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沈舟﹕民意背後的正當性追問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4-7 08:02 AM     標題: 沈舟﹕民意背後的正當性追問

沈舟﹕民意背後的正當性追問5.39.217.76# @' ~4 X  v' Z: l- J2 Q8 A% U/ Y0 O

! L" n. T, k+ N2 ]5.39.217.76

9 C' _& y4 Q1 u3 A* n3 rtvb now,tvbnow,bttvb——與王卓祺教授再商榷
* L' M- B; u$ \  D) G: J8 m6 {) S5.39.217.76

/ t6 v. f; _. o  n; v$ n! c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 l9 G: Z3 R, `3 J5 U7 S1 K$ U+ ?
王卓祺教授撰文〈由偏見堆成的民意〉,回應我在《蘋果日報》發表〈王卓祺教授忽略的觀點〉一文中提出的「非自由的國家如中國的民意其實是偽民意」觀點。他指出,所有民意都是由偏見及主觀選擇堆成的,並沒有什麽真偽之分。民意是社會化的一個結果,不同的社會都會向其成員灌輸自己的價值觀念及行為規範,以營造社會團結及共識,從而有利於增強政府的管治能力。
& U$ N' M9 S6 D5 G' O& J  L
公仔箱論壇" D& y( [! F9 j9 ]7 D2 Z

( B4 c" L' ]* n" g7 [9 Ktvb now,tvbnow,bttvb壟斷偏見與多元偏見tvb now,tvbnow,bttvb, |9 x6 u  H7 M$ K

