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D' C6 _5 n( b' ~tvb now,tvbnow,bttvb/ A. ?0 o+ l1 q: K7 s+ W
tvb now,tvbnow,bttvb: v, ~- G7 E7 a9 [1 J* R z
6.22公投,北京宣之為「非法」,民眾卻空群而出,反映中港矛盾變質,呈現敵我對立之勢,調和的機會渺茫。導致局面緊張的,無疑是中共對香港表現出的那種前所未有的橫蠻兇悍。為何如此,必有大環境裡的原因。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次公投前前後後在中港之間發生的事,再聯繫國內外形勢,便可看出端倪。 # M. Z8 r7 Q8 ? L9 I4 l 8 [6 R7 U, V$ Ctvb now,tvbnow,bttvb 1 {) U! _7 |* O* {1 o公仔箱論壇13億v. 7百萬公仔箱論壇$ |. H1 F5 w# a5 o
公仔箱論壇' Q# K) v( J0 T' c
梁氏上台,中港之間去掉緩衝,兩年來短兵相接不絕,矛盾愈發深廣。政改事上,北京一早企硬,與大多數港人無半點交集,連泛民溫和派終於也要走出佔中公投這一步。中方最近對港人這一運動的反應空前猛烈,攻勢一輪接一輪。 9 i; J" L- }& E5 V& t7 |公仔箱論壇 1 |6 \! g, C; i% z先是,為壓公投,北京以明暗兩手出擊。明的一手,適時以國務院《白皮書》泰山壓頂之勢,公布大幅更改了的一國兩制論述,為全面操控港政包括武力介入鋪路;暗的一手,發動網軍對投票網站作百億次計的DDoS攻擊,以期釜底抽薪。現在公投告一段落,但日來投票人數之多,證明北京兩記重擊,俱無法抑制港人心中的民主訴求。失敗之餘,第三輪攻勢啟動,由新華社及其他官媒壓陣,集中挑剔是次網上投票機制的漏洞,並通過代理人製造事例,聲稱證明泛民造數。其實,若要得知有多少「一人多投」現象,左媒只須做點功課,問問網絡服務商那幾天的Sim卡銷量有否激增,自己便會明白,何以竟然作出種種惡意揣測及無憑指控,致令更多投票者覺得人格受辱、今年7.1定要上街? 0 N s2 X" E- L8 {( T% y4 y# Y5.39.217.76 7 v: M% e+ j$ w( X z6 `$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然而,更值得留意的是,北京施展三輪攻勢之後,言論素來搶眼的北京《環時》,6月23日的社論更把七百萬港人與大陸那「13億」對立起來了。此中有兩點微言大義,讀者不可不察。 # A& ]. N/ [. Q& n$ F6 U: q公仔箱論壇5 N: G5 ^/ a8 x% _
首先,從來大陸用上人口數字作勢助攻,攻擊對象必然是極強大之外敵,過去僅限美帝蘇修,其他如日寇印賊之流則還用不上;文革時期有一首流行曲《七億人民七億兵,萬里江山萬里營》,乃1969年珍寶島事件時唱着反蘇修用的,就是一例。故《環時》說出「13億」,規格搞錯了,殺雞用牛刀,過分抬舉港人。不過,這只是技術問題。5.39.217.761 G$ H5 s% ?5 t6 C+ l9 w
公仔箱論壇& D4 \ g; a# T# B& s7 w
% U; j. q: L4 }4 K, \
第二點,重要得多:一直以來,中共對待港人的分寸是,除了「極少數港奸」,餘的六成港人泛民不能當外敵;如今這個規矩改變了,港人的大多數,成為「13億」的對立面。《環時》採取這個敵我心態,最能顯示中共高層立場轉變,這點不能看走眼。大陸重要報刊的社論寫手,因為要領會上意,黨會經常安排與最高領導人見面,政治體溫須時時調校得和領導人一模一樣,否則如何稱得上「黨的喉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k' I; a9 n# F
