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K. Z) @- M B6 T9 j, u: }4 q7 W+ f1 S3 | j2 g. j% `* r& v
原載於《明報月刊》1987 年八月號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12-14 12:28 AM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2-14 12:42 AM 編輯 : D$ z c! g' |! I, V2 N
公仔箱論壇; N* E/ w' [. o ^
李天命 - 思考與心魔5.39.217.76; _! O8 u$ Y- C) T5 I7 ^+ r W
公仔箱論壇9 m1 r& `3 @3 U! D9 s% a
! w7 ]; B* R! S, a6 j公仔箱論壇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在於僅僅生存。 1 \8 e, u ~0 c' Otvb now,tvbnow,bttvb ; `# V- I& U' R, U4 ] --亞裡士多德& M% R" D5 ]8 M% g9 }" l* U! v
tvb now,tvbnow,bttvb5 X' g7 M7 v: T' M U2 R
+ u8 |4 q4 z% G* G/ @7 E& k5 U
序tvb now,tvbnow,bttvb" a# `% w$ \& y' r
- o7 e0 @' m$ @
99哲學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說:「人不過是一根蘆葦,在自然界中是最脆弱的,但他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這種「會思考的蘆葦」,只要對思考稍為思考一下,是不難看到思考之重要性的。就個人而論,沒有學識只是無知,拙於思考卻是愚蠢。就整個社會來說,只有當越來越多人會獨立思考的時候,自由、民主、法治的條件才越有機會產生,才越有堅實的保証。單有冠冕堂皇的憲法條文是沒有用的,專制國家的憲法條文一樣可以寫得冠冕堂皇﹔重要的是真能落實履行。但指望權力在手的人自動履行限制他的憲法,那是毫無保障的﹔重要的是人民的監察。然而要愚昧的人進行監察的工作,那是不切實際的﹔重要的是群眾的覺醒。這就有賴於人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得以普遍提高,有賴於大家能夠明辨是非曲直、真假對錯。tvb now,tvbnow,bttvb4 j/ U$ r/ ~6 [' ^# E3 \$ x
& B$ Y* N( f8 ?: T+ c8 b: x, p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這個宣傳的時代裡,特別有其必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h0 Y+ `4 r; D+ E' ^5 \8 n
1 ~$ |5 N2 b6 Y3 @: e* D
試想一下可曾見過有人舉著標語游行,上面寫著:5.39.217.76* a. o0 `% i* A
' W. C2 y2 V- H5 Y6 N; L- Dtvb now,tvbnow,bttvb堅信1+1 =2 !tvb now,tvbnow,bttvb7 s" c! c) V K
信者得救!公仔箱論壇8 z3 D) y# Q0 {6 f" L8 D9 {
" T* Q% `8 m* ^( i6 b/ I%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最大問題在於看不出所謂的問題其實不成問題。這種問題就像沒有確定規則的「競賽」,再爭一千年也是沒有確定結果的,因為「普遍性存在於個別物體之內」這一類的說法根本迷糊不清。如果「普遍性存在於個別物體之內」是迷糊不清的,那麼「普遍性並非存在於個別物體之內」也是迷糊不清的。 ' B! _# V0 | K& u0 Z( V2 u公仔箱論壇7 d! t# ]. C1 n8 T" Y5 I5 n
