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港澳台]
林三元:數位扎根點亮台灣希望
[打印本頁]
作者:
hajid77
時間:
2014-12-24 09:44 AM
標題:
林三元:數位扎根點亮台灣希望
時至今日,台灣城鄉之間,仍存在嚴重的數位落差問題。中華電信基金會執行長林三元就像是數位界傳教士,致力串連各界力量,在各地為「網路要多於馬路」而努力,期能平衡城鄉,共好台灣。
偏鄉因不被看見而弱勢。林三元指出,為讓偏鄉被看見,引領由下而上的改變力量,中華電信基金會自2006年起,啟動「數位好厝邊」計畫,針對台灣偏鄉社區對數位資訊的不同需求,從捐助電腦設備、建置網路環境等方式開始,設立數位中心,再從文化、教育、產業的面向陪伴社區成長。2009年則與政治大學共同舉辦「蹲點‧台灣」活動,鼓勵年輕人下鄉,活用資通訊科技,蹲點進行社區服務,拍攝記錄在地故事,協助地方產業發展。
蹲點微觀 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蹲點‧台灣」今年邁入第六屆,培育了200多位大學生,走過台灣57個鄉鎮,記錄超過1250分鐘動人影像。
提到「蹲點‧台灣」對這一代年輕人帶來的影響?林三元說,台灣的年輕人不能只生活在舒適圈,看不到自己未來的競爭力。他以近年靠文創帶動經濟的韓國為例,韓國在歷經1997金融經濟危機後,政府改變菁英教育制度,轉向藝術文創產業,成功讓這一代年輕人擁有品牌行銷、美學設計力,形成一股新的經濟軟實力。
相對台灣大量的培育資工專業人才,缺乏對美學、品牌的全球觀,林三元鼓勵年輕人,跳出自我框架,深入觀察體會,培養寬廣的洞悉能力。
「蹲點‧台灣」活動,每年讓大學生在「數位好厝邊」社區,進行「蹲點」服務15至20天,透過長時間的觀察及親身體驗,挖掘並記錄社區的文化特色和故事,培養青年學子「微觀」看見台灣的能力,不只為社區注入活水,更為台灣培育人才。
林三元舉例,學生下鄉蹲點,進行社區服務並拍攝紀錄片,甚至教導當地小孩子拍照、攝影,記錄自己故鄉的美麗與哀愁。這樣的過程,不只培育了說故事的能力,也能建立同理心、獨立觀察和批判思考等能力,這些都是未來社區發展時,重要的人文素養和美學能力。
縮短數位落差 協助地方產業發展
林三元強調,數位力量不容小覷,大陸電商市場騰飛,六年來養出21個淘寶村。網購加速農村經濟變革,淘寶村是大陸特殊的經濟現象,這些農村網商以淘寶為主要交易平台,進入都巿,弭平城鄉經濟落差。台灣目前以中小企業為主,品牌也需要透過網路、社群,才有機會在全球巿場嶄露頭角。
中華電信基金會建立「數位好厝邊」據點,邀請大專學生和青年志工前往偏鄉社區服務,都是希望協助推動數位教育,協助在地居民自我進修、推動地方產業發展、縮短數位落差。
在長期陪伴原鄉與社區的過程中,「數位好厝邊」據點,往往也發展出自己的做法。林三元舉例,當原鄉部落選舉時,大人投票,小朋友就負責選務,運用「數位好厝邊」的電腦及周邊設備,製票、計票等,善用數位資源。有的地方則是活用「數位好厝邊」的資源,架構產銷平台,推廣在地特色物產。
而這些在地的人、事、物,就如同一個個小亮點,上演著不平凡的大故事,點亮台灣的希望。
親近土地 耕耘在地的美與幸福
推廣數位學習、弭平數位落差,不能功虧「一哩」。中華電信基金會除了持續建置台灣鄉鎮的「數位好厝邊」,「蹲點‧台灣」也持續邀請青年實踐家和台灣這片土地更親近。
林三元強調,解決台灣問題、需從土地開始。有了「數位好厝邊」的數位學習示範,以及「蹲點‧台灣」年輕學子引領的文化碰撞、記錄、反思,無論看見的是偏鄉社區的美麗或哀愁,當大家都蹲低一點,想想自己能做些什麼,就有機會帶動正向循環的蝴蝶效應,一起改變現有認知、開拓更多的可能。
當數位科技的力量,在台灣各地灑下希望的種子,扎根、耕耘、茁壯出社區特有的文化與價值,這股力量將改變台灣,向美發展,迎向幸福。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