m" S3 f& m( a: }/ y3 l公仔箱論壇綜合上述事例看,結論是:中共高層領導對大多數港人的態度有大變,不再看成是統戰對象,像梁愛詩所講,不再搞「交朋友」那一套。這和發表《白皮書》背後的政治立場是一致的。既然六成港人是敵人,餘的都是聽黨話的乖孩子乖伯伯,所以北京已經沒有在香港保留實質上的「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必要。 ( _ M; {& H- S4 N' z' B# _tvb now,tvbnow,bttvb: V; N3 K) ~. e' L/ F$ t N: t
儘管如此,公開把「13億」與香港人對立的話,中央派給梁特的「中港融合」工作,必然會遇更大阻力,兼且會正中城中日漸強大的本土勢力下懷。事關本土派不僅反中共,還反大中華、反「13億」,《環時》社論恰好與其呼應,本土派得此東風,真是樂壞。京媒不諳港事細節,政治正確卻替「中港融合」平添困難,無怪那位絕非開明、只不過「在地」執行任務有特殊政策需要的梁氏,周一趕緊出來對沖,試圖消解無必要的中港人民公開對立。不過,覆水難收,《環時》是那麼經常那麼大的一張黑臉,發出的影響,絕非急急扮出來的一張白臉頂得住;港人恐怕已經深刻記住了「13億」與「七百萬」、與自己對立的訊息。8 T ~8 m& N& F& o( D# G
. k P: S* g7 g說到這裏,我們可以看看大環境。大家留意,中共現在不僅僅是對香港強硬,而是同時對全世界兇悍。為何如此?一般的解釋是,大陸經濟實力日趨龐大,心態隨之變化,不必縮手縮腳搞韜晦,加上西方意圖阻止強國崛起,中共因此不客氣。但這已是過時的看法。tvb now,tvbnow,bttvb$ u$ ^" o0 N; v1 y/ Y4 j
公仔箱論壇% k# o& O; q% V' x$ }& @
中共自八九六四之後,手上就只有「經濟」那麼一張牌,這張牌一度打得神乎其技,出現所謂的「中國速度」、「中國模式」,但是到了胡溫後期,已經不那麼靈光,原來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必須轉型。GDP增幅大幅下瀉,年前「保八」保不了,今年「保七」有困難;保得住,經濟就轉不了型;保不住,社會就更亂。+ t$ Y' M! A: S. x0 k5 W
, Y* f2 @( z" W2 L+ C5 R
為什麼?十年前的各種利好因素見底:人口紅利消失,勞動成本上升,外資投入放緩,西方出口市場日漸飽和,世界上的其他發展中國家漸多成為對手;能源愈來愈貴,水資源衰竭,環境污染愈發嚴重,貪腐官僚愈打愈多,人心日見散渙,高幹資本家都搶着夾款移民;黨內派系鬥爭刀光劍影,打得倒姓薄的打不倒姓周的,打得倒姓周的打不倒姓江的,搞不好這邊姓胡姓溫的家族下屬搞貪腐的老底陸續被揭——其實已經開始了。所有這些暗病,中共領導人自己最清楚;大陸的現況,好比歷史上的大清帝國乾隆晚期。tvb now,tvbnow,bttvb. v0 g! G. y* |. g6 q; ~# O' ]' W1 O+ S
7 L! G1 y5 C) E! K" e( P+ `! f i實情到底難以掩飾。外面世界對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已經開始重估。十多年來,一些持續深入的實證研究,也慢慢讓人了解到,所謂的「經濟發展奇蹟」,並沒有原先以為的那麼神奇;筆者在這裏介紹其中一個,給大家參考。說到經濟研究,當然要看數據;但大家還記得,李克強未當總理之前早已說過,中國的經濟數據有水分,連他自己也不信不用。筆者講的這些研究,可謂替李克強的說法做了有趣有用的註腳。5.39.217.767 F- w; [- T* C3 ]7 T5 v0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V A& [1 i$ N/ [: x
