侂冑當權,宋室朝廷也正鬧嚴禁「伊洛之學」,視之為「偽學」。因此,又罷免了朱熹的侍講和修撰的官職,再過九年,朱亮以七十一歲的高齡過世了。 " v' c7 \ E0 X& K6 s) V3 H& U ( @ j& k. V3 U2 p; o& L9 A總之,朱熹生當南宋新朝的初期,經高宗到寧宗四代半壁江山的皇朝,主戰與主和的戰略紛亂、忠奸邪正的政黨相爭。他抱有以聖學匡正時弊的目的,處於無可奈何的局勢之中,但仍然堅守二程「伊洛」之學的師承,自以「主敬」的修養、主張「道問學」以達賢聖的宗旨,始終不變。實在也足為後世學者的楷模。他的一生對儒家經學的著作不少,但最用心得力的應該算是《大學》、《中庸》的章句。換言之,他把原本《大學》、《中庸》另加分章編排,自作註解。他自己並沒有說,只有我朱熹所編注的《大學》、《中庸》,才是空前絕後的孔門正宗心法,後世必須以此為準。但他編注的《大學》、《中庸》,卻變為後世元、明、清六七百年來的御用範本,用它來牢籠天下學者進取功名的思想,成為不可另有其他見解的意識形態。應該說這並不是朱熹的本心,這是元、明、清三代那些「不學無術」治國當家皇帝們的過錯。尤其是明朝開國之初的和尚皇帝朱元璋一手造成的罪過。 0 R. w( A8 R0 |# |" k& M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F' V/ ]4 D5 j& ?+ z
【主張學以致用的名儒】 7 i& G; b3 I" k7 f- T / S" z, `* p) x0 ~: L4 `' j" ^$ [. y5.39.217.76事實上,當南宋初期四代帝王的八九十年之間,和朱熹一樣,同為當代的名儒學者,同樣具有以正學救時的用心,同時也在講學傳道授業者,並不少數。5.39.217.768 z$ ]8 ~( B* c, f
8 a" n; I2 m" {7 {+ V
例如在中國文化史上,或是儒家理學史上最有名的陸九淵(象山),便和朱熹有正好相反的治學觀點,他是主張學問修養之道,以「尊德性」為主,但得其本,就不愁其末了。朱熹主張的「道問學」,是由集成學識,加以理性的精思推理而到達「形而上」道的境地,是從捨本逐末入手,恐怕終生不得要領。「尊德性」是先行證入「明德」的「自證分」,自然可以貫而通之,達到一切學問的本際。因此,才有在歷史上著名的朱熹與陸象山在江酉的一場「鵝湖之會」,互相對話,辨證真理的學術會談。結果是各有勝論,難定一是。朱陸異同的「鵝湖會辯」,可以說是南宋初期儒家理學家們「理性主義」在邏輯上的論辯,是為後世學者所稱道的盛事。從西方歐洲的文化史來說,這時還正在經院哲學探究神學的階段。從陸象山、朱熹死去的二十年後,西方的哲學家培根才出生(培根生於公元一二一四年,正當宋寧宗嘉定的第七年)。看來也很有意思。公仔箱論壇 @+ r: T; l4 j& Z6 U+ b
公仔箱論壇& J2 ^& c( ~4 u& z' H) _
其實,在南宋初期,如以朱熹、陸象山兩人代表理學家的注重心性微言以外,其他的名儒學者也不少。尤其是調和朱陸之間的呂祖謙(東萊),後來列為浙東「金華學派」的代表人物。另如「永康學派」的陳亮(同甫),以「功到成處便是德,事於濟處是有理」的事功主張,與朱陸異同之爭,更為突出。如其自說:「研窮義理之精微,辨析古今之異同,原心於秒忽,較理於分寸,以積累為工,以涵養為主,晬面盎背,則於諸儒誠有愧焉。至於堂堂之陣,正正之旗,風雨雲雷交發而並至,龍蛇虎豹變見而出沒,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自謂差有一日之長。」這些話很像孔門弟子子路的豪情壯語。因為他有志急切於事功,所以曾與當時退居浙南的軍事學家而兼詩人的辛稼軒往返,縱論國是。辛稼軒在他走後,用自己的經歷,作了一首《破陣子》的壯詞寄給他,可以說不是讚許的意思,還是勸勉他「知止而後定靜」的成分居多。原詞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f4 \2 U( g1 i/ D# w, N
) p( d3 A3 k' Y+ u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tvb now,tvbnow,bttvb( a$ b9 F( _& _) p
