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6-16 06:51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 x% ]% B& e' P8 @8 z. @
. f! f) x) E! z7 w |5 Q4 l# J' c5.39.217.76何清漣: “明君期盼遞減”現象的背後 0 A) I4 g. P( o7 t. u6 s公仔箱論壇 % @! I- U) o8 J3 z# c5.39.217.76 $ R* a' j. A# _2 m+ o0 a5.39.217.76編者按:這是何清漣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VOA。5.39.217.76% R- B' Y# S/ Z2 T) m
tvb now,tvbnow,bttvb$ ?) H4 t$ ^9 V 習李執政以來的政治管制比胡溫時期更嚴酷,對這點海內外評價一致,但因其執政不到兩年,很少有人從經濟上去考較。最近,我在一次Call-in節目中遇到兩位聽眾,都強調經濟上習李遠不如胡溫,其中一人舉例説,溫減免了農業稅,農民都稱頌不已,習李執政之後,老百姓沒有得到什麼實惠,連低保都沒有提高,因此他周圍的人認為習李不如胡溫,有所“覺醒”。! s4 C) ]6 _8 k7 ?! a W0 N' B
9 y3 G, }" A7 B5 z& @0 n" b. h對胡溫的幻想消失是在其執政十年的末期,習李執政不到兩年。這種明君期盼遞減現象的背後,與其説是底層百姓的權利意識覺醒,不如説是政府“花錢買安定”的資源嚴重匱乏,但上述比較實在過於簡單化,完全沒考慮兩代領導人從前任接班時的“家底”。 ! M+ J. @$ Q/ y- P1 Otvb now,tvbnow,bttvb 1 W# o1 A: ^& c9 J/ u5 f*兩代領導人接班時的“家底”厚薄不同* * v9 P% n+ T5 @! e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0 W" a8 x1 A. \* e4 l
胡溫時期,“花錢買安定”成了“治國良方”,以至於地方官的口頭禪成了“能夠用人民幣擺平的矛盾就是人民內部矛盾”。花錢買穩定需要資源支撐,之所以敢花錢,是因為胡溫接班時“家底”豐厚,交班前敢大肆舉債。到2012年胡溫交班時,紅色江山已從各方面顯出敗相。; B8 I0 R0 F8 r7 f
最能體現“家底”的是財政收入與政府債務。 5 J' i$ G/ o, c1 C: w/ c5.39.217.76+ O8 p: x$ s3 y* S% Y1 W+ Z+ b- \2 t. P
胡溫接班時,中國政府進入最富裕的年代。據《新中國財稅事業輝煌60年》(2009年9月),江朱執政,直到1999年,政府財政收入才突破萬億大關,達10315億元。2003年是胡溫接班後第一年,政府財政收入突破2萬億元,2008年達6.13萬億元,2012年達11.72萬億元。十年期間,國家財政收入從2萬億飚升至11.72萬億元,國家財用不可謂不富。 ) O. T6 p" a0 k+ U' r. gtvb now,tvbnow,bttvb & o2 ^: b' R4 J- T2 \, g但國家債務總規模也同樣飚升。2003年,中國國家財政債務總規模為6153.53億(據《中國歷年國家財政債務發行情況統計》)。2013年3月,中國政府正式換屆。同年5月13日,里昂證券公佈一份研究報告,稱中國債務總規模107萬億,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債務增長髮生在2009年以後4年間,規模相當於GDP的110%,其中大部分來自於影子銀行和債券,面臨極大債務風險。這一報告説明,中國GDP的高速增長,其實依靠大量舉債支撐。 2 c1 l$ t, h& z5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i% p0 y* O6 H- z. \- r
從6100多億飚升到107萬億,這債務的增加幅度可謂巨大。借方是誰?當然是銀行,2010年,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曾直言:“過去30年,我們是以超量的貨幣供給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2009年以來,中國央行的貨幣供應量先後超過日本、美國、歐元區,成為全球最大的“印鈔機”。2012年,全球新增貨幣供應量超26萬億元人民幣,中國佔近一半。21世紀網評估發現,均衡每人平均收入差異後,中國的經濟貨幣化程度高居全球前列。習李接班之時,GDP總量雖然號稱世界第二,但已經深陷巨大的債務泥潭,面臨高通脹風險,雖然努力想改變這條依靠超發貨幣與舉債發展經濟的路子,但已經不可改變。- g$ q! b2 m8 ^4 P& B! _7 } s
公仔箱論壇5 _6 ?6 _) r$ B" @" E9 B8 @: e$ m+ D