讓我們把(在某用法下)意義不明、迷糊不清的字眼、片語、述句、問句等等統稱為(在該用法下)「語意曖昧的言辭」。今以實例來展示這種言辭的性質。 / j7 B# A7 }6 p/ X6 e7 O7 w 9 r7 a: O% p5 }. {* L/ N* v一、實例展示 # d( w: J' d& ~. p9 b. n5.39.217.76 , i1 b1 k0 L" [* ?/ Z, N6 K(A)使命與命運9 Q' d$ g: h% y
- W1 r0 l' q1 H' T+ b; p
經常有人談到使命和命運,卻沒有多少人會反省一下那究竟是什麼意思。不是說有關字眼全無意義,只是說其語意並不明晰。先看「使命」一詞,隨便寫幾句「詩」來顯示這個詞的曖昧性:5.39.217.768 V- |# R% v% M7 D j
5.39.217.76: i( S* D; H/ c% o, z K
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公仔箱論壇. T% [1 e# e1 Z5 {$ [$ a
過時的核彈被拆除- y* B0 N+ `) d. ]; S& z9 r# ]- |7 N- [
如同果實被摘下 3 x- b7 u. Z! n/ r完成了它的時代使命 # S) u4 y; y, v0 x% q/ `$ Y公仔箱論壇新式的核彈在夜空綻放tvb now,tvbnow,bttvb& g. w8 H0 i q3 f; ]$ o. c5 c
如同璀璨的煙花 + x& s1 U" E& D6 c%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B. _; T2 Y T3 L: k* K8 Y$ r
無論有沒有爆炸,核彈都可以說是完成(或「勝利完成」)了它的使命。在什麼情況下不能那樣說呢?並無定準。這表明了「使命」在此是一個語意曖昧的字眼。野心家即喜歡利用這字眼的曖昧性去煽動群眾,比方說:「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乃是我大和民族的光榮使命。」(而揭穿野心家如何利用「使命」一詞,則是本人的歷史使命和時代使命?)再看「命運」一詞,說某某人「一生逃避命運而結果無法避開命運,那就是他的命運」,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有時會用這個詞作為「遭遇」的同義語(帶點文藝腔的同義語)。開車載女朋友兜風,在斜坡上驚覺剎車失靈,講邏輯的人會對女朋友說「我們將有共同的遭遇」,寫詩的人會對女朋友說「我們將有共同的命運」,講邏輯兼寫詩的人則可能會說:「如果我們有共同的遭遇,我們就有共同的命運﹔反之亦然。」當「命運」用做「遭遇」的同義語時,這個詞自不能說是曖昧的,它的意思就是「遭遇」。但這個詞還有一種意義不明的用法,比如說:「我們的命運操縱著我們的遭遇。」這句話裡的「命運」不能解作「遭遇」,否則這句話就等於說「我們的遭遇操縱著我們的遭遇」。但如果不能解釋為遭遇,那麼應作何解呢?沒有明確的解答。這種說法裡的「命運」本來就是語意曖昧的。「月球上有生物/沒有生物」、「月球的位置能改變/不能改變」之類的對立可以得到解決,但「人有命運/沒有命運」、「命運可以改變/不能改變」之類的對立卻是永遠無法解決的。 ) X" `/ } x" |. }$ l 0 V8 o# A( z: F% f公仔箱論壇前面用了兩節詩去顯示「使命」的曖昧性,下面試用兩個墓志銘來顯示「命運」的曖昧性:tvb now,tvbnow,bttvb4 m7 [- J6 |0 J# ]* s* k4 B
2 f8 O) n& x E' t+ l / o) S. X9 A8 u% w. L7 I5.39.217.76羅素:這裡長眠著羅素,他命中注定有四個太太。他實現了自己的命運。tvb now,tvbnow,bttvb3 ^! f+ B3 `$ ]9 r* y1 k
李天命:這裡長眠著李天命,他命中注定有四個太太。可惜他沒有實現了自己的命運。1 q3 y& J# r8 o3 n* M
. b& ?' C; h2 Z* D5.39.217.76由這兩個墓志銘可以看出「命運」一詞的曖昧。碰到任何男人你都可以利用這種曖昧性而說他「命中注定有四個太太」。如果他(像羅素)事實上有四個太太,你就可祝賀他實現了自己的命運。如果他(不幸像我)事實上沒有四個太太,你仍可以安慰他說,他只是未能實現自己的命運吧了。(不過我比較喜歡漂亮的門面話,我喜歡說:羅素屈服於命運,我成功挑戰了命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_2 |$ w# i5 U' r8 y
3 Z! q/ X7 @& J$ T
