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林行止: 戲真情假反佔中 哀大莫於心不死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8-19 06:09 AM
標題:
林行止: 戲真情假反佔中 哀大莫於心不死
林行止
: 戲真情假反佔中 哀大莫於心不死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Y! r1 s: N* U1 |, `. A0 f& E+ d; U
tvb now,tvbnow,bttvb# m# s& G$ P8 t& {/ |- D
一、
網上電台
D-100一個音樂節目《黃金的旋律》的主持,因為當上「反佔中大遊行」的司儀而遭聽眾抨擊,洶湧群情迫使台方與當事人馬上解除合作關係,看來「反佔中」活動在不少人心目中確非什麼好事,而是難看、難為情、難以卒睹的 「群戲」。可是,只要換上看戲圍觀熱鬧的心情,從電視上看遊行風景的片段,領略一下特區生活的變奏,當中的娛樂性大可讓人放鬆心情,不會隨便動氣而傷身,看「八一七和平普選大遊行」的現場報道,確有看戲的感覺,而此感覺不像看電影而像在戲棚看廣東人稱為「神功戲」的「社戲」,頗有民俗文化的氛圍。
公仔箱論壇3 J$ X- Y8 a) y+ m& p! T- q
, E* k' _: `3 I, ?; K
北宋年間(公元九六
○— 一一二七年)的文獻,長江流域一帶已有「社戲」的記載。「社」是「社稷」的「社」,社神就是土地公;「稷」是主司農作穀物的后稷,合「社」「稷」二字便成了天子祭天神壇的名稱。古代以農立國,皇帝春秋二祭登壇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是國家大事。對應天子的祈福,民間大事是酬神。廟會社戲的演出從來就是一 為神功二為弟子,既要取悅於神靈,亦要寓社戲娛樂百姓。
$ E% j1 n! W! j* U! W! I; y* m: Z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7 B( `& f# Y/ ]; T3 ]
筆者沒有看過「神功戲」,相關知識全是從閱讀得來,而此中尤值一提的是魯迅先生的短篇故事《社戲》(收 於《吶喊》之中),他對質樸溫厚的社日廟會,露出情致滿溢的記憶。「反佔中」遊行當天,電視上接受訪問的參與者,除了一兩個流氣十足惡形惡相的人令人討厭之外,其餘大多是老實憨厚、笑容可掬,有的甚至可以挪用江主席的名言
simple and sometimes naive去形容,總而言之,他們就像隔籬鄰舍老街坊;可是,當有人「有粥話粥、有麵話麵」而興高采烈之際,突然有人提示要來一句「最緊要反佔中」,即似 擔心「禍從口出」,說者隨即禁聲收口,歸隊去了,當中的戲劇效果自然不足以令人捧腹,卻足以令人莞爾—像此次「大遊行」發起人周融所說的,參與者受旁人和 平呼召,遊行「反佔中」而不清楚「佔中」本末「有乜(什麼)問題啫?」不來認真的戲人戲事,傷不了和氣;不傷和氣便可以和氣生財,發財事大,比較之下,群起聲討那「破壞經濟的(和平)佔中行動」,便算不了一回事—管它會否撕裂社會、傷不傷和氣—總之和平反佔中,跑步上中環!
公仔箱論壇2 [ }) n/ y7 F7 A" J4 K3 U
! o9 ^1 @ y# u3 @
「雖然身水身汗,大家很開心!」亦是周先生的「金句」。
tvb now,tvbnow,bttvb. u. W' v0 |7 o: k0 X! l
# O9 ~! k' `- A
二、
「社戲」的別稱是「傀儡戲」,類似如今仍可在台灣鄉下看到的 「歌仔戲」。香港的「神功戲」多是粵劇。此外,還有極少數的潮州戲和鶴佬戲,要是在新建的戲棚演出,南方無論哪個地方的劇種,都有相若的戲行傳統,那是於開鑼揭幕之前,先來一場拜土地、拜華光和為了「破台」而上演的「祭白虎」短劇;「祭白虎」源於戲 行視白虎星君為災星,一旦災星出現便會意外頻生,因此正式上演前不得不藉此請祂高抬貴手;而「祭白虎」還有些禁忌,包括工作人員未經「破台」先開腔,便會被白虎利用,演出便不順不利,所以大家在祭完白虎之後,閉嘴禁聲的禁忌才算解除。惟有如此,戲班方能如常運作及順利演出。
5 ]- t3 O: u. C" t* t/ _
! C2 l6 m8 G6 T+ n! R. o! ^: @公仔箱論壇
八月十三日,筆者在本欄提及「和平佔中」是自發性的「群眾運動」(
massmovement),而「反(和平)佔中」是有組織經部署鼓動的「運動群眾」(
motivatingfile:///E:\DOCUME~1\EDWINK~1.LAI\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
the mass
)。「反佔中」對「佔中」所鼓吹而未見諸行動的言文,咬牙切齒,與「神功戲」上演前的「祭白虎」,何其相似?筆者不能隨便說那是「迷信」,因為那是戲行行之有年的傳統文化。
tvb now,tvbnow,bttvb# @2 m/ _4 H" ^3 P
公仔箱論壇' y8 l6 ?8 U/ t5 Q7 y
「反佔中大遊行」的民俗風格亦有新中國的唱腔板眼,睜眼突眉的樣板戲,在退而不休的前朝命官的進步表演中,露出個人的功架,而賈其餘勇大步走在群眾面前的葉劉淑儀等,政治發條般的口吻即場示範,誰不啞然!