公仔箱論壇& y% V( ~3 U% e: C( i* |
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o; }! O% s$ A" @! {' U; P, G; u
6 L3 g" i3 e0 o.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 H+ E$ K1 g$ W2 f5 @3 W
G. h0 s: ^/ c& V/ ntvb now,tvbnow,bttvb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g3 x9 @, M. z! g8 I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h; @! p: a% q' Y8 d& M. r
另如呂東萊、陳同甫之間的「永嘉學派」的代表人物葉適(水心),大致都主張學以致用,不大同意高談心性,無補時艱的空言義理。其他還有「閩中學派」、「寧波學派」等等,也各有所長,各有專著行世。有人說:「哲學家和文學家,都出生在亂世和衰世的時代。」如果以這個觀點來看南北宋的文運,似乎覺得哲學和文學又太多了一點。但到了南宋建都杭州百年以後,十三世紀的後期,中國文化儒、釋、道三家的主流,也都如「強彎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了!由於理學的興起,傳統儒學的「五經」正義的經世致用之學,也已漸形沒落。禪宗從臨安大慧宗杲禪師以後,也已進入「說理者多,行證者少」的情況。道家有與朱熹同在福建武夷山的白玉贍,被後人推薦為繼南宗張紫陽真人的正脈以後,也就轉入元朝初期王重陽和長春真人邱處機所創的「龍門派」的道教了! 7 p) N* T& b! p0 U% ~3 L5.39.217.76! _$ V! L# \6 P: _4 n
可是宋儒的道學,從出入禪道的樊籬,以《大學》、《中庸》為主導的「性理微言」,猶如異軍突起,勢不可遏。其中尤以朱熹所尊奉「伊洛學說」,並自創立以「道問學」為主導的性理學風,更為一般後起學者所歡迎。自朱熹以後,有真德秀和魏了翁二人。皆宗奉朱子的學派,最為傑出。雖然宋室的政權,已在風雨飄搖,垂垂欲墮的情勢之中。但被歷史認為促使宋朝滅亡的先後三大名相,如韓侂冑、史彌遠、賈似道,也都是忠奸莫辨的人物。其實,是因為他們復興無功,建國無能,又在學術思想和政治作為上矛盾衝突,就弄得灰頭上臉,遺臭萬年。不管南宋的朝政如何紊亂,但在宋理宗時期,真德秀仍以儒家理學可以救時的用心,作了一部名著《大學衍義》,極力推祟「大學之道」便是千古不易的「帝王之學」。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為四大綱領,引證經訓,大旨在端正領導人皇帝的「君心」,嚴肅宮廷的齊家之道,排棄幸進者的當權執政等三個要點,都是針對宋室術代衰亂的情形而立論,所以更被當權者所忌憚。史稱其「立朝十年,奏疏數十萬言,皆切中要務」,終亦不免遭受排擠出局的必然結果。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5-1-1 11:16 PM
五八、蒙古西征與西方人的誤解 6 N6 r8 O- F5 h) \公仔箱論壇 - b ]' g O! P% d1 l: Otvb now,tvbnow,bttvb我們姑且大略介紹南宋寧宗慶元六年,朱熹死了,韓侂冑當權的階段開始,正當公元—二○○年後的七八十年之間,北方的金國亡於蒙占族的元朝。南宋末代的宰相賈似道求和於蒙古,反而促使南宋早亡於元。這些歷史往事,都是發生在十三世紀的階段。也正是人類文化在東西方歷史上造成一個偏見的論點,那便是由成吉思汗的西征,造成西方人至今誤解東方人為「黃禍」,以及附會基督教《聖經》上所說的魔鬼,與東方中國龍的圖騰,連在一起,謬論連綿,形成畏懼和仇恨東方人和中國人的偏見心態。& _ h1 ~; J) Z1 ^# N
, _6 j S: H; w$ k* B: I* v
