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郭梓祺: 奧威爾是告密者?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11-18 07:57 AM     標題: 郭梓祺: 奧威爾是告密者?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1-18 07:58 AM 編輯
3 D# ]/ l8 X4 m4 m% Z! f5.39.217.76
' d. W. t9 l4 S1 G/ e4 H# Z郭梓祺: 奧威爾是告密者?5.39.217.76; ~& o2 [$ v5 ?) O& l) |

2 v& Y, K# S+ @1 xtvb now,tvbnow,bttvb
* }& R+ T7 B" r
上月寫完〈求真——奧威爾的散文〉後,有兩位朋友分別傳來兩篇據聞最近頗給轉發的舊文,都是關於「文化冷戰」著作的書介。較著名的是英國學者桑達斯(Frances S. Saunders)寫的Who Paid the Piper?:CIA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書介由王紹光所寫,大意指冷戰期間,包括奧威爾等反共作家,如何給美國一手捧紅,例如中央情報局便曾大力資助《動物農莊》及《一九八四》的流佈,以抵抗共產陣營,方使之成為近代的文化經典。- P1 N& s, ~* x" B
' ?9 x1 q# B' c& Z
這我都是知道的,並不詫異。但書介裡有一節關乎奧威爾一生榮辱,下判斷前,不妨先把細節弄清。奧威爾過身前一年的1949,曾開列名單,將他懷疑在文化界的地下共產黨員或其同路人("fellow travellers or inclined that way")記下,交給了英國外交部的「資訊研究部」(Information Research Department),後世稱之為「奧威爾名單」。名單曾引起猜疑,於2003年後卻成為公開資料,如史學家卡爾(E. H. Carr)、演員雷格夫(Michael Redgrave)、導演查理卓別寧(Charlie Chaplin)等榜上有名。在《一九八四》痛詆極權、告密、思想監控的奧威爾,在現實生活卻似乎檢舉逼害政見相異者,他是言行不一的偽君子嗎?公仔箱論壇" B6 y. P$ J0 A+ t- A9 c
( i0 h3 ~! N3 t& D$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8 ]- ?0 F+ i5 Z  D2 U
伊戈頓的攻訐
# U7 R/ s' M1 i  V7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 Y' H: ?2 ~7 ?5 n4 g+ }1 n
我想從數年前過身的惹火作家希欽斯(Christopher Hitchens)說起,因他一直努力為奧威爾辯護。要知希欽斯有多惹火,看看老牌評論家伊戈頓(Terry Eagleton)的,〈Reach me down Romantics〉便可以了,那是一篇曾使我大開眼界的書評。時為2003年,奧威爾誕辰一百年,伊戈頓評論三本乘勢出版的奧威爾傳記。文章開段很有趣,先用了一大段逐點數落一個不知名的「他」:國家公僕之子,少讀名校卻學能不足,似乎投身左翼卻一身中產氣質,鄙棄個人崇拜卻不經意為自己樹立個人形象,不無知識但嚴格而言又算不上知識分子,晚年對專制國家之恨還使之背棄左翼立場。; P% y. g# D* K" @. K! f; o  b! k1 p$ a
5 K( O% v: Q1 `2 e
那既是篇關於奧威爾傳記的書評,這個「他」,肯定就是伊戈頓素無好感的奧威爾嗎?錯了。第二段開頭即說:「Such, no doubt, is how Christopher Hitchens will be remembered. The resemblances to George Orwell, on whom Hitchens has written so admiringly, are obvious enough, though so are some key differences.」接下來,伊戈頓就力數奧威爾較希欽斯勤懇老實之處。問題是,希欽斯跟文章要評論的三本書,實無直接關係,伊戈頓卻用了書評的開頭三段來詆毀他,我才發現,原來可借書評駡人而駡得這樣理所當然旁若無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l  I/ n/ Z- D
7 n% [2 e% s3 M& Z

5 T% ~6 {6 h5 [. K3 i7 C5 M公仔箱論壇左右為難的奧威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e0 A1 _8 J  X0 e' r
3 q& [8 {% J# f. l
伊戈頓謂希欽斯曾歌頌奧威爾的著作,正是他在2002年寫的Why Orwell Matters。第二章名為「Orwell and the Left」,希欽斯記載了各路人物對奧威爾的攻評,或謂其所謂左翼關懷都不真實,或謂《一九八四》的反共色彩強烈,結局更是悲觀到底,全無出路。然則有時也保守和傳統、重視自由的奧威爾算是右派嗎?第三章〈Orwell and the Right〉便接着討論這問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G9 P1 u. g, j, w" i8 D: z  _

0 h& Q7 U  J4 M3 utvb now,tvbnow,bttvb第七章〈The List〉便專門討論「奧威爾名單」。希欽斯先說奧威爾早在二戰時,已擔心作家易成極權的同謀者,跟友人向來在玩一遊戲,就是在筆記簿列出人名,估計假使英國被入侵或成獨裁統治,哪些公眾人物會變節支持新政權。1949年,為對抗蘇共宣傳和滲透的「資訊研究部」成立不久,奧威爾的舊朋友琪溫(Celia Kirwan)在其中工作,那年到了醫院探訪卧病的奧威爾,希望他能推介可信的人任職其中。奧威爾便從筆記簿上的一串人名,錄下38人,後附片言隻字的描述,交予琪溫,以示他們都不合用。公仔箱論壇: d# a* @+ _9 s: k# e- `/ n
: D, d# C( V  b2 r9 D+ Y
5.39.217.76# C; p8 ~9 z2 p2 |/ S$ n* \4 A
英國政府的蘇聯間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W  z& ]6 _0 n) b. y