*胡溫十年:“世界工廠”從輝煌到衰落* : w# r! l7 ^% r: `+ L: k% q 4 o6 f2 K% j/ Z- b. o: O5.39.217.76中國于2001年加入WTO,2003年胡溫接班時,中國製造的玩具、紡織、製鞋等三大行業在世界擁有50-65的市場佔有率,其餘如箱包、成衣、電子産品等20餘個行業也擁有4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直到2007年中國廠商生産的玩具含鉛量過高引發歐美市場恐慌性退貨,“中國製造”開始淪為劣質品的代名詞,“世界工廠”開始陷入衰落。此後幾年,中國土地價格、物流成本、勞動力工資逐漸上漲,外資到2008年下半年開始撤資,逐漸形成撤資潮。tvb now,tvbnow,bttvb3 P2 F- V, e, b6 V* P; Z
. J% ]9 w' s4 Z. O, F9 h3 F' O+ y5.39.217.76外貿一直是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隨著外資的逐步撤走,到了2010年,中國官方媒體及學者不得不承認,過去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外貿、投資、內需)齊齊死火,有人曾將2000-2010年這段時期稱之為“中國經濟的黃金十年”,我曾在《“黃金十年”留下的經濟遺産》一文中論述了中國由於“比較優勢”喪失而導致外資撤資,“黃金十年”正好見證了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由盛而衰的歷史。 0 _6 B9 i$ d7 h. h" N5.39.217.76到習李接班之時,中國這一“世界工廠”已經是落日余暉,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非常困難。 1 d/ T8 T4 Q7 Y; `tvb now,tvbnow,bttvb X# e9 \0 y- }3 N/ D' Q8 @4 A, Ktvb now,tvbnow,bttvb*環境生態竭澤而漁,資源對外高度依賴* # f) @, U# N' P3 j%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w$ F/ f5 m) V. k- R
要盤點江朱時期留下來的環境家底不易,但可以肯定,到胡溫接掌大位時,中國的環境生態已遭受到相當嚴重的破壞。《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是中國第一份GDP核算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環境污染損失成本包括20多項,該次核算僅計算了其中的10項,未涉及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而且在已經核算出的10項損失中還存在低估和缺項的問題,即便如此,環境損失也已佔到GDP的3.05%。2006年,將地下水污染造成的損失估算進去之後,中國公佈的環境污染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約佔GDP的10% 。今年國土資源部公佈,中國遭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達3億畝,佔全國耕地面積的1/6,該數據其實是2007年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所得,一直被列為“國家重大機密”不予公佈。 ; m8 b3 I- y7 D0 [" `- dtvb now,tvbnow,bttvb, M) a& ?0 Z5 v9 J( q
以上這些,當然不是胡溫時期所造成,其中有不少是承接改革以來為發展而付出的“環境代價”。但可以確定的是,胡溫時期環境生態持續惡化,到十八大權力交接之時,霧霾已經成為一個遍及全國的大問題,此時,中國官方才承認“海陸空立體化污染”成為現實。在胡溫第二任期內,中國已成為一個從資源對外高度依賴的大國,從石油、天然氣、鐵、銅、煤等,包括糧食在內,需要大量進口,部分資源進口高達60%以上。 - X. E3 t# g9 m7 M/ w! ` d) }% ~公仔箱論壇 6 K7 x+ P) Y6 M) j! f4 Ntvb now,tvbnow,bttvb*群體性事件十年間大幅增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Z! g2 n! D9 f
公仔箱論壇1 ^, p. {+ |9 Z: ^ c
在杭州西郊的余杭鎮,在一夜騷亂之後,防暴警察在余杭鎮入口處把守(2014年5月11日)+ Z5 m4 j! w6 `2 l7 L+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