當然在西方的歷史學家,或歷史哲學家,因為不大明白中國歷史,從來沒有人做詳細的研究,理出公平的理念。中國本土的學者,也往往隨便跟隨西方學者的觀點,認為凡是中國人便統稱蒙古族。也不仔細研究分析中國各民族,尤其是漢族,它和印第安族與蒙古族祖先的血緣傳統關係等等。希望將來的學者能正視這些問題,不要認為是不相干的事,而忽賂過去,造成人類之間的大誤會。因小失大,恐怕為將來世界上有些人借此挑起種族主義,或有色人種的戰爭,那就更加罪過了! 6 Y. r, O* s0 p/ x& F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c% O6 s+ X7 s: h7 `3 D; W9 Q
現在我們簡單地瞭解十三世紀這一階段的西方歷史故事:當在一二○三年十字軍攻陷君士坦丁堡後的第三年,即一二○六年,蒙古族的鐵木真統一了蒙古諸部,自稱「成吉思汗」。同年,東羅馬帝國建希臘帝國於尼西亞。一二○九年,法蘭西斯派修道士會成立。一二一二年,西班牙十字軍興。一二一五年,英王公佈大憲章,世界才有憲法之始。一二一九年,成吉思汗西征。一二二二年。蒙古滅回回國(花剌了模),成吉思汗西征軍逼近印度。一二二四年,蒙古降伏南俄羅斯諸侯。一二二七年,成吉思汗死亡。一二三七年,蒙古人進入俄羅斯。一二三八年,西大食建格拉納達王國。一二四○年,蒙古將領拔都征服俄羅斯,於第三年建欽察汗國。一二四—年,蒙古大破歐洲諸國聯軍。一二四五年,教皇英諾森第四派蒲郎卡皮泥東來。一二五○年,埃及馬木路克朝興起,是為歷史上著名的埃及奴隸王朝。同年,法王路易第九派羅伯魯克到蒙古和林。一二五四年,第六次十字軍終結。德國大空位時代開始。一二五八年,蒙古滅大食阿拔斯朝,開建為依兒汗國。一二六四年(甲子),忽必烈在中國北京正式建都,改年號為至元。一二六五年,英國創立國會,是為世界上有國會之始。意大利詩人但丁出生。一二六九年,元朝才由帝師藏僧八思巴根據藏文創作蒙古字。一二六○年,法王路易第九發起第七次十字車,到一二七二年終結。一二七三年,德國哈布斯堡家族開始。路德福第一被選為德帝(德國的大空位時代結束)。三年以後,即一二七六年,南宋滅於元朝。一二九五年,馬可‧波羅來到中國,仕於元朝,後返抵威尼斯。我們大略看了這些對比的東西方歷史文化,既很奇怪也很有趣,好像十三世紀,便是成吉思汗的世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到此劃分界限,成為黯然失色,大不如前的轉折時代。 0 s7 k4 y/ J$ I$ O$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8 ^1 d/ B# S3 O8 N! `5 F0 S
【成吉思汗為何西征?】 ! t, ] Q! p8 J" K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0 e+ f4 K* L& \8 U. H! s
從中國遠古史上研究中華民族上古氏族社會的淵源和分化,問題很大,也很複雜,暫且不說。如果只從中國北疆的蒙古、滿洲,以及漢代所稱的「西南夷」,與苗瑤等各個少數民族的血緣淵源來講,古人也早有說明,認為原在遠古,與我們同為一體血脈相承的共祖。例如在清朝初期的雍正,曾經為了滿漢民族意識的爭端,便親自寫過一部《大義覺迷錄》。他的論點,雖然一直沒有被漢人學者所承認,但也不能一概抹煞,從中華民族史學的觀點來講,應該算也是富有創意的論文。至於大元帝師八思巴對蒙古民族祖先的來源,用了印度小乘佛學上的觀點,另行「高推聖境」,那是針對元初開國的恭維話,老實說,是憑空捉影,在人類學上和中國民族學上,實在無所根據,不必再加討論了。 * t- V% \# X& k8 wtvb now,tvbnow,bttvb : J& L D! _- R( }- x% C我現在首先提出幾個觀點,以供諸位及將來學者研究作參考。 . h8 g9 w X: V2 t-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0 d0 t. X( N7 h; i