(B)辯証法 $ K6 n! H: E'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5 A, c+ v: U1 itvb now,tvbnow,bttvb知道的否定是什麼?不知道。「否定」一詞,原有明確的邏輯用法:一個概念或命題的否定可由「非F」來界定[注]6。憑此用法,我們知道「知道」的否定就是「不知道」。但另外,「否定」一詞又有一種曖昧的「辯証用法」。在該用法下,我們不知道「知道」的否定是不是「不知道」。茲簡析此「辯証否定」之曖昧性如後。 * j4 i/ n# n- X" {/ P: x & M* _6 w/ B' Y; P! u- f4 ntvb now,tvbnow,bttvb根據辯証法,所有事物都含有「內部矛盾」:「任何事物的內部都有肯定和否定兩方面。」[注]7 「一分為二,這是個普遍的現象,這就是辯証法。」[注]8 基於這些論斷,例如恩格斯的胡子,既為事物,便應含有內部矛盾而呈露出「一分為二」這種普遍現象,其內部勢必存在著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面了。然而什麼是恩格斯胡子的內部矛盾,什麼是其胡子內部的肯定方面,什麼是其胡子內部的否定方面呢?不知道。 , G; J4 ^9 L) {; X5.39.217.76& l. ~" c- J% ^; Y4 C3 G' h r
被稱為唯物辯証法三大規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規律」斷言: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會經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注]9。用兩個常被征引的經典例子來說,從「a」到「-a」再到「a2」就是一連串否定的過程:「-a」是「a」的否定,「a2 」則是「-a 」的否定﹔又如埋下一粒種子,長出的幼苗是對種子的否定,其後結出的新種子則又是對幼苗的否定。問題是:你能透過這類「闡釋」去理解所謂的「否定」是什麼意思嗎?「乘以-1 」、「乘以-a 」、「種子發芽」、「結出新種子」,所有這些都一律叫做「否定」,這時「否定」一詞還有什麼意義內容呢?不知道。9 |% u+ Q4 M5 x; A2 d+ I5 p(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1 {3 J$ l$ S& L! N+ @2 M, @
「唯物辯証法認為,新事物否定舊事物,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排除舊事物中的消極因素,批判繼承並發展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注]10依此,知道的否定是更深入地知道呢,還是不知道?還是不知道。在「否定」一詞這種神奇的用法下,剃刀是不是胡子的否定?胡子是不是下巴的否定?剃刀是不是下巴的「否定之否定」?還是不知道。tvb now,tvbnow,bttvb: K8 T( M$ G9 t8 x( m7 ]4 M
8 A& z. G' ^1 I公仔箱論壇 7 m: A8 z8 N% M' u- Y# I5.39.217.76二、術語迷彩9 l6 x! v; o# O" t4 B
tvb now,tvbnow,bttvb ?! E m n4 s1 K( r k. V
假設我說:加就是減,因為這個理由能否成立?人們大多不懂得(平時也無須懂得) 數理邏輯,因而無從判斷這個理由能否成立。但只消對數理邏輯稍深的部分有點認識,就能一眼看出這樣的理由是荒謬的,因為那符號式只不過給出了「+」的定義,所以整個論斷原來類似於說:「加就是減,因為加就是加。」[注]11由此看來,術語(尤其符號術語)是很容易造成煙幕或產生「迷彩效應」的。語意曖昧即常常依賴術語煙幕(或名之為「術語迷彩」)去掩飾。美國哲學家布蘭夏德 (B.Blanshard)認為,世上最難的事情之一,就是「寫得清晰」。要把話說得晦澀費解,有何難哉?胡亂拼湊一堆玄乎其玄的術語,可謂易如反掌。有的人卻總是覺得術語有某種神秘的吸引力,「裡面必定有些深奧的道理」。其實玩弄術語把戲,只像在污水灘上鋪一層浮藻,令人難以分辨水之深淺而已。故弄玄虛,披著貌似高深的術語外衣,這就是時髦的深度了。tvb now,tvbnow,bttvb7 _; H; L2 J# `' O
/ b; S6 m3 w# a