筆者選擇介紹給大家的,是一個持續做了十多二十年的研究,主導者是已故的AngusMaddison,著名經濟學家,英國人,長期在荷蘭的U. of Groningen任教,搞實證分析,出名的中國經濟大好友。2010年他過身,OECD經濟研究網站特別為他開設專頁,登載所有他的重要研究結果。2007年,Maddison和Harry X. Wu一起發表了合作多年的一篇長文,題目也很長:MEASURING CHINA'S ECONOMIC PERFORMANCE: How Fast Has Its Economy Grown And How Big Is It Compared To The USA?【註1】公仔箱論壇4 p: x* A' }7 E/ n/ Z% U7 n
公仔箱論壇+ Q. I( k r4 ~
: n# S, T t; |( b7 C" R+ A, A0 atvb now,tvbnow,bttvb10%+ v. 7.2% 8 a9 R+ j4 q8 O$ c5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4 i! R; m5 Y0 n Ttvb now,tvbnow,bttvb首先要指出,與Maddison合作的這位Harry Wu,不是揭露大陸勞改制度的那位Harry Wu,而是日本搞社會科學包括經濟研究排第一的一橋大學(Hitotsubashi University)教授、「老三屆」大陸學者伍曉鷹,曾經在香港理工大學工作過。這篇2007年的論文有力糾正了當時不少對大陸經濟的不實估算,指出若妥善解決中國大陸一開始從社會主義時期以來的數據處理方法與西方一般做法之間的偏差,再按購買力平價量度大陸經濟的話,可知:一、其總量早於1982年超過德國,1992年超過日本,並有可能於2015年超過美國;二、不過,改革開放頭二十年(1978-2003)裏的實質GDP平均年增幅,不是官方數tvb now,tvbnow,bttvb0 N% N0 u. v7 F6 l) X
據說的9.59%,而是7.85%。5.39.217.76) U, X J" l! v8 ~7 _% e$ S
5.39.217.760 j5 E2 k! S! _
去年10月,伍教授進一步發表了與經濟諮詢局(Conference Board)北京中心合作的論文China's Growth & Productivity Debate Revisited。這篇文章長101頁,主要心思花在整理大陸幾十年來的經濟數據中的大問題和懸案;所採用的方法和得到的可用數據都一一羅列,供其他學者重複測試。結論是,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全要素生產力」(TFP)年均增幅為1.1%,比官方的3.2%低得多;最好的增長年份是加入世貿之後的六年(2001-2007),年均增幅達4.1%;最差的是2008年至2012年,為-0.8%的負值【註2】。 2 K/ r) n- W8 a6 _% k5.39.217.76 ' g2 [# S" C+ g) a5 p$ F3 u( J今年6月,伍教授公布了他最新的1978-2012年這三十四年裏的大陸GDP平均年增幅數字:7.2%,遠低於官方一直以來的高於10%的說法,也低於當年日本和台灣處於相同經濟增長階段時的約9%年均值。2012年,即數據最後一年,官方的GDP年增幅為7.7%,但伍教授算出的數字是4.1%而已【註3】。由此估算,如果今年年底官方說保住了7.5%的話,實際上卻很可能是已經跌破4%。tvb now,tvbnow,bttvb- v- C3 z0 A5 q: C
5.39.217.760 S8 }# R2 {7 e+ |8 E; ~/ g N: N( T: A( M
數字不是遊戲。實體經濟投資者決定把資金投放到哪裏,必要參考以當地長期經濟增幅數據推斷出的未來資本增值潛力,這無論在中外都如是。過去,投資者受水分數據誤導,超額投資大陸,然而歷年GDP平均增幅亦不過7.2%;真實的數字搞清楚了,往後商人的大陸投資額將大幅調低。由此可見,一些最精明的商家此時從大陸撤資,並不是沒有原因。大陸經濟轉型乏力,目前依然採取以投資為主、刺激不振經濟的政策,但這個政策看來更不可依賴了。3 ~( j8 V9 P6 ?'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