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香港] 小米Gmail洩密 網絡私隱剩幾多?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4-8-12 07:33 AM     標題: 小米Gmail洩密 網絡私隱剩幾多?

公仔箱論壇4 r5 _% q  X# {  o0 O+ A- t7 ?! C- a  ~
【經濟日報專訊】玩手機、上網,發送的信息圖片會否被偷看?如今說沒有也不會信吧。小米近日承認手機用戶短訊在不知情下被傳至國內,早前又揭Gmail會掃描電郵內圖片,這年代還談私隱?
3 Z5 S2 R, k% g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d' ]& l, a' X
網絡年代,上網是生活重要部分,手機短訊、發送電郵等,即使單對單或有指名接收人,但資料是否就可保密?近日接連有關手機及電郵洩私隱事,令人反思科技進步飛快,私隱就更不保?tvb now,tvbnow,bttvb  T7 z: s5 ?* S3 X$ V$ c
公仔箱論壇4 v, p) ~. t" r9 E  Y( B
小米用戶短訊 被傳至北京
) f7 }& D0 `, e; v% ]( y/ A4 D公仔箱論壇5.39.217.76# m# k# Z" B% O, h
內地品牌的小米手機,被指性價比高,近年已有不少港人捧場使用,之前一直有傳「內有乾坤」,不少人一笑置之,如今應該笑不出了。上周有網絡保安公司的測試發現,小米會自動啟動「網路簡訊」功能,將手機號碼及短訊傳送至北京的伺服器,小米也直認不諱,於周日表示歉意,又推更新程式「補鑊」,但用戶是否就可放下心?還有多少「功能」若沒人揭破就無從得知?0 s* g* R* a6 C. e% ]. [

1 R# [; R0 I+ f4 V- f8 {, a- g: ~「內地貨」加上「平價貨」,或許有人一早便沒多大信心,但即使強調個人私隱的西方國家,其科技產品也不見得對用戶私隱密密實實。5.39.217.76; K5 M" s( L6 Y
* {6 P3 W6 D5 O2 J* c) j
上月底,美國網絡保安專家在紐約黑客大會上,講解蘋果員工可於用戶不知情下,取得其iPhone、iPad內照片、通訊錄、短訊及GPS定位紀錄等資料。公仔箱論壇( [/ @/ |" G5 S2 E5 Q
電郵相片 難逃Gmail「法眼」
7 d0 @  q- ?#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3 j# x9 L8 i% \7 ~) U& n4 h2 q
至於Gmail,上月底亦因為向警方告密有用戶傳送兒童色情相片,公眾才得知原來每名用戶的電郵內每一張相片,全部逃不過Gmail「法眼」。# h, n- @+ w8 }2 z& x6 A; v
( o" A7 e/ _: k) R. ]
Gmail舉報有助打擊罪行,但更令人驚歎科技可以走到多遠?這不是小數目用戶,說的是遍布全球億計用戶以及每分每秒海量的電郵,當中幾張相片也會被認出。Google還可做到甚麼,而你我不知道的?tvb now,tvbnow,bttvb% `) B4 @7 f* X; E! D% g; Q

+ ]) j4 ]9 d9 stvb now,tvbnow,bttvb現代文明社會,對私隱愈加重視,但當換轉在網絡世界,為了方便或着數,對私隱的觀念卻大不同,交出部分私隱如個人資料來作交換,也變得心安理得,但科技公司對於用戶私隱的「入侵」,是否已超出我們的想像和底綫?
5 X7 X" s# |& u% U0 y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Z6 L1 {' g- t1 G  L1 W" G3 u
當他們打着亮麗口號,指可入侵用戶私隱的技術,是為了提升服務又或助打擊網絡罪行等,但也不能抹殺,用戶對於自己的私隱會否被出賣,卻也隨時被蒙在鼓裏,既無知也無法說不。% v* c" F$ b$ d) \3 w
tvb now,tvbnow,bttvb1 k" f( W1 Z) Y" ?1 Q, ]% c, ~
大數據年代,個人資料值錢,向用戶埋手是科技企業的「潛規則」,正如去年美國有人控告Google讀取其電郵,向其發放廣告,Google便明言電郵服務供應商比起用戶更先讀取郵件是行規。tvb now,tvbnow,bttvb% N5 u6 K. Y- t
公仔箱論壇4 d3 m1 u6 e  W! f3 w% I' [7 f
Gmail用戶享用免費又方便的電郵服務,便要「預咗」是以私隱作交換。在商言商,為賺錢或商業原因將用戶「出賣」,或也屬意料之中的小事,難保有朝,政府向科技公司套料,要求將用戶個人私隱資料交予政府或情報機構。今日以打擊罪行之名而出師有名,則日後若政府也出於政治或其他原因要求,則科技公司會否也願意提供「服務」,監察甚至揪出目標用戶的資訊。5.39.217.76# [2 |+ O9 l- K$ {6 k

$ L) ?2 i& N7 M0 ]4 m" U$ d5.39.217.76英國《每日電訊報》今年6月曾有報道引述英國學者Noel Sharkey指,新一代把個人私隱被侵犯看得太輕。或許有人認為,反正自己電郵內沒有非法內容,給Google先看看又有何問題?難道為此就不用電郵嗎?
- s! p: J0 ~7 C, n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1 \) T! K$ D, u. m
魚與熊掌 要科技抑或私隱?& F% l. m4 B$ ^1 `* P% I/ ?. L
: l. N5 k& t$ W0 ?, _- U
先別說是免費及方便,在網絡發達的年代,我們確實難以「脫身」。當家居也追求高智能科技,林林總總的家電有數據連綫,雪櫃內有甚麼食物,用戶的飲食習慣也統統可交到商戶手上。
" @7 D2 G7 C  N7 U! H0 `公仔箱論壇
- h6 }; @! n9 M6 W8 Q1 o" t3 B私隱還剩多少?我們早被寵壞,沒有智能電話、電郵的日子,已回不去了。防毒軟件McAfee創辦人John McAfee曾稱,最能保護私隱是最笨的手機,他把智能手機都扔掉了。魚與熊掌,當你開始覺得無所謂,則或許正是私隱已死的日子近了?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