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丁望: 小平劇集脫敏 知青衝網逃港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8-21 06:53 AM
標題:
丁望: 小平劇集脫敏 知青衝網逃港
丁望
: 小平劇集脫敏 知青衝網逃港
/ {+ ?$ h( t5 Y: d% q5 T5 B1 Z
+ d' [% B7 o; \/ }( j2 a$ s
公仔箱論壇" x4 J( C/ U' _% F" d7 d9 V. K! U
正在北京央視播映的《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下稱《小平》),有數百名年輕人衝網逃亡香港的情節,這是驚心動魄的故事,這是追求自由和「活得像一個人」的悲壯場景。這是《小平》第
2集的歷史畫面,值得港人特別是年輕人看一看。
$ [% V4 c% ]- |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6/ E4 b& h. Z) E |& a- I# V
48集的《小平》,是為紀念小平(1904.8.22-1997.2.19)冥壽110周年而製作。8月20日,北京官方有「紀念誕辰」的座談會。
: ~. h" t" |. w8 D* Z, A' a
2 S; Y' w( ^2 \: k( T
從
8月8月播映的《小平》,使「脫敏」成為北京流行的新術語。「脫敏」與「脫帽」一樣,是與官方政策取向有關的政治術語,意指擺脫「敏感」的標籤,「敢於觸動過去的禁區」。本欄8月14日文《小平電視劇集 再現文革殘局》,已略析「突破禁區」的嘗試(
http://forum.hkej.com/node/115677
)。
3 V0 e$ w! v8 p& v公仔箱論壇
. C( o( {1 C) K6 f+ M0 e% D2 Q5.39.217.76
本文述評知青衝網逃港的「敏感」話題。首先,概括衝網的情節,涉及許世友司令員部下和軍犬的圍堵;接着,略析「九死一生」衝網的社會背景,涉及飢餓和「自由行」,女知青面對性侵犯和逃亡的不歸之路。
公仔箱論壇+ s8 N) ?5 E2 ^5 x) l, ~. ^
9 |2 a: w5 o+ {2 h% c. v! N.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I* c( ]6 w-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q7 O+ a0 @5 W- V- ]
說九死一生 也還有一生
公仔箱論壇" \- K5 T5 j3 G1 s2 a- _, h6 N2 f
' [! X% p# t: F; f& m5 Ltvb now,tvbnow,bttvb
衝網又稱撲網,電視片沒有解釋此術語。它是指衝(撲)向邊境鐵絲網,攀爬越境(界)逃往香港。
3 `* u/ Z+ w5 E) Y3 c# o
5.39.217.76; R6 M, F. x- u7 y1 H
《小平》中的衝網逃港,發生於
1977年上半年。主要的人物,是三位能思考的知識青年:北京知青、雲南生產兵團農民工田源(父為國務院機關幹部),上海知青、農村插隊的吳怡茹(父為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安徽鳳陽知青、農民劉金鎖(貧困農民家庭)。
# R. [) t | y+ R) l/ n1 O5.39.217.76
6 c4 v) l2 i; f+ L X& v1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他們萍水相逢於廣東寶安縣(當時縣內深圳小鎮是偷渡者集散地)的邊境鄉村。他們目睹「偷渡犯劉文杰」掛黑牌示眾的場景,這是象徵逃港者受到「秋後算賬」。
9 t& R2 I6 a4 i5.39.217.76
1 o4 {5 B$ H# m( k0 h" Q! L: {) H公仔箱論壇
來自北京的都市人田源,以乾饅頭結識鄉下人劉金鎖。在狼吞虎嚥中,劉兩次說:「實在太餓了」,又說:「實在過不下去」;兩句「實在」,道出不得不逃港的苦衷。
6 @: X& m1 g! s% ^) T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v8 Y, z- j3 V6 P% N( `
他們相約一起泅水逃港,但遇見上海知青、漂亮的吳怡茹之後,決定陪同不會游泳的她冒險衝網。三人以「黃泉路上也有個照應」相約,結成逃港三夥伴。
P; [1 p# C# E9 W D$ h
1 P: |* }9 u1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吳怡茹說:衝網雖「九死一生」,也還有「一生」;如果回農村,會繼續受到侮辱。電視片沒有以倒敍鏡頭,追述她在農村受到的侮辱,但從許多知青的下鄉回憶錄、官方文獻可知,所謂侮辱包括人格侮辱,遭受農村公社、生產兵團幹部的性勒索或性侵犯。
tvb now,tvbnow,bttvb( E( f1 }% g( b2 i4 {+ ?
