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i; t7 d& d" |3 \當前台海兩岸三地社會都不平靜,年輕群體不滿現狀,不斷發出抗議之聲,甚至走上街頭表達訴求。台灣的「太陽花運動」,香港的「驅蝗」行動、「便溺風波」和不斷發酵的「佔中」議題,以及大陸接二連三的「鄰避」運動和互聯網上翻騰的聲浪,皆顯示社會部分新生力量的躁動不安。而在更廣泛的場域,對「生活不易」、「前途無望」的抱怨,更傳遞出許多年輕人的心聲。4 `- m& H# E. R- _1 m" s
3 C' }! `# y& V7 D2 Z. P& u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需要每一位社會成員共同努力。當前不少中老年人,對一些互聯網上的嗆聲或街頭運動不乏微詞,認為年輕世代只會發泄不滿情緒,對推動社會進步並無建樹,甚而導致矛盾激化,但卻很少有人意識到,這種情況的出現,與歷史的代際傳承出現瓶頸,有著重要的關連性。tvb now,tvbnow,bttvb; X0 Y$ v7 z8 p7 ?, g* e. G
7 d* B+ ]5 X9 j3 K凡事皆有因果,現時的許多社會問題與矛盾,放在歷史的大維度下觀照,方能全面、客觀地加以認知,並在此基礎上,尋求解決問題、消除矛盾的途徑與方法。 ?: ` u) R8 |7 `9 C
tvb now,tvbnow,bttvb; C! S2 V; v# q2 D
而這樣的歷史維度,僅僅由學校教育提供給年輕世代,或經由他們自身自覺、不自覺的社會接觸而獲得某些資訊,還遠遠不夠。在塑造年輕世代的價值觀、世界觀與人格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作用的家庭教育,在有關歷史的傳承上,更應擔當起自身的使命。, f' C2 o2 R. w/ g# i8 K
6 d1 b4 G3 D4 Z G9 X) e0 Dtvb now,tvbnow,bttvb兩岸三地過去皆有一段被外強侵略的痛史,也皆苦熬過二戰後物資極度匱乏的日子,打拚過蓽路藍縷的創業歲月,亦曾在萬眾同心下迎來經濟展翅的高峰期。三地今時今日的發展,以及相互之間互通、互助、互榮的大局,得來殊為不易。這當中,有多少父母乃至祖輩個人奮鬥的曲折故事,有多少血濃於水的家國情懷,更有多少對社會與家庭的責任擔當,足堪為大歷史註腳,值得被家族共銘。 $ @! [7 x" D0 c. Z) p: e 3 J' J$ \5 b! w6 k: v* H5.39.217.76中國自古有立「家規」、傳「家風」的傳統,由為國家服務的大道理,到為人處事的小準則,經父輩代代相傳,由子女一一承繼。國家、民族、時代的大歷史與家族的小歷史,就在這一「傳」一「承」中,枝蔓交錯,歲歲綿延。 . [, J% c+ c$ _# V% d. J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5 ~; c5 r7 a0 b
但當今時代已不同往日。如今的父母提倡家庭民主,孩子個性上也更加自我,行動上亦少了許多束縛,父母、長輩與他們的溝通,也因此產生了不小的難題。 2 U3 R) w7 P' y8 B' Ntvb now,tvbnow,bttvb % P2 T8 `# q J+ r9 M9 ?生活中常見一家人同桌吃飯,子女一邊忙著低頭擺弄手機,一邊漫不經心應付長輩問話的場景,也不乏對父母教誨橫眉冷對或不屑一顧的事例。網絡時代親情的疏離,是社會面臨的共同困境,這些現象也不斷提醒為人父母者審視教育方式,評估自己是否太過專注於物質供給,而疏失了對子女孝道、禮節與責任感的培育?或者是否由於工作太忙,而長期忽略了與孩子的思想溝通,精神分享?' G1 p# q6 d: h7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M+ j1 \, t% G/ |7 E
對為人父母者而言,如何以恰當的方法疏導子女,使其通過認知國與家的大歷史與小歷史,將對現實不滿的「氣」,轉化為對社會和個人進步有利的「力」,在積極促進社會氛圍改善的努力中,獲得個人的正面提升,是父母肩頭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