一、蒙古這個名詞的來源,很可能是從西漢初期「冒頓」這個名詞的變音而來。等於現在西方人稱中國為china,是從秦的變音而來。冒頓,就是漢高祖親征時,把他圍困於白登的那個氏族。 " b6 b0 J" ]# X7 }% S5 B + t. {4 g; F: W6 `二、自漢以後,匈奴、烏桓等族,喜歡尊稱他們所敬服的君長叫「汗」。事實上,是從仰慕漢朝的用意而來的。「汗」就是「漢」的同音語,只是為了區別,中國的歷史上便採用「汗」字,而表示劉氏王朝所建國的「漢」字,是華夏民族文化的正統。匈奴、突厥因景仰漢室的威風,也自己尊稱為漢,是要降格以從,所以便用一個同音的「汗」字來替代了。換言之,「漢」字也好,「汗」字也好,反正都是自認同樣是一個「大漢」的民族。所以到了唐代,因唐太宗李世民和李靖在武功上的威望,突厥便全體降服,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這個尊稱的含義,就是把中原皇帝稱「天子」的「天」字,加在「汗」字前面,便成為「天可汗」了。換言之,就是推崇唐太宗為皇帝的皇帝。因此,在十三世紀的開始,鐵木真崛起蒙古,便自稱為成吉思汗,也正由這種傳統觀念而來,並不是從「汗馬功勞」的「汗」字取名的。 ' a9 |8 {3 V t2 F0 @# \( n: S# c公仔箱論壇5.39.217.76' s6 Q$ U- O7 U6 r6 f7 t
三、在中外的歷史上,凡是原先居住在北方地區的民族,如果崛起南征,大多數必定會佔領南方,統一全國的。中國的歷史,是有很多次的先例。歐洲各國的歷史也是如此。甚至十七世紀新興的美國,也不例外。孔子也曾經說過北方之強與南方之強的異同,那是從地球物理,與地區民族性的科學觀點上立論,理由太多,一時說不完,而民不是本書的正題,就不多說了。 & V* d$ l2 g. b4 A2 ~" [ * [ z3 ~& G% `( X5 ]1 B' ^: n但在中國三千年的歷史上,無論是從地緣政治,或戰爭史實上來看,從北征南,江山一統的次數多,如漢、唐、宋、元、清。從南伐北,除了明代一次算是例外,幾乎沒有失敗的結局。其中的道理太多,牽涉太廣,也只提到為止。tvb now,tvbnow,bttvb& Z, l$ f8 r: M+ M% f! t0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a8 f0 u. X5 z+ F
四、成吉思汗在蒙古的崛起,包括他的子孫,在幾十年間之所以西征東討,南征北伐,無往不利的條件,並非天助,也不是蒙古軍別有好勇善戰的武功。實事求是來說,那是因為蒙古軍在當時,擁有了世界上強大兵種的關係。這也就是佛學上說輪王須有七寶中之一的「馬寶」。十三世紀的東西各國,雖然也早已知道使用騎兵,但使戰馬繁殖群生,加以嚴格訓練騎射等武功,而成為集團作戰的騎兵,卻以蒙古軍最為成功。這等於是二十世紀初期,用擁有大量機械化的坦克部隊,以壓倒性的攻勢,殲滅地面上的陸軍,當然勢如破竹,所向披靡了。但也不要忘了,能夠崛起而領導人群的人物,胸懷大志,腹有良謀,加以寬大坦誠的作風,有德才有威的形象,最為主要。成吉思汗便是這樣的一代之雄,才能培養發展出史無前例的騎兵威力。5.39.217.762 g4 J+ k" c& h7 H q; g
" \1 P. H s5 x* ?( _4 Q; c' vtvb now,tvbnow,bttvb五、成吉思汗崛起後,為什麼不先行南征,打垮金國,直下江南而統一南宋的天下,卻偏要遠征西域而打到歐洲呢?這個問題,大家似乎都忽略過去。尤其是西方的學者,過去素來不瞭解東方和中國的歷史背景,所以只以「黃禍」這一個觀念,用來概括蒙古或東方,甚至是所有中國人的野蠻了。tvb now,tvbnow,bttvb v0 Z1 e: U7 A( l0 Z
9 n* M1 m! s/ ^8 x& E公仔箱論壇如果你熟悉中國史,不要說上佔或西周,你只要從秦漢開始,展開中國歷代的歷史記錄,幾乎不論哪一朝、哪一代,百年內外,或幾十年之間,沒有所謂匈奴、突厥等等從西陲、北疆進入的侵略戰爭,這種事件不一而足。中國歷史上所謂的「胡人」,就是指由西陲和北疆所有侵略中原的各個民族的統稱。而且歷代以來的胡人,其中大多數早已是胡漢交流的混血種族。不管如何,凡是從西陲北疆入侵的胡人,以畜牧為生,牛馬羊及駱駝的繁養,首先便需要佔領西北和北疆的蒙古草原,才能立足。而草原在中國西北的邊境,根本就無法嚴格劃界。因此,西胡、北胡的入侵,首當其衝的便是蒙古各族。鐵木真(成吉思汗)從幼小孤苦的心靈中,深受他族侵凌之害,而且也明白西胡的禍害特別深,所以一旦崛起,趁著屢戰屢勝的餘威,就長驅西向。所以他對被征服的各國說:「因為你們犯有滔天大罪,我乃奉天命來懲罰你們的。」這便是他西征的原因所在。公仔箱論壇. l% ~1 K+ g+ _, C _5 Y# W