tvb now,tvbnow,bttvb6 l6 e: J7 T0 l5 P
5.39.217.76, h l$ z$ A9 l4 t; Q+ W2 h6 U
管稱「社戲」或「神功戲」,拜土地(菩薩)的保平安祈眾福,是戲班演出前的頭等大事。港人從《基本法》 理解「一國」,原本以為那像老式家宅的地主公神位,殊不知刻有「門口土地五方神」字樣的木板,不但顯靈而且露出原形,把作不了主的小當家嚇得魂飛魄散,不僅叩頭如搗蒜,還會語無倫次。
! G" \4 _( D0 k; U2 t! `公仔箱論壇
9 k, l6 `: `' R) i% ?* ]
公仔箱論壇/ R' n* _5 S [6 _
三、
主權回歸以來,港人上街遊行多的是(香港因而在國際間有「示威 之都」的別名),可是,像「八一七和平普選大遊行」的性質與規模,這回可以說是第一次。新中國在經濟還未開發前,富有中共特色的「運動群眾」,擁護黨中央英明決定的遊行造勢,目不暇給,本報有同事曾數度「親歷其境」,光是鄧小平的三落三上,每次都 少不了要敲鑼打鼓放鞭炮的遊行,而「支持黨中央英明決定」是「駐顏有術」的長青標語,是群眾的燈塔,但是「燈塔」按黨中央的路線轉移,後面跟風的口號便「順黨之意」左變色右轉「軚」,一回是「打倒鄧小平」,另一回是「熱烈歡迎鄧小平同志復出」,再一回是「熱烈支持鄧小平恢復黨中央職務」。永遠簇擁黨中央 在前,群眾追隨變動不居的政策在後,那是富有中共特色的永久「主流」。經過「八一七大遊行」之後,越過深圳灣、跨過羅湖橋的政治調調將不絕於耳,而「遊行」亦會陸續而來。「萬里長空」換成「十里洋場」,毛澤東詩詞裏的伏虎報人間還是跳那忠魂舞!舊貌換新顏是中國的傳統本色,不離封建。
) @9 ]* h s0 v2 M
1 Q% ?3 |1 Z: x
一人一票的選舉,還要經過篩選欽點的硃筆圈點,就像玻璃幕牆的摩天高樓大門前設有土地公神龕,說不上是什麼錯,只是有人看了會因格格不入和不倫不類的不自在。除非經過現代化裝點,否則只會讓人看到環境錯配而氣不過來,可是,也許有人會感到那是民俗文化的重現。
+ Y* @# T/ V- \tvb now,tvbnow,bttvb
& [' T3 a) D0 J* t" K+ g5.39.217.76
「八一七大遊行」雖然讓筆者有看「神功戲」的感覺,「和平佔中」爭取政改求真的情操,始終是不少港人的 心底事,發揮理性須有選擇的空間,清晰的思維記憶和分析,民俗民風是籠統地呈現昔日的民間理念,是令本來面目模糊起來的蒙汗藥。以傳統節日般的色彩烘托現實的政治主張,興高采烈的聚眾雜耍,人數再可觀,也欠 缺動人的正能量。
. T. |: `7 V1 T6 j* T7 ]4 m
; N; {7 V, Z#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事到如今,很多港人對於爭取真普選的成功機會難存厚望,筆者雖然希望八二五人大常委會能夠作出「豬欄效應」般的決定
—不過,堅持「真」普選、不接受「袋住先」的群眾,也許還有悲愴之感,大家熱愛香港,對前途於灰暗中抱持希望、信念和堅持。正是哀大莫於心不死!
! u1 o+ o, U8 `( _5.39.217.76
" F, `; k1 e' }' Z
t7 _7 S X% v
■十四日本欄把《一九八四》誤為《萬牲園》(《動物莊園》),是筆者之過,與任何人無關;順告各位,在整整三十年前的一九八四年,本報連載由著名學者劉紹銘教授翻譯的《一九八四》。
, A9 r* } M4 o" R5 t6 D5 f
tvb now,tvbnow,bttvb0 R& l) E0 f* ^% X& Y9 n* ], h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