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陳健民﹕沉默的代價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7-14 07:20 AM     標題: 陳健民﹕沉默的代價

陳健民﹕沉默的代價
, N* }2 w5 X* Z$ R/ @

! C" d, f" I% ~& U4 W0 ptvb now,tvbnow,bttvb$ _+ ]5 _4 }3 j. c0 y, G
聖公會鄺保羅大主教嘲諷市民參與七一遊行是羊群心理、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和分析。他覺得現狀並不太壞,不明白人們為何要不斷發聲而不容許他保持沉默。
# y2 w0 ]* g0 y

) b) y3 L4 r2 t/ i9 n另一邊廂,周融卻認為沉默大多數都站在他那一邊,欠缺的只是發聲的機會,所以推動一個連小孩和遊客都可參與的「反佔中簽名運動」,積極幫港出聲。兩位先生雖然選擇不一,但見識相當一致,都是恐怕爭取民主的噪音會動搖現狀,或者規勸大家收聲,或者用另類聲音蓋過時代的呼喚。
( T* f; U3 X; F: F% C) Z. _3 Ttvb now,tvbnow,bttvb

9 n3 `' J$ m7 @0 ~9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9 r( K7 N2 o5 D6 C/ P& J
過去與未來的世代之爭
2 T0 p9 |( B# A; f' a" w# p: l6 }- r2 f

" G; I% x. |( T% E  j. \公仔箱論壇香港現狀是好是壞,生活在不同圈子的人感受應該不一樣。即使在感嘆「這再不是我熟悉的城市」的人,亦可以歸咎於不同群體令香港變色。我想,鄺主教和周先生與我一定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我看到一國不斷在蠶食兩制、政府禮崩樂壞、傳媒日漸噤聲、人心離散。讀一讀港大民研計劃數據,民情指數已經跌到10年新低。再看中大每年七一前的民調,認為中央有落實一國兩制的市民,從2002年的58%跌到2013年的23%。對這種狀况特別敏感的是年輕人和知識分子,因為他們毋須依賴傳統媒體接收資訊、有更強的權利意識和分析能力。因此,和平佔中雖然在一般市民中只有25%支持率,但在年輕和專業與行政人員群體中卻曾錄得近40%的支持。看來,對香港現狀的不同看法不單代表保守與進步思想的差異,更是過去與未來的世代之爭!5.39.217.76* h) V6 A( T! b- p& t6 w  X% O

% B' l3 }5 R* o+ h8 u7 G" N& t5.39.217.76如果宗教能夠帶給人們一點超越現狀的眼光,我希望鄺主教向前看,想一想一個有篩選的2017特首選舉方案被立法會否決後香港會變成怎樣?人們對中央政府以至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會否全面崩潰?一個「和理非非」的和平佔中運動爭取不到真普選,新生代會採取什麽策略去改變現狀?當人們不再相信仍有制度改革的可能時,議會以至社會將會出現怎樣的新氣象?
+ e. ]; x  o% q, Y
; b# G8 c# @: B
多年來在泛民中間有所謂「議會路線」和「街頭路線」之爭,令到民主黨經歷幾多分裂與出走,最終出現今天山頭林立的局面。如果這次政改失敗,大家都放棄真普選的幻想,誰會覺得在議會內行禮如儀——穿著莊重、理性討論、按掣投票、被建制派否決——仍有什麽意義?政改失敗,街頭路線必定上揚,議會只會見到集體離場、拉布、擲物不絕,行政立法全面對立,特區管治將陷入泥淖。最近特區政府透露2016年立法會選舉方法將維持不變,泛民卻一聲不吭,並非是他們接受了功能團體和分組點票,而是因為大家正在孤注一擲爭取普選特首,心裏明白,此役敗北,議會政治將無復常態。泛民此刻對立法會選舉改革的沉默,政府切勿沾沾自喜,那是預告一場大風暴的來臨!現在兩陣對壘,既得利益階層和一些心靈脆弱的中產階級都感到極度焦慮。但正如哈佛大學RonaldHeifetz教授所言,人們要在某程度的焦慮下才會面對問題的核心,並調節自己的期望與行為。因為連溫和民主派都走上佔中之路,大家才明白到普選問題已迫在眉睫,不能再幻想「袋着先」一個篩選方案可以化解目下的危機。這種做法不單會將多年來的政改爭拗延續下去,令社會繼續內耗空轉,更會將香港帶進一個道德滑坡,加速香港大陸化。
0 l" A# I9 N8 L3 @5.39.217.76
# E9 s" s' c- U9 V/ o8 h6 z. y
要知道中國大陸的地方人大選舉早已實行一人一票的投票制度,而且按選舉法第29條,除了「各政黨、各人民團體,可以聯合或者單獨推薦代表候選人外,選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聯名,也可以推薦代表候選人」。即是說,中國的地方人大選舉亦容許有「公民提名」!但國際社會都不將中國的選舉視為民主普選,因為在現實上得到公民提名的獨立候選人往往面對諸多打壓而不能進行競選活動。由此可見,即使是一人一票,假如在參選過程設置不合理限制,亦不能稱之為普選。現在北京要求對特首選舉先進行政治篩選,而一眾建制派議員和團體便鋪天蓋地說要「保普選」,周融的簽名運動是爭取「peace and democracy」,有學者亦說普選沒有國際標準(普選模式雖有多樣,怎能說沒有共通原則?),北京官員更說佔中就是為了破壞普選!- Y8 w. L% f; X3 u# u; \! B

0 n$ D7 g8 f5 O2 r) B: Z' jtvb now,tvbnow,bttvb這種扭曲民主普選的概念、這種指鹿為馬的要求,就是放在我們眼前的道德滑坡。現在香港人要問:黑與白、真與偽、是與非要不要一條界線!我以為在中國大陸,人們沒有信仰,便把國家看成是上帝。以國家之名,侵權變成維穩、維權變成尋釁滋事,大家都沉默地信服掌權者。但我們期望香港的宗教領袖,會有先知的觸覺,時刻警醒人們不要墮入道德虛無的處境。當然,沉默有時是對抗不義的武器,就好像AMan for All Seasons中的Thomas More在法庭上對無理指控保持緘默是最強的抗議。但如果有發聲的自由,卻選擇在不公義面前保持沉默,我們便成為幫兇。
4 Y, V. n; `& l" ~

( Q/ N7 }" o  C  B#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W. f! p/ p9 z' E  K
發義怒不代表不平安  e' u, k  p  @! m  y1 V+ Y& _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 O* r3 |6 w. q* E
鄺主教說抗爭的人,心裏沒有平安。其實發義怒,不代表不平安。反而助紂為虐,心才不安。我們期望牧者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而不是什麼幽默感。馬丁路德金牧師當年在爭取黑人平權時說,他最強大的對手,不是那些穿著白袍的3K黨,而是那些沉默的中產階級。他們都說支持馬丁路德金爭取的目標,但卻不贊成他公民抗命的手段。問題是這些中產階級從來沒有認真地用其他方法爭取黑人平權,只是繼續沉默下去。
9 _! n. ]3 V' q* e+ C$ v( S

" ]7 ?# l2 ~+ K: Y9 k  J;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沉默其實是有代價的,政治上正確了,心靈會否因而枯萎?
1 ^; F4 e9 p: X% R; h) }! V5.39.217.76
# T  p& z/ ]9 Q, Q; Atvb now,tvbnow,bttvb; ]" ^* p. m; a4 W$ S5 M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