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1-18 07:58 AM 編輯 5.39.217.760 m& t% A( b2 v4 D4 U3 f
tvb now,tvbnow,bttvb# n% K6 P, t8 w5 v/ E5 t6 v
郭梓祺: 奧威爾是告密者?公仔箱論壇4 Q- N5 A, |, ~! h# f8 U
tvb now,tvbnow,bttvb3 I3 P' ]9 J- j+ W
2 G$ A/ j; D9 ~: F
上月寫完〈求真——奧威爾的散文〉後,有兩位朋友分別傳來兩篇據聞最近頗給轉發的舊文,都是關於「文化冷戰」著作的書介。較著名的是英國學者桑達斯(Frances S. Saunders)寫的Who Paid the Piper?:CIA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書介由王紹光所寫,大意指冷戰期間,包括奧威爾等反共作家,如何給美國一手捧紅,例如中央情報局便曾大力資助《動物農莊》及《一九八四》的流佈,以抵抗共產陣營,方使之成為近代的文化經典。公仔箱論壇2 l) X9 e% D5 c
9 I Y1 @6 W/ B; f1 ~( ?
這我都是知道的,並不詫異。但書介裡有一節關乎奧威爾一生榮辱,下判斷前,不妨先把細節弄清。奧威爾過身前一年的1949,曾開列名單,將他懷疑在文化界的地下共產黨員或其同路人("fellow travellers or inclined that way")記下,交給了英國外交部的「資訊研究部」(Information Research Department),後世稱之為「奧威爾名單」。名單曾引起猜疑,於2003年後卻成為公開資料,如史學家卡爾(E. H. Carr)、演員雷格夫(Michael Redgrave)、導演查理卓別寧(Charlie Chaplin)等榜上有名。在《一九八四》痛詆極權、告密、思想監控的奧威爾,在現實生活卻似乎檢舉逼害政見相異者,他是言行不一的偽君子嗎? 2 @, _* ~( q% H* N$ m' o/ f- g * M5 e" D, K; f% ^) c; a 4 G) Q# J% w. w. v3 `8 ?公仔箱論壇伊戈頓的攻訐 6 g" R; ^7 j6 q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 o9 }( H8 n, qtvb now,tvbnow,bttvb我想從數年前過身的惹火作家希欽斯(Christopher Hitchens)說起,因他一直努力為奧威爾辯護。要知希欽斯有多惹火,看看老牌評論家伊戈頓(Terry Eagleton)的,〈Reach me down Romantics〉便可以了,那是一篇曾使我大開眼界的書評。時為2003年,奧威爾誕辰一百年,伊戈頓評論三本乘勢出版的奧威爾傳記。文章開段很有趣,先用了一大段逐點數落一個不知名的「他」:國家公僕之子,少讀名校卻學能不足,似乎投身左翼卻一身中產氣質,鄙棄個人崇拜卻不經意為自己樹立個人形象,不無知識但嚴格而言又算不上知識分子,晚年對專制國家之恨還使之背棄左翼立場。 : }2 x' J! s# J) a公仔箱論壇+ x/ j y @' B, M+ ~
那既是篇關於奧威爾傳記的書評,這個「他」,肯定就是伊戈頓素無好感的奧威爾嗎?錯了。第二段開頭即說:「Such, no doubt, is how Christopher Hitchens will be remembered. The resemblances to George Orwell, on whom Hitchens has written so admiringly, are obvious enough, though so are some key differences.」接下來,伊戈頓就力數奧威爾較希欽斯勤懇老實之處。問題是,希欽斯跟文章要評論的三本書,實無直接關係,伊戈頓卻用了書評的開頭三段來詆毀他,我才發現,原來可借書評駡人而駡得這樣理所當然旁若無人。5.39.217.768 {( ]6 y2 R" @1 ]2 q* h
3 C/ B- ?8 O9 z% x$ l! n8 [5.39.217.766 d4 h( g! R% P( ?2 k9 Q6 L! Q) E" y
左右為難的奧威爾tvb now,tvbnow,bttvb( h: S8 C" S% C" M0 {& O- s
. N* B* H t: L6 n; w; {
伊戈頓謂希欽斯曾歌頌奧威爾的著作,正是他在2002年寫的Why Orwell Matters。第二章名為「Orwell and the Left」,希欽斯記載了各路人物對奧威爾的攻評,或謂其所謂左翼關懷都不真實,或謂《一九八四》的反共色彩強烈,結局更是悲觀到底,全無出路。然則有時也保守和傳統、重視自由的奧威爾算是右派嗎?第三章〈Orwell and the Right〉便接着討論這問題。5.39.217.765 h' m1 e4 R+ b/ Y2 d. t9 Y
% N, M9 {( B1 Y
第七章〈The List〉便專門討論「奧威爾名單」。希欽斯先說奧威爾早在二戰時,已擔心作家易成極權的同謀者,跟友人向來在玩一遊戲,就是在筆記簿列出人名,估計假使英國被入侵或成獨裁統治,哪些公眾人物會變節支持新政權。1949年,為對抗蘇共宣傳和滲透的「資訊研究部」成立不久,奧威爾的舊朋友琪溫(Celia Kirwan)在其中工作,那年到了醫院探訪卧病的奧威爾,希望他能推介可信的人任職其中。奧威爾便從筆記簿上的一串人名,錄下38人,後附片言隻字的描述,交予琪溫,以示他們都不合用。tvb now,tvbnow,bttvb. b, G/ W) |1 ~) |2 O/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