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7 W) @+ s7 S5.39.217.76目前看來,中國的區域外交戰略,至少在中亞與東南亞兩地,已遭遇棘手難題。習李政府執政後大力推導陸地與海上兩條「絲綢之路」的建設。然而,篇章初謀,變故已生。tvb now,tvbnow,bttvb' w2 M( ]+ s( J6 ~. v" k. _8 L
( M. w; W- T; a5 l; ]5.39.217.76作為曾經力陳參與「絲綢之路」建設決心,並一度與北京在軍工等方面緊密合作的烏克蘭,才剛經歷政權更迭,以及克里米亞歸附俄羅斯的切膚之痛,眼下東部地區又陷入獨立與反獨立的戰火之中,早已無暇他顧。烏克蘭的亂局,將直接並長期影響中亞局勢穩定,且有使這一地區成為美歐與俄直接對壘前沿之虞。在此情況下,牽涉多方合作,並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設的中國陸上「絲綢之路」計劃,很難想像依然能夠順利展開。5.39.217.761 ^0 ?7 ?, s9 m3 |1 f3 r. N
tvb now,tvbnow,bttvb A& C. [+ q- q$ V7 V8 D
海上「絲綢之路」同樣面臨變數。作為中國在東南亞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馬來西亞長期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並相當重視這位巨人鄰居的態度,以至在與美國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談判一事上,馬國高官曾公開表示,須考慮北京的反應謹慎行事。但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四月到訪時,馬國不僅與美建立「全面夥伴關係」,加強經濟、安全合作,更表態願按國際法解決南海爭端,被外界視為違背北京意志而倒向美國「重返亞太」戰略。 ( v, y! t8 b' y. N# u c$ D9 E8 U. X 0 e/ O2 D7 y1 v. v: \! h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的外交策略,一向注重「國之交在民相親」,針對與之有爭議的國家施展外交手腕時,會注意將政府行為與其民眾加以區別,盡量使政府間的外交齟齬,在官對官的層面交鋒與解決,不傷及對方民眾的利益與情感。過往北京在對待日本、菲律賓政府的行動上,正表明這一特點。但如今這一外交策略,同樣面臨考驗。% _5 f$ n6 O9 q$ M7 N' Z- O9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