公仔箱論壇! Y5 s: J6 ?2 s$ z' n# F
不同於劉的飢餓、吳在農村「被侮辱被損害」,「北京小子」田源打算逃港追求自由的訴求更強。他因參加北京的「四五集會」(
1976年悼周)受監管,對文革等敏感話題另有看法。南下寶安試探逃港之路,是他冒險的一次「自由行」。
5.39.217.76% j, o+ o8 y: T0 J$ O+ `- r
5.39.217.76- N3 Y4 l9 w: Y0 V% O
3 a0 X7 O6 v# k( G/ t* ]
衝網一剎那 生死博弈中
公仔箱論壇! ^7 m& e4 i4 o$ X3 B3 Y6 H
5.39.217.76) f/ F& e( K3 W
衝網的一剎那,是逃港故事的高潮,令人悸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gCa-wX3Cr0
)。數百名年輕人,扛着竹梯、抱着棉被急速鋪到鐵絲網,接着是緊張的攀爬和後面追來的軍人和軍犬。
% w5 {# j! W" Q- e6 R
7 v. j; s) U) ^# O3 Z; L: A公仔箱論壇
有的人,刺在鐵絲網半空吊,在掙扎中;有的人,跳過網「成功逃亡」,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驚喜。
/ S8 u4 [& P- I4 e# o
5.39.217.76, ]/ B7 v j) ~* ]3 Z
# e: }3 B/ b4 t5 {* u' Z
在衝網中,田、劉幫助吳攀爬,讓她成功越入英界,他們卻因軍人和軍犬追到而被捕。
; X8 D- J, @+ _' i
公仔箱論壇 U" H; Y) `4 Q7 c3 a3 d; G- t2 y+ \& L8 t! ?
接下去的畫面,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以紅色保密電話向葉劍英報告:數百青年衝網逃港,還有一群人在深圳灣泅水偷渡,淹死很多,部隊難以堵截。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t; H: }2 t! S1 z/ G'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4 P2 L; W S' i ~& ]% b X
《小平》沒有直接批評毛澤東的政策錯誤和大躍進、人民公社的左折騰,但畫面上的牆頭標語、廣播宣傳的口號等,卻往往產生反諷的藝術效果。
5.39.217.767 L _4 d# T+ d- Z8 V4 y
6 I* g- c( v- {tvb now,tvbnow,bttvb
最具「典型」的,是鳳陽鄉村劉金鎖住屋的對聯「聽毛主席話,跟共產黨走」。對聯並不諷刺什麼,劉金鎖「聽毛主席話」回鄉務農,卻不得溫飽,冒「跟着資本主義走」的罪名逃港,豈不是反諷?
5.39.217.76' d$ i9 w+ w. J5 q
v) d2 R# J( S% L+ M, X. W/ ~" v
逃港,是
1950-1980年許多人寄以「期望」的行動。逃港的動機,本欄歸納為三個關鍵詞:溫飽、自由、活得像人。
# V: x" k* y/ `. r7 D5 C5.39.217.76
每一個逃亡的故事,都有大社會環境下的政治或經濟因素;有些人的逃港原因,則是政、經因素交纏。
1957年「反右」前後,有一次逃亡潮(或稱逃港潮),其因 以政治因素為主。1958-1962年大饑荒(餓死者超過3000萬),有一次更大的逃亡潮,1962年的「5月大逃亡」為最震撼的高潮;逃亡的主因是尋 求溫飽、避免餓死,追求自由、免於恐懼。
0 H5 s; f: t J. A, @! E+ o0 Z" D
4 @9 i; p' T' P4 i- t/ r9 r
文革(
1966-1976)和後文革(1976-1980)期間,有斷斷續續的逃港潮,規模不及「5月大逃亡」。逃港多與政治因素有關,在文革的困局下或被迫害的絕境中,追求「活得像一個人」的自由;也有人是在飢餓、失業、貧困的絕望中,產生尋求溫飽的逃港動力。
" L/ ]$ H- W8 ^/ |0 a/ ^# A#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r1 [" N( p6 I$ G) R/ H# p0 B$ htvb now,tvbnow,bttvb
; y& n% M* x0 }3 L
長期左折騰 絕望中逃亡
5.39.217.765 l4 G5 l5 M+ O3 J) I
5.39.217.76, E& `6 P0 A& t* y
三十年的逃港行動,暴露「一黨領導」體制之弊、不少政策和政治運動的錯誤。
公仔箱論壇# w& J" v7 T/ R) ^5 L' `! y$ ?
" U3 d/ j5 i5 G8 v! E
反右、反右傾、文革的左折騰,大躍進、土法煉鋼和人民公社的勞民傷財,令許多人有遭受「左禍」之痛。階級、就業、知青政策長期失誤,令許多人有活在「農奴社會」之苦;知識青年下鄉的艱困(
http://www.celebritiespress.com.hk/01140424.htm
),就衍生神經失常、自殺的悲劇,逃緬、逃越、逃港事件頻頻發生。
公仔箱論壇0 J# g) }0 @) v7 m, C
3 H7 I% u: o2 {1 Y" t-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荀子.致士》云:「國家者士民之居也。
……山林險則鳥獸去之,國家失政則士民去之。」這是可以「借用」來解釋逃港潮的古訓,頗值得後人深思。
8 Y' c8 l: |+ Z2 A. q q
. D9 Z1 x2 P9 x9 Q$ y7 ~( r$ u# x/ `5.39.217.76
' ]6 v$ w+ J9 W% ]6 }) B1 ~- C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