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 h: c9 P5 A) g1 J公仔箱論壇麥克阿瑟怒火未消,下令取消一直以來「不可批判天皇」的禁令,並容許介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章發行。雖然華府戰後欲藉天皇控制日本社會,可是一旦天皇或皇族成為美國佔領軍的絆腳石,美國一點都不客氣。一九四六年,美國又找到方法整治日本皇室——宣布剝奪皇室的財政特權,讓皇親國戚吃盡苦頭;一年後,更從繁複不已的十四個皇親家族中,大手筆削去十一個,只留下血緣最接近的秩父、高松、三笠,其他的都遣走。一九四七年十月,五十多名皇族人員辭職,回家當老百姓。著名作家太宰治一九四七年寫的中篇小說《斜陽》,說的便是皇族日暮途窮的悲涼,在當時皇族離開深宮到食品店打工的新聞之下,大受注目。 + U$ z. A1 Y' a2 S7 K5 ^# z公仔箱論壇 , S) Z- ^: J9 F0 o! U公仔箱論壇日本戰後的歷史乃至發展,無法離開對裕仁的評價;右翼思潮猖狂,被認為與戰爭責任從未釐清有關。裕仁一九七八年後確實未曾參拜靖國神社,但一九四五年前的裕仁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天皇,是宮內廳記錄所言的被軍部挾持的國君,抑或是像西方史家質疑的那樣,如比克斯所說的「二十世紀日本重大政治、軍事事件的參與人,也是了解這些事件的關鍵人物」(he was rather the leading participant in, and remain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史家此刻無法得出一致結論。裕仁戰後的相當長一段道路,與美國佔領軍以及其後的東西方冷戰關係緊密,美國需要天皇管治日本,從實用主義角度而言,裕仁是華府可用之人。令人扼腕的是,美國在令裕仁維繫日本既有階級與傳統不墜的同時,刻意對二戰年代裕仁的角色模糊化,以致人們無法從歷史汲取教訓,無以面對太平洋戰爭年間喪生的千萬亞洲人民。 % x& y4 S! J2 w . N; D# Y) `0 Q7 V `5.39.217.765.39.217.764 i( }) Q& F: p/ h* P z7 r, c
日本國內的健康力量5.39.217.760 K3 X7 k+ r: r& C. Z8 n
9 M; r3 @3 L, q( w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實日本內部對裕仁也不是像右派那樣鐵板一塊。早稻田大學出身的作家村上春樹在《1Q84》頁啟是這樣寫的,「一九二六年大正天皇駕崩,年號改為昭和。日本黑暗的陰霾時代即將拉開序幕。現代主義和民主主義的短暫間奏曲終結,法西斯主義就要大行其道」。這段公開針對裕仁年代的文字,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之後的另一挑戰。如是,人們從另一個切面看到日本社會尤其是知識分子對裕仁的定論——那個晚年經常靜默不語的世界知名植物學家,顛顛巍巍的身影後,曾是震動世界政治及軍事事件的參與人。) {7 X/ ]# {) M) Q% p* I
4 \* }/ V g' C6 D6 e: K2 e-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8 F/ e& `0 c, J! e
P.S.; w H8 o# _+ I5 }8 F5 ^7 c& h1 S1 ^
5.39.217.76& T t, U2 @$ t L
一九七二年中日建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中日關係被形容是「一衣帶水」,如今以「水火不容」來述說似乎更貼切。《明報》將由9月17日起一連四個星期三,深入報道及解構中日困局,內容包括靖國神社、專訪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及河野洋平等日本政、軍、學界頂尖人物,敬請留意。 * C8 `0 G5 l0 `, Q8 O) Q9 g 5 V- l: T0 K$ Z) E6 j9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