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港澳台] 最小變動內閣如何面對最大變動政局 [打印本頁]

作者: abcd0816    時間: 2014-12-13 09:30 AM     標題: 最小變動內閣如何面對最大變動政局

歷經九合一選舉的政治海嘯,國內政局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內閣由副院長毛治國接掌閣揆,科技部長張善政擔任副閣揆,絕大多數閣員皆獲留任,「總辭」變成了「總留」。以最小變動內閣應對最大變動政局,會產生什麼樣的物理作用及化學變化,實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二十世紀科學上最偉大發現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它打破傳統物理學觀點,闡釋了時間、空間和物質及物質運動間的關聯性及可能相對變化。若以相對論中的物質及時空變化比擬毛內閣及國內政局,對當事各方或能有所啟發。 國民黨這次慘敗,主要在政府施政不得人心。而施政成敗的關鍵,繫於政策路線、政治運作及政府團隊三項因素,三者交互影響,不可分割。首先,毛內閣可說是馬總統政策理念的執行者,惟馬總統在敗選後表示,這次選舉雖然輸了,但是國家總路線沒有輸,朝向自由開放的改革路線也沒有輸。為政者當知,政府施政核心目標是在照顧人民生活,並帶給人民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馬政府自認為以兩岸和平及自由開放為主軸的國家發展路線是「對」的政策,並不惜代價堅持到底,但何以人民並不買帳,卻以選票狠狠的教訓馬政府呢? 追根究柢,政府施政方向和現實生活脫節,解決不了就業不足、薪資倒退、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或成為「月光族」、房價飆漲、人民生活痛苦指數激升等問題;在推動兩岸政策方面,包括ECFA、服貿、貨貿協議等,又缺乏完整配套規劃及政治溝通過程,無法祛除一般民眾對政策「傾中」及圖利財團或特定群體的疑慮,甚至成為藍綠衝突的根源。施政路線高談和平願景和改革開放,沒有裨益民生的牛肉,又讓人民對未來沒有確定感。這樣不能打動民心的政策路線若不加以充實或修正,將繼續成為罩住毛內閣的如來佛手掌,那麼,人民還能有所期待嗎? 其次,從政治運作看,馬政府一直將施政無法開展歸咎於立法院及在野黨的掣肘,但選後情勢變化,擺在毛內閣眼前的,是更棘手複雜的政治難題。在行政和立法兩院關係方面,儘管國民黨在立法院仍佔多數席次,但民進黨挾最新民意大大升高制衡力量,而藍軍立委在參選連任的民意壓力下,許多人揚言要「走自己的路」,不再做「行政院立法局」。 此外,「強地方、弱中央」亦讓毛內閣坐立難安。民進黨加上柯文哲入主五都及九縣市,佔有逾七成全國人口的地方版圖,「地方包圍中央」態勢已成,中央政策勢必受到掣肘。近日新科縣市首長質疑「北宜直鐵」及「南桃鐵路高架化」,訴求推動《財政收支劃分法》和《行政區劃法》修法等,可見一斑。 更有甚者,馬總統辭卸國民黨主席後,黨內由誰繼任是另一變數。可以預料,黨政及兩院關係勢將更趨複雜,在這種情況下,技術官僚掛帥的毛內閣可能拿出強有力的施政嗎? 第三,政府團隊體質亦令人擔憂。歷次民調顯示,毛內閣包括正、副閣揆及眾位閣員過去施政滿意度多半在十趴上下。究其原因,是這些內閣成員多為學者或文官菁英,他們和有拔擢之恩的馬總統同質性極高,對待人民往往擺出高高在上之姿,有「作之君、作之師」的菁英傲慢及官僚習氣,非但不願主動探詢民瘼,而且面對民意不滿時,一味以更多政令宣導及政策辯解加以回應。 馬政府的通病,造成內部相互取暖及不願面對施政不得民心的根本問題,因而才會將敗選歸諸網軍等表面及技術性因素。雖然閣揆毛治國甫上任即訓勉閣員須學習「換位」或「換腦」思考,並在修正油電價公式及前總統陳水扁保外就醫上,作出更貼近多數民意的反應,但這能否改變深烙民心的刻板作風,仍有待檢驗。 總體來看,在巨變的政局下,毛內閣施政空間受到馬總統不變的政策路線以及府院黨及行政和立法兩院政治運作的相對壓縮,能否不被即將接續而來的政治浪潮所沖垮,關鍵在於馬總統是否體察大勢,放手讓內閣有自主施政的空間。當然,毛內閣本身體質的大幅調整亦是關鍵;作為「過渡內閣」,應是當前時空下毛內閣的最適定位。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