( g. M9 B# t' Y3 I- m公仔箱論壇4 p' u0 Q& \3 Y. v, b, k
由於康熙自十三歲即位,長期處於內憂外患的情況中,他從實踐中所得的經驗,影響了他的第四個兒子雍正,自小就重視學問,尤其醉心於禪宗的佛法,這是順理成章的因緣成就。不然,雍正早年,還身為王子的時候,居然潛心佛典,後來被封為親王以後,更加認真,公然在王府中領導少數臣工,自稱學佛參禪。甚至還雜有出家和尚們的參預,豈非怪事。「知子莫若父」,如以康熙的英明,對兒子們這些作為,絕對不會毫不知情而忽略過去。事實上,他對雍正的參禪學佛,根本就不置可否,也從來沒有告誡過。這不能不說他是有有意培養,至少也是並不反對。 ) k" u |+ i3 b5 @6 r+ V2 U $ e5 I; \- v9 k7 A: @0 O, \; @tvb now,tvbnow,bttvb可是一般寫清初歷史小說的人,大多都把雍正的參禪學佛,寫作為奪嫡爭權的手段,認為是以退為進的權術。其實,在康熙的時代,根本就沒有把儲位的密旨,先行寫好,放在「正大光明」匾額後的辦法。這個辦法是雍正本人所開創的。因為他有鑒於歷史上對儲位之爭的故事,如唐太宗李世民,也為了立太子的事,氣得發昏。現在又親自看到本身父兄之間立儲和廢太子的事,又加眾多兄弟之間明爭暗鬥的慘痛內情,所以他在登位第一年的八月間,就命總理王公大臣等,將密封建儲事的錦匣,收藏於乾清官「正大光明」匾額後,並且明說是「以備不虞」。所謂「不虞」,就是意想不到的事。因為人的生命無常,況且身居高位,無常之變更多,萬一本身不保,後繼無人便難辦了。而且如果自己所定的人選,因環境影響而變質變壞了,要想更換另一個人,也會引起很大的不安。「凡事以豫立而不勞」,他不如採用這種公開秘密的辦法,早做準備為妙。然而從清末以後,一般人便顛倒清史的前後關係,說雍正用手段改掉了藏在匾額後的遺詔,搶得皇位,未免有欠公允。tvb now,tvbnow,bttvb+ v. o) q) `; _ N$ U2 L
* H( V3 o) {) ~/ E% Btvb now,tvbnow,bttvb【晝夜勤勞「辦事定」】 , d: u4 @# h) w! | C9 L8 J5.39.217.763 Y- J. A$ g" F( W
但我們現在要講的問題,是無關這些歷史疑案的爭議,只是說繼康熙以後的雍正王朝,更為明顯的是外示儒學、內用佛老文化政治的內涵。但要詳細說明這個理由和事實,又是一個很煩復的專題。我們只要提起大家的注意,現在還保存在故宮的檔案中,仔細查一查雍正在位十三年來所批過的奏折,就會承認他是歷代帝王中最為認真勤政,而且生活比較儉樸,嗜欲比較淡泊的一位皇帝。如果他無誠心辦事的真情,沒有過人的精力,的確是經不起這樣晝夜勤勞文牘的工作,但他在做皇帝時所批大量公文的同時,卻對禪宗佛學方面的編著,比起他所批奏折公文的份量還要多得多。批奏折、編著書,都要動腦筋,用手來寫的。那個時候,沒有打字機,更沒有電腦,他身為帝王之尊,不要說日理萬機,就是十多年來關門閉戶,專心寫作的人,也未必能有如此精闢豐富的成績。不過。對於雍正深入禪佛的學養方面,我相信將來必有專家去研究,我們姑且點到為止,不必多加討論。但要補充一點,雍正平生書法,也極力學習他父皇的字體,只是筆力勁勢稍有不同而已。所以只要在故宮保存康熙晚年所批的奏本中,找出已經有雍正為康熙代筆批閱處置的資料,便會瞭解康熙早已有心培養他可能繼承帝位的幹練才能。如果這樣,就可明自康熙在臨危時,何以匆促召來雍正,咐囑他來登位的史實了。 # b* o. t. p+ ]2 u7 p公仔箱論壇 7 o V! B. r$ W m; D公仔箱論壇清初康熙一代的施政重點,在於平定內亂,統一全國。而且最注重的是治理黃河與運河的災患,費了很大的精神和力氣。對於全國知識分子「反清復明」的意識,存在滿漢之爭的緊張情緒,只能用懷柔綏撫的政策,舉行「博學鴻詞科」,以時間來爭取和緩。 7 R' q& v/ Y/ F3 x: _. W- L+ z% e% G5.39.217.76) e# i `+ D+ e