術語當然有其重要的功用,但對於本文的目的來說,我們要注意的是術語的詐用。學術研究通常需要引介術語,蒙混過關則往往需要玩弄術語。術語是學術的工具,蒙混的面具。蒙混的伎倆之一,就是有理論時就講理論,有數據時就講數據,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就用術語去唬人。 Z+ o$ e7 V0 c* A" C, o. i
! J6 V ]7 f3 O/ K! `! ^(A)數字迷彩tvb now,tvbnow,bttvb; d, l D& }8 K! E& l) i5 T s
5.39.217.76* j3 J5 b3 ~) @! t! B
靠術語唬人,走江湖的算命先生優為,某些可稱為「社會算命先生」的社會科學家更優為。有兩個江湖算命先生就有三種不同的預測,有三個社會算命先生則有六種不同的預測。他們到了明天都能向你解釋他們昨天的預測為什麼在今天沒有兌現。公仔箱論壇" _$ A# U" x/ G0 j' i1 b
# r2 T5 o7 A0 ]' P, r+ |從血路之旅到天國之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A) Z. N8 E% C
! W( K" U3 w$ O v$ e
The challenge to think better is a challenge to our integritytvb now,tvbnow,bttvb3 M& d$ |5 r0 X, R' U; ?5 v
2 V6 q9 a/ q, [公仔箱論壇c.倒退與循環--要有效地界定每一個字詞,可能嗎?在界定第一個字詞的時候,若要避免循環(見下一段的解說),便需要用其他字詞來進行界定.假如必須「對其中每一個字詞都有界定」,那就必須界定那些用來界定第一個字詞的「其他」字詞,於是終須用到「其他其他」字詞來進行界定......照此類推,結果就會出現無窮倒退的困局--仿佛狗打架時用警犬去維持秩序,但警犬又參加打架,於是再用其他警犬去維持秩序,可是其他警犬又加入戰圈之中......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5 u. k/ L9 {" O+ A. a
4 W* Y3 W' c# L9 i9 X# w# @公仔箱論壇甲宣稱《思辯與宗教》有「三度[道]板斧」.從下文的分析可見,甲的說法全屬虛妄. # W% } K4 B1 B5 f3 {8 d3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7 V: v( ^8 P1 ?3 z! d# N1 ?/ X3 \6 t
(A)標準妄5.39.217.76/ T# S% k# n/ |- H: D: I5 b
5.39.217.761 u! p9 b/ y" B& M7 S
期待自己的女朋友變成美人,不如期待有個美人成為自己的女朋友.憑什麼標準斷定前一期待不如後一期待?答曰:以積極性為準--前者無所作為,後者進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K ?) C2 k; z. i. b7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D$ S0 t: k9 A* E
但是憑什麼標準採取上述的標準呢?答曰:以前景為準--無所作為者沒有希望,進取者大有希望.可是又憑什麼標準接受這個「標準的標準」呢?...... 7 o1 n9 e$ m1 h/ Q( q, y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Q, ]1 [2 H7 O. x
以上的問答顯示,若要追問標準,總「可以」沒完沒了、一直追問下去的,關鍵在於對當時的情況來說有沒有追問標準的必要.比如立法機構為老人救濟金訂立如何算是「老人」的標準,那就是有必要的,可防止未老先衰的人一股腦兒跑來領取救濟金.反之,當動物園的告示牌聲明籠裡的蛇有毒,會毒死人,這時如果批評該告示「沒有先列明何謂‘死人’的標準」,那卻是一種愚蠢的批評了. $ @ F! a/ D7 E. |0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H a- _. v( X9 V# Q- }7 ttvb now,tvbnow,bttvb分辨一個人是否愚蠢的標準之一,正是觀察他是否在無須追問標準的情況下追問標準.5.39.217.769 `1 u7 ?! q' }