. k2 o6 |9 S$ D' u  s若將偏見(bias)定義為基於喜惡的價值取捨,固然無真假之分,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但個人偏見如何「堆成」了集體民意,這個社會化過程的不同制度環境,卻被王教授有意忽略了。為何內地《人民日報》的報道給人的印象是「中國如人間天堂」,而《紐約時報》和《蘋果日報》給人的印象卻是:美國、香港「社會百弊叢生」?王教授說:這點比較並不說明誰的描述是對,因為無論哪個國家和城市,公共媒體和民意都是社會化及社會不同力量競爭論述霸權的場所。
/ e( ]& z, V5 V) P4 S, d# Ytvb now,tvbnow,bttvb, F# i. e. k/ }) z# `; Z7 [
王教授的明顯錯誤就是,在自由國家和地區,媒體確實是「不同力量競爭論述霸權的場所」,但在中國內地,媒體處於中共嚴密控制下的意識形態領域,何曾允許過「社會不同力量競爭」?我在上文中指出:「這就是公共傳媒和宣傳機器的區別,前者的社會功能是揭短,後者的政府使命是護短。」通過護短來宣傳自己的「社會價值及規範」,情有可原;但同時用非常手段乃至國家暴力來限制別人揭短,這是正當的競爭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O$ k: d! \" O5 J
$ p% @0 A) e# ^) F$ @+ R4 m* f0 m* W
內地重慶大學生村官任建宇僅僅是在互聯網上轉發了一些貼子,就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名,被判處勞動教養兩年,他購買的一件印有「不自由,毋寧死」的T恤,居然成了立案的物證。像這樣壓制言論自由的案例,在內地隨處可見。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樣的社會化過程其實是意識形態的壟斷化過程,由此形成的「壟斷偏見」,與自由社會中不同價值觀相互競爭形成的「多元偏見」不可同日而語。tvb now,tvbnow,bttvb9 _! c( }! k4 C+ `# `; |$ A! h&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4 X  M- q# P" V8 E4 j
近日大陸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香港中文大學演講,聲稱內地媒體有許多報紙除了接受中共的領導之外,還要接受市場的挑戰,例如《環時》就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市場化報紙,「國家不管,完全靠我們到市場上自生自滅」,此話乃「胡說」而已。在一個沒有開放報禁的國家,在所有報紙不允許民資外資進入、實際的董事長都是中共宣傳部的新聞出版界,談何市場化?國家不管《環時》嗎?但管住了《環時》的可能對手(例如《紐約時報》或《蘋果日報》)進入市場。國家沒給錢嗎?但給了壟斷權。報紙靠壟斷引導輿論和民意,同時又靠壟斷向市場圈錢。公仔箱論壇) ~0 f7 ?3 Z; H5 }& |* Z. i
8 ], T* V" o& E+ F3 Z; @: h
胡錫進還說:「我非常遺憾地告訴大家:中國13億人民的意見和官方的意見是一致的。」王卓祺教授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中國經濟每年以8至10百分點的速度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的認受性不高是不可能的,「沈先生是看輕了中國的民衆了」。王教授舉出了中國、美國及巴西3國的一些重要經濟及社會數據,來說明在事實與偏見(價值論述)之間的背離。談到事實與價值論述相背離的情况,我們需要澄清Legitimacy這個概念的內涵。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 [3 A  @  P2 G(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 J3 s5 o8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2 [% T/ H0 s9 c+ D0 L
正當性vs.合法性及認受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 u1 N6 F5 }( H9 l2 Z* H
公仔箱論壇) D7 w  A" I  U6 ~
戴耀廷先生指出:Legitimacy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包含了不同向度。常見的中文翻譯有3種:一是從法律向度譯成「合法性」;二是從政治倫理向度譯成「正當性」;三是從社會心理向度譯成「認受性」,香港多採用此內涵。
! h1 u# ?! ]4 c5.39.217.76公仔箱論壇/ l/ ?* J. b. a  F+ w3 i/ r
內地學者周濂認真梳理過上述3個向度的關係,他認為Legitimacy翻譯成「正當性」比較恰當,因為最初拉丁語Lex(法)是以自然法傳統或者上帝意志為依歸,包含有超越的道德維度,如果譯為「合法性」,就會「喪失道德批判的維度,徹底淪為替現實政府作辯護的工具」,將正當性等同於合法性,會面臨「所合何法」的追問。周濂亦不主張譯成「認受性」,因為它過多的強調Legitimacy的主觀性(社會心理)這一面,似乎只要獲得被統治者的肯定就足以證明政治權力合法,而忽略了Legitimacy的客觀規範性。公仔箱論壇" S6 {  C2 t9 O- ^, N
& |. }6 L, E3 ]" U' H3 j
王教授所說的事實與價值論述背離,其實就是政府事實上的「合法性」及「認受性」與價值論述的「正當性」發生了衝突。他引述了亨廷頓在上世紀60年代出版的《轉變社會的政治秩序》一書中對英國、美國及前蘇聯的權力分析,結論是:不能因為前蘇聯是共產極權國家,便認為其政府缺乏認受性,人民生活水深火熱。相反,前蘇聯與英國、美國一樣,政府具備事實上的管治能力,「人民對政治制度的認受性都有高度共識」。tvb now,tvbnow,bttvb) E# G0 a& U# S6 Z* P( ^7 w
3 _+ A2 o& P7 b# c1 U8 [- r# n! Z# I
在王教授並未引述的該書下文中,亨廷頓寫到:共產黨的「意識形態為政府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據……在許多處於現代化之中的國家裏,推翻政府易如反掌:一個連,兩輛坦克,半打上校就夠了。但沒有哪個出於現代化之中的國家的共產黨曾被軍事政變所推翻過」。智者千慮,終有一失,亨廷頓亦不例外。20多年後,坦克開進了莫斯科,蘇共帝國大廈頃刻倒塌。不少分析家認為,共產主義價值體系危機四伏,是前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亨廷頓津津樂道的共產黨「事實」上的合法性及認受性,終因缺乏「價值論述」上的正當性而不復存在。隨後的東歐共產黨國家紛紛變色,其中羅馬尼亞總統壽西斯古,幾天之內由萬衆擁戴的一國元首淪為千夫唾罵的刀下之鬼,「壟斷偏見」形成的「認受性」不堪一擊。
0 x. j* [' f$ [+ c! M% }+ n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6 v8 A$ t$ e1 E) t"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d" D5 o" `" k, }
為何港府不能講清講楚公仔箱論壇1 _! I% O; \. \1 }2 L,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G+ W2 g' k- U2 ]& `
回到中國和香港。中國近30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的事實,常被人認為是政府「績效合法性」的體現。已故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納德·高斯教授並不這樣認為,他指出:來自民間的「邊緣革命」才是推動中國市場化轉型的關鍵,政治權力不過是對民間的制度創新進行了「事後追認」。如果公共權力缺乏價值正當性和程序正當性的支撐,缺乏多元「思想市場」的存在,這種合法性就難以持續,因為經濟績效掩蓋了許多社會不公正,權貴勾結,誠信潰敗,貧富懸殊等問題。
" F) A/ H! p* y! n  r* \  U5 `. G5.39.217.766 T) [8 `" O) {+ V$ G# a  s
王卓祺教授認為,今屆特區政府盡心盡力多做「實事」,但民意的反映卻未如人意,原因是「一些有偏見的民意領袖,將事實扭曲;而政府亦礙於種種原因,未能夠講清講楚,讓事實或『實事』成為有說服力的論述」。堂堂港府,有什麽不能講清講楚?其原因乃主權國的「事實合法性」缺乏「價值正當性」的說服力,而非誰人的扭曲。港府寄人籬下,自有難言之隱。5.39.217.764 Y, X! f% }0 C& E, q" |  O