但到雍正登位之前,他處身皇子之位,已有四十五年的經驗和閱歷,關於諸多兄弟之間的事故,以及八旗子弟與滿漢之間的情形,他是深知利弊。尤其對滿族旗人的貪婪和腐敗情形,正如他祖先皇太極當年所說的「諸姑格格等,皆以貪得為心」,必須做出處置。因此,他即位以後,立即雷厲風行,毫不留情地先從宗室動手整頓。接著,就是清理八旗子弟的遊惰和貪瀆。所以他首先得罪樹敵的不是漢人,卻是他自己的宗室和滿族旗人。因此,他的宗室族人勾結漢族臣民,造謠中傷不遺餘力,甚至盡量宣傳他是如何使用奸詐,取得權位的不正不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Y( Y. T! m7 L6 k
5.39.217.76" F! K* V g! e ?
其次,在康熙的晚年,朝廷(皇室中央)收入的財賦及庫存銀兩,已漸見支絀,並且與各省地方之間的財賦庫存,已有矛盾。康熙四十八年,已經有詔諭戶部及各省,要「從長商榷」。其中有關宗室重臣及各省大吏的貪污侵佔情形,以及權臣如年羹堯、外戚如隆科多的別有異心,雍正在藩邸的時候,早已知道得很清楚。但康熙以寬大為懷,雍正自己又處在諸王大臣及兄弟之間爭權奪利的嫌疑地位,當然不好明顯表態。所以當他登位以後,便著手嚴格處置滿漢權臣,整頓田賦財稅,即使是兄弟宗室,也毫不留情。歷來在政治上整飭綱紀,肅清貪污,幾乎沒有一朝一代不弄得灰頭土臉的。宋朝的包拯雖稱「包青天」,但他也並未辦過整理財經的大案。不然,就是萬里無雲的青天,也會風雲變色。可是雍正卻不顧一切,親自動手做到了,清朝的國庫充足了,貪污犯罪的官吏傾家蕩產了。因此,有關滿漢反對派的怒怨,就一概集中到他「朕」的一身了。但他是學佛參禪的健者,他深切體認到永嘉禪師所說「辦事定」的學養,如「止水澄波,萬象斯鑒」。只要見地真,行履切,即有如莊子所說的「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的決心,就毅然地做了。5.39.217.76- c( p0 N0 `3 i! ]
& M; A4 M; L1 A0 [% _4 F. p,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如有關農業經濟的開發和利民的事,即定「起科之例」:「諭各省凡有可墾之處,聽民相度地宜,自墾自報。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不得阻撓。至升科之例,水田仍以六年起科,旱田以十年起科,著為例。」(這是集權於一身的帝王專制政治時代,不是如二十世紀民主時代經民意代表的提案,再經會議決定來辦的。雍正他生在深宮之中,長於皇族家庭,可是他卻深察民隱,就是這樣地獨斷獨行,嚴今照辦。尤其他明白指出地方官的慣性勒索,和基層幹部的有意阻撓,是不准許的,這是很值得讚賞的事。) ; u8 Q \( M* y e& C7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d+ x& w/ H2 H7 S
夏四月,復日講起居注官(這也等於是自找麻煩,要大臣隨時記錄他生活和辦事的是非好壞)。然後才「初御乾清宮聽政」。跟著便下令「除山西、陝西教坊樂籍,改業為良民」。(教坊樂籍是當時歷代要唱戲及專為民間婚喪喜事等奏樂的賤民,其至包括做娼妓。這是明朝以來的弊政,把戰俘和罪人親屬歸入這種戶籍。子子孫孫,永遠不得出頭的貧民。可是雍正卻以佛家的慈悲,儒家的仁德,首先下令解放了他們。如照我們現代來說,他早已有了「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的意識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d. Q6 w: P/ r& T$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