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菲律賓挑舋行為引中國民眾強烈不滿”。這篇文章被多家主流媒體轉發。文章通過對普通民眾的採訪,表達對菲律賓激化仁愛礁等南海領土糾紛做法的不滿與憤慨。/ U/ x3 J( o2 i9 T& Z6 V% u
5 @3 B. v$ z G- `9 v. n( r/ h/ W$ f' m5 m/ @) s
3月29日,菲律賓一艘補給船帶著一批外國記者,強行突破中國海監船的封鎖線,向故意坐灘仁愛礁的菲律賓軍艦補充物資,助其維持長達5年的非法滯留,並以此吸引國際媒體眼球。這是繼20天前菲方試圖非法在仁愛礁構建永久設施受挫后的第二次滋事找茬。30日,菲政府又再次單方面向國際法院提出所謂訴訟,要求其仲裁仁愛礁等中國南海島礁的主權歸屬。對菲律賓這套有備而來的組合行動,中方外交和國防等部門予以譴責和警告,稱絕不允許其以任何形式侵佔中國領土。! N( S" ]/ A' K* B
, Z3 x# @8 w& a眾所周知,南海主權自古就屬於中國,這不僅被中方相關史料、文獻和所簽國際條約所証明,也曾被菲律賓舊版憲法佐証。1968年聯合國宣布南海地區發現石油資源后,菲律賓等周邊國家開始陸續提出無理訴求,南海權爭才成為問題,甚至導致中國與南越當局在西沙兩次交火。盡管中方曾一舉收復西沙被佔島礁,但南海依然有40多個島礁被菲律賓等5國非法控制,而圍繞島礁爭議的各種折騰,近年尤以菲律賓為甚,並以企圖霸佔黃岩島和仁愛礁達到頂峰。3月這波摩擦,是菲方無視《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擴大和激化爭端的新動作。 $ n9 k4 s" }) X/ M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8 W* U0 H' y. j; b) j2 Y4 D2 d2 t
過去20余年菲律賓急切侵佔中國島礁行為,無非是佔有欲望膨脹及戰略判斷扭曲交互作用的結果:覬覦南海的藍色疆域和豐富資源,擔心快速崛起的中國將日益強大,與其將來圖謀艱難,不如乘中國大而未強且“中國威脅論”流行於世時出擊,逼迫中方攤牌,進而借助強大盟友美國的幫襯,遏制中方維護主權的努力。此外,中日東海爭端的凸顯,客觀上形成南海問題和東海問題兩個博弈場呼應互動而不利於中方的態勢,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高調出台,也助長了菲方的見利起意的投機和冒險心理。5.39.217.76* A& I) {' o% ~: B! 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