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爭取醫療存續 華社自應合力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4-7-5 11:21 PM     標題: 爭取醫療存續 華社自應合力

爭取醫療存續 華社自應合力tvb now,tvbnow,bttvb. I+ ]) L- R% G, ?% a6 M

, f2 d# J- s9 V) \( V; q: X華埠社區診所,是眾多英文不靈光甚至不諳英語的華人長者保健養生依賴之所,須臾不可或缺。公仔箱論壇# w, a  @; [6 ~9 g: X5 i' F$ v

' `) S* c: k  S7 g
驟聞倫敦華埠平地一聲雷:多年來服務唐人街及附近華洋居民和打工仔的蘇豪社區家庭醫生診所,突然傳出可能關閉的噩耗。華埠坊眾頓時彌漫憤怒與悲觀的氣氛。tvb now,tvbnow,bttvb' o/ \3 h4 m4 R3 E$ t6 ?4 {+ J

" ?- o7 ~' @( }) K& v1 A, c公仔箱論壇
這也難怪,倫敦華埠方圓一哩之內雖有六、七間家庭醫生診所,但蘇豪診所乃唯一一間有華人醫生駐診和提供中文傳譯的診所,因此成為很多華埠居民和華人員工看病救急的「醫療中心」,也因此在蘇豪診所的四千餘病人之中,單是華人已佔了超過三成。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x& }9 n8 |4 r" K# f3 [

4 ^0 w8 Q  S/ x( v$ I: N% @
華埠人士對蘇豪診所發生突變感到憤慨實不難理解。多年來一直相安無事的一間診所為何一夜之間變成岌岌可危?尤其令人詑異的還是,事實上今年初已有人風聞,負責運營該診所的中倫敦社區護理組織今年九月底合約屆滿時便會撒手不理,現在證實果真如此。任何合約工作,有關雙方的任何一方通常都會在合約屆滿之前的頗長一段時間提早知會對方會否續約,類似這次涉及政府醫療系統的合約工作尤應如是。換而言之,中倫敦社區護理組織早已通知負責聘用的國民保健署英格蘭分部,表示無意繼續運營蘇豪診所。然而為何國民保健署英格蘭分部遲至六月廿三日始發信給病人,知會他們此一變化和諮詢他們對診所命運的意見,而諮詢期又只得短短一個月?' Z, a8 W0 g' y

8 Y# ~7 M+ g# @& f/ m1 f# B6 _公仔箱論壇
更有甚者,當局還承認,華裔病人稍後才能收到諮詢信,因為附有中文譯本的信件於七月初才能寄出。因此這便意味華裔病人的諮詢期更為縮短。對於這種跡近荒唐的安排,使人不禁要問,為何當局不能將附有中文的英文諮詢信一次過寄給所有病人?
- ^; X% @' ?4 H6 [2 i這一切都是需要衛生當局給予圓滿解釋的。
3 w: p/ r# P) y" S# Y* c& F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8 ^5 O  i4 [: o# l
國民保健署英格蘭分部還證實,諮詢期完結之時便會立即決定蘇豪診所的去向和對病人的處置。如此匆忙對一個影響病人福祉至大的醫療單位草草作出決定,未免令人有兒戲其事之感,也因此當局「陰謀論」之說甚囂塵上亦不為怪。5.39.217.760 d5 t9 ~" v( X2 y1 A

/ Y- z" i8 P0 J3 G# z; T7 [
揆之迄今所見資料,這種看法似乎也並非空穴來風。
% N/ ?8 w: |9 J$ @) k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0 e" f1 p# o) O$ @- Q- P5 p& ?0 K
當局在給病人的諮詢信中,只列出兩項選擇方案,一是乾脆將診所關閉,另一就是另外物色有能力的機構接辦診所。驟然看來,第二項似乎是最佳選擇。但問題在於,物色新的接辦者牽涉多種手續程序,曠日持久,並非一蹴而就,有人預計至少需時八至十個月才有眉目。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Q* [# d2 w8 j: q' i3 K* x
tvb now,tvbnow,bttvb  ]3 M# j" w7 T/ o( E( e
然而既然現行運營者的合約到九月底屆滿,即使病人選擇第二方案,而當局亦決定另找新公司承辦,也如遠水近火,其結果始終是診所被迫關閉,病人各安天命,一是自己另找家庭醫生診所登記或聽由當局轉介,但幾乎可以肯定的就是,很多本區華人病人勢將難以獲得華人家庭醫生的應診,甚至中文傳譯服務也會盡付闕如。假設當局於未來一年之內找到新公司運營蘇豪診所,已是明日黃花,另一世界。公仔箱論壇0 U9 R" c; m4 F! N% \( p$ L+ u: Y

4 a% f  Z, [0 q$ I公仔箱論壇
對於病人特別是華人病人來說,自然誰都希望蘇豪診所能夠存續下去,當局的諮詢好像給病人選擇,但其操作安排實際上使病人別無選擇,因此使人油然而生「另有用心」之想也就毫不奇怪了。不管怎樣,面對此一危機,診所的華人病人自應致力爭取一直以來享受到的醫療服務持續不斷,倫敦華埠及鄰近的多個華人組織已發起支持行動誠為好事,令人鼓舞,顯示華人危機意識之下的團結精神。但若能更進一步號召全倫敦的華人加入支持,甚至集結蘇豪診所其他非華裔病人的力量,將可能達致更佳的效果。. j: m# r  m, d, V

+ |9 y/ ?" k8 \tvb now,tvbnow,bttvb
觀諸環球華埠,其他地方的華埠社區診所,又會否出現類似遭遇?是否需要未雨綢繆?萬一出現不測危機,華人會否齊心加入爭取?所有這些,都是倫敦華埠蘇豪診所驚變的啓示之一。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