) A- z% o2 I' c舉例而言,奧威爾在名單上懷疑是蘇聯間諜的史慕列(Peter Smollett),二戰時便為英國資訊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蘇聯支部的頭目,在英國散佈過不少親蘇共的政治宣傳。後來的考證發現,這位史慕列,很可能就是曾因《動物農莊》的反蘇共傾向而阻止其出版的官員;及後也證實,他果然是位蘇聯間諜。奧威爾在予琪溫的信中說,如及早提防史慕列等人,就可阻止傷害。4 P& j8 I2 U) Q7 h6 k- n5 n

4 X2 I0 |+ A7 q- X) o3 {公仔箱論壇希欽斯特別提到,奧威爾在寫給友人的信中明言,名單上的人物各有不同,需逐一審視,故跟後來美國的參議員麥卡錫(Joseph McCarthy),尤不能一併而談。希欽斯對桑達斯在Who Paid the Pipers暗示奧威爾描述人物時的性別和種族歧視,也不以為然,覺得小題大做,回應了幾下,便進而指出名單上的人物在事後的前途並無大礙,不宜誇大其影響。tvb now,tvbnow,bttvb! q; t" T' _/ R+ f
5 p3 T0 u* c2 ]& k3 G$ r8 \# ^

3 L, M8 a1 s" E. {; C3 M$ x% @5.39.217.76「奧威爾名單」的歷史研究
' z( k: @) d/ N3 Atvb now,tvbnow,bttvb

8 j6 b  b6 h. c' ]+ W$ `' t7 X公仔箱論壇2003年,「奧威爾名單」終成開放的資料,歷史學者亞殊(Timothy Garton Ash)研究後寫了〈Orwell's List〉一文,補充了好些背景資料。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試圖推斷奧威爾當時的心境。奧威爾1945年在散文〈You and the Atomic bomb〉發明了cold war一詞,到1949年,冷戰果真來了。他擔心西方陣營落敗,因大眾似乎還是昧於蘇共的實况,仍為其幫手打敗納粹德國而心懷感激。奧威爾其時苦病在牀,絕望可想而知。亞殊特別從奧威爾對琪溫的書信中,點出他對琪溫的情愫,幾方面的原因結合起來,似乎就解釋了奧威爾會為何會開列那名單。
' ~8 o& \' S% B公仔箱論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c& ^7 @( L
$ g. p. @7 P0 q3 ^& ~7 E
第二部他試圖追蹤「奧威爾名單」的命運,交到哪個部門,又引發了什麼後果嗎?大體是無甚影響,如史慕列等不單沒受制裁,還竟然給英國政府授勳。但因檔案不周,名單的命運查無下落。
* L3 o1 u6 V' x0 L1 x0 i! N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z2 {6 b4 H6 G5 A) t( ?% [
亞殊進而追查「資訊研究部」的來龍去脈,並訪問其舊職員,包括琪溫當年的上司。亞殊把這部門形容為semisecret,既列明隸屬於外交部,卻隱藏部分職員的身分。最初目的是為抵抗蘇共於1947年成立的情報局Cominform,主要職責是為信賴的作家和出版社提供蘇聯的資料,也資助反共作家如羅素(Bertrand Russell)出版著作,到了五十年代後期則離此溫和路線,會抹黑和騷擾親共人士。但奧威爾於1950年早就過身了,這自然都是後話。亞殊在文章第三部分便為「奧威爾名單」下判斷:若指控奧威爾因其政治立場促進冷戰,則罪名成立;但若指控他向秘密警察告密,擔任上《一九八四》中的「思想警察」(Thought Police),則不符事實。
4 T6 L& ~% w% H: T" \1 y公仔箱論壇

) Q1 e& l- s0 ]: E' V. S
1 G* B' B3 M( G  j
「我不贊成你的觀點」
: l: y7 ^4 H2 K; l

  @' X$ h0 O& M+ G, R3 z*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跟所有「普通人」一樣,奧威爾固然也有虛怯軟弱的時候,但「奧威爾名單」就足以證明他為虎作倀假仁假義嗎?王紹光在Who Paid the Piper的書介有這樣一段話:「奧威爾曾在《動物農莊》的序言中堂而皇之地引用伏爾泰的話說,『我不贊成你的觀點,但會誓死保衛你說話的權利』。但他臨死前的作為卻好像是說,『我不贊成你的觀點,所以我有權向有關當局檢舉你』。不過言行不一的『自由主義者』又豈止奧威爾一人。」
; U2 r& \* a) ?; y5.39.217.76

: o3 \2 e) z, h% V0 e$ B+ ]荒謬的是,奧威爾幾經辛苦為《動物農莊》找到出版商後,在1945年出來時其實並無序言。是奧威爾沒寫序嗎?不是。學者在七十年代發現原序手稿,名為〈The Freedom of the Press〉,指摘其時英國傳媒之自我審查,壓制批評蘇聯的聲音。為何沒刊出呢?那還是一單文學懸案,雖然當時共產陣營都把《動物農莊》列為禁書,而在德國地下出版的《動物農莊》若給美軍檢得,充公後要不燒掉,要不轉交蘇軍。話說回來,讀了一些學者對「奧威爾名單」抽絲剝繭的研究,知道更多細節之後,我會跟王先生說:我不贊成你的觀點。5.39.217.769 @. a! Y8 ]& V0 \0 [2 p3 i) C
5.39.217.761 @1 B0 ~2 g5 o2 |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