. c' Q: D% F, l# r# {- J( Qtvb now,tvbnow,bttvb甲聲稱《思辯與宗教》的第一道板斧就是「先把批判標準模糊化」.這是什麼意思呢?甲說:「如果想批判他人,先要列明何謂‘是’、‘非’、‘對’、‘錯’的標準」,亦即先要回答(甲問)「何謂‘真’?何謂‘假’呢?」這種問題﹔不然的話,所作的批判便會「自動潰退」[注]13 .甲說:「其實‘盲辯論’者[指《思辯與宗教》的作者]在還未談到論題時,已經輸定了,因為他連拿去批判的標準也無交代」.現在批判甲這種論調.5.39.217.76# L. ~# b5 k m2 D
# Z9 G) V+ X5 d' h) P+ i(1)濫索標準--以理性和事實為判斷是非對錯的依歸,這是文明人的共識[注]14.「是就說是,非就說非,那便是真﹔是卻說非,非卻說是,那便是假」,這是亞裡士多德關於真理的經典界定[注]15 .諸如此類的「批判標準」[注]16,若要在進行批判時拿來先唸一遍,有何難哉?但有什麼必要這樣做?古往今來一切批判性的言論有哪些是先列明了是非對錯的標準或真理標準的?試想一個小學生把乘數算錯了,或一個中學生把歸謬法顛倒了,被老師批評,卻反指老師「連拿去批判的標準也無交代」,這樣的回應是不是強詞搪塞、逃避問題的狡辯? # h+ D6 O O6 Q6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 W9 s9 I5 t3 s3 r4 U
(2)自掘陷阱--據上所論,可知「如要批判先給標準,否則還未談到論題就已經輸定了,自動潰退了」這種論調,實屬妄見.姑名之曰「標準妄」.在《評》文裡,標準妄有自掘陷阱的特性,因為《評》文本身並沒有「先列明何謂‘是’、‘非’、‘對’、‘錯’的標準」,並沒有回答「何謂‘真’?何謂‘假’呢?」的問題,所以按照其自定的標準,《評》文「在還未談到論題時,已經輸定了」,「自動潰退」了--潰退到自掘的陷阱裡面去了.( T) N& d6 a* K D0 _$ L& _
( v( A, n4 I4 h7 r% S至於「絕不攔阻他人對儒釋道和基督信仰有不同的體悟和表達」,這句話只是煙幕,說者本來就沒有權也沒有本事去「攔阻」別人.......設使有人歪曲了《聖經》,把「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曲解為「耶穌和華陀是我們的牧師和記者」,被指出曲解經文時就辯稱:「從沒說過所講的是客觀的《聖經》,更絕不攔阻他人對《聖經》有不同的體悟和表達。」這是否遁辭?. z- R, W! O Z. b0 U: h" W; x" F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2-17 01:53 AM 編輯 7 K" w- ~; U/ P+ `0 A# I
+ }# R9 m* p9 q9 _7 d6 V
尾聲:天國之旅的起點 + E- \( f) r5 C& X8 F) S0 J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4 C( t8 N6 J/ v" f+ ^
宛若在默漠無際的黑暗裡摸索,人類的遠祖度過了一段渾噩、艱苦而又漫長的歲月。不知是在哪個時候,人的心靈開始從昏沉狀態中覺醒。這個演變,或像蓓蕾徐徐舒展,或如靈光忽爾爆破[注]29 。演進的結果,就是混沌鑿開,理性呈現,而人類的歷史也就由蒙昧進入文明了。[注]30 此中關鍵,在於理性。依西方哲學正統,人被界定為「理性的動物」。不管是否完善,這個定義可以顯出理性的重要。廣義的理性,包括了理智與良知。% s. _) _7 c3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5 o0 k6 J Z- x( ?- _7 [" F
盲辯每每由於失去理智,狡辯往往起於不顧良知。- ]3 y: O: o, E' _1 ~
: s* P8 {' X9 j+ G6 M) d' r+ ?4 g公仔箱論壇許多人在思考或討論時喪失理智良知,是因為某種「頑執心態」和「面子情結」作祟[注]31。不理事實如何,總之堅持己見,那是頑執心態。文過飾非,這常出於面子情結。頑執心態和面子情結會使人存在於悖謬虛妄之中,到頭來泥足深陷,越陷越深。tvb now,tvbnow,bttvb% a6 ?; c3 b6 o' S3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