' g: I4 P! g4 g, |; l( n! `中央堅持特首必須愛國愛港,何謂愛國?港澳辦前主任魯平說「愛國就是要愛社會主義的中國」,而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表示「愛國愛港不等於愛黨」,兩者有明顯的價值區別。社會主義中國是一黨專政,中共中央是實際上的話事人,其聲稱「香港的所有權力均來自中央的授予」,所以將港人主張「主權在民」的價值正當性和「平等普及」反篩選的程序正當性,都視為不合法。不得不接受缺乏正當性的合法性,惡法亦法,這就是港府的糾結所在。
5 A. A% [# K7 i8 Ptvb now,tvbnow,bttvb

( |/ y- c- c' U9 g3 I9 Z公仔箱論壇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新聞言論自由受憲制保障,是真正的媒體市場化社會,很難形成壟斷性輿論。換言之,政府的「認受性」,無法靠壟斷偏見來維持,而必須在多元偏見中接受政權「正當性」的質疑;同時,「香港普選要回歸基本法」體現的形式「合法性」,也要接受實質「正當性」的追問。漠視民意背後的正當性訴求,香港政改只會走入死胡同。
9 Y6 C0 r" l! h+ V$ l1 ?公仔箱論壇

& f1 j( G+ ]; X- `/ c公仔箱論壇
8 O* }% y- a/ [  X7 b5 x5.39.217.76作者是獨立時評人# l8 L& O' a( c$ O8 E5 {+ u

7 |& g  C7 R; x6 B5.39.217.76
/ u  H) q7 ?2 \9 e' l$ o% U5.39.217.76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4-7 08:05 AM

關焯照、周文林、雷照盛﹕回應張志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C- I$ u$ J" f: f+ }9 F

2 d+ y9 M9 S9 |8 G5.39.217.76公仔箱論壇9 Q+ U( t$ ]% ~: r8 ]
昨晚發了一個夢,在夢中看見政務司長林鄭月娥非常興奮地告訴傳媒朋友:「根據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下稱港大民研)的民調結果,支持政府的市民比率高達百分之一百。」但有一位熟悉民調的記者卻即時發問:「港大民研的問題是用評分的,最低0分,最高100分。究竟今次政府獲得的平均分是多少?」林鄭尷尬地說:「50分!」在場的新聞官非常醒目,看見這情形就立刻告訴傳媒,林鄭要離開這個發布會去參加另一個聚會。之後,新聞官和林鄭也急步離場了。公仔箱論壇: p3 T$ x. \) t1 o

