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8 k& e% P. x' Otvb now,tvbnow,bttvb 這應該是我們所期待的案件公開審判狀態。一方面,法院尊重公眾知情權,除法律規定的不公開情形外,將案件的審判流程和審判信息公開,除去法院判案的“神秘感”,“判什麼”“怎麼判”,公眾對案件審理程序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公眾和輿論則逐步理解、尊重法院的獨立審判空間,以有節制的報道、理性的評說,營造理性的輿論環境——儘管,這當中仍不乏有為了爭搶新聞、吸引眼球的非專業的、碎片式的報道,但對審判獨立的尊重、對程序正義的追求正在逐步成為人們的共識。 9 u v e# R8 o5 O& E* N' \9 a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e, u. J; m+ O" j* G! p( H
距離復旦投毒案二審判決可能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內,法官是否能排除外界諸多非法律的因素干擾,不受任何限制、影響、誘導、壓力,依據事實自主裁判?社會是否會繼續給法院獨立審判以尊重?這是復旦投毒案公正判決的前提。近年來,對許多刑事案件,我們曾深度反思社會、輿論監督與審判獨立之間的關係,對如何在社會、輿論監督與審判獨立之間建立良性互動,在理論層面進行了反覆闡述。今天,這些認識能否從學者們的文章中、從專業研討論壇上走出來,成為現實中的共識?這是復旦投毒案拋給法院、媒體及公眾的一道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