3 J2 r$ O- v4 ^# {: m5 {公仔箱論壇以上兩個統計結果,百分之一百的支持率和支持度平均分是50分,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民意,根本不能混為一談。因此,在分析民調時,一定要有清晰的概念,否則只會變為笑話。
* N5 i1 e3 k  e0 a; Y  w2 K3 L9 q
9 ~  ^2 P( y6 A! V) W3 p8 t% \7 P4 s/ w
) i7 B9 K; ]0 D) L9 y% b, g( g
合格定義各有不同: L# t& @3 U- M6 V: p! P, g

7 y9 v. l7 w1 K7 X" a整個港大民研的爭議根本是一場鬧劇。對統計有認識的人都知道爭議是聚焦在50分是否一個公認的合格分數。張志剛和網站「港人講地」一直堅持一般市民理解50分是合格分。但事實是每個人對合格的定義各有不同。例如,筆者讀小學和中學時的合格分是60分,入了大學後,差不多每科的合格分都不同,如果要為合格分劃線,肯定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 N( K  f6 `3 b8 h1 d2 ~6 s4 Xtvb now,tvbnow,bttvb0 `8 U' l' e$ a) W4 A, n: z9 x
「港人講地」和張志剛指出評50分或以上的人數百分比是62%。數學上計算並無錯誤,但不代表他們可以將評合格的人數的百分比定為62%。原因是如以上的解釋,每個人對合格分有不同的準則,即使張志剛在最近的文章也只能聲稱:「一般人對50分為合格分的看法已根深柢固」。但張志剛所指的「一般人」能否解讀為評50分的受訪者均認為50分是一個合格的門檻,筆者的答案是:「肯定不能夠」。一旦「一般人」不是代表「所有人」,港人講地和張志剛計算出來的評合格的人數的百分比是62%,是絕對誇大了市民對特首的支持率。0 o+ M& m2 H% y, F9 A
公仔箱論壇) l5 J6 p6 S4 k- a0 k, [
究竟「一般人」佔「所有人」的百分比的多少,根本無從得知,但這是肯定低於100%;可能是90%,也可能是50%,總之不能單憑估計。
0 W: q% a4 x2 A. d6 x
* q. D' L& ]5 s
大家可以細想,如果有五成評50分的人認為合格分應該是高於50分,只要將港人講地的結果重新計算,我們得到的結果是只有47.6%((335+140)/998)評50分的人認為特首是合格的。這支持度百分比遠較所謂62%市民支持特首有明顯的偏差(bias),反映以「一般人」代表「所有人」可以帶出一個嚴重的統計問題。5 n, E. _2 B8 Y# s1 G" ?6 L. }

$ b4 ^6 b% g$ e, p4 ^4 Z9 m筆者在早前的文章(〈民調小學雞〉)已指出在統計學上處理這問題的常用方法是先將評分分為0-50分和50-100分兩個組別。根據統計學的文獻,方法是將第一個評50分的人撥入50-100分,第二個評50分的撥入0-50分,第三個撥入50-100分,第四個撥入0-50分,餘此類推。目的是令到只將所有評50分的人歸納入其中一組所帶出來的統計學偏差問題盡量減少。根據這計法,撥入0-50分和50-100分兩組別的人數均是140,即是一半評50分的人數放入0-50分,而另一半放入50-100分。但筆者要強調,將280人分開一半只是一個統計方法去處理這類問題(例如在條圖(Bar Chart)裏,當數據出現在重疊邊界的問題),並不是因為50分代表「一半半」,才將280人分開一半半。如果評分50分的人數是281,撥入0-50分和50-100分的人數分別是140和141,並不是一半半。
) X6 H2 S: k4 f( ?( ytvb now,tvbnow,bttvb3 Y8 I  d% y) G. s) ^
上月25日,港大民研決定將所有關於特首民望調查的原始數據公開,這絕對是一個好的決定。從今之後,有興趣民調的市民可以從多角度分析特首民望,而現在的民調爭議也可以告一段落。公仔箱論壇9 V% d8 G* j9 q" O0 a, t3 j

* d/ m: ], m# xtvb now,tvbnow,bttvb

( ]5 N( v# n$ |( Y, z% }5.39.217.76作者關焯照是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文林是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雷照盛是統計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