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拆解通訊辦最新回應│拒依终院案例處理TVB 通訊辦被批無視普通法制度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4-5 07:52 AM     標題: 拆解通訊辦最新回應│拒依终院案例處理TVB 通訊辦被批無視普通法制度

                        公仔箱論壇+ m7 u( r0 U# b" A) ?
拆解通訊辦最新回應│拒依终院案例處理TVB 通訊辦被批無視普通法制度                        
! |" q  i5 D# R
                                                5.39.217.76) e$ F6 u' b  I

. d6 k: p7 O" [* r公仔箱論壇+ _- i! @# K6 x" n
香港新聞多又快,加上香港人善忘的習慣,所以無論一宗新聞曾經如何轟動,一兩周後都很容易消失在媒體之間。但有些涉及公眾利益的事,卻總不可隨便讓它不了了之,這裏說的,就是通訊辦早前「提醒」香港電視或會犯法,卻又「放生」無綫電視涉流動廣播一事。tvb now,tvbnow,bttvb$ @, ~' ^) l, M( J! P& i5 S

: ?$ Z" R% v# |% U* n話說持有流動電視牌照的港視,因其訊號可供逾5000個指明處所接收到,被通訊辦告知可能犯法,所以上月已暫停製作及開台計劃。不久,網民即反過來質疑,明明手持固定電視牌照的TVB,其訊號都可被流動裝置接收,為何又不算犯法?
+ T* c/ Q3 v/ B2 c. i5.39.217.76
( i; f; y7 Q( l通訊辦其後不斷解釋,根據《電訊條例》第8(1)(aa)條,任何人不得在業務中「要約」提供未獲牌照准許的電訊服務,但局方認為無證據顯示TVB有「要約」提供流動電視服務,所以無意展開調查。
6 V) z5 y/ D" x" x& E: d5 Ktvb now,tvbnow,bttvb, W# O9 x8 _6 ?
終院案例早定義「要約」
$ ]8 n. C0 r  m/ D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F. \. n  P. f2 e- etvb now,tvbnow,bttvb問題是,《852郵報》早前已就此撰文分析,不一定要有白紙黑字才算「要約」,TVB年報有計算以流動技術收看的觀眾量等的行為,其實已可能構成「要約」。
9 V9 J  v9 @& x5.39.217.767 d, [' z2 p4 o, H) T" {8 H; L
事實上,新力量網絡理事房吉祥亦撰文指,在法律上,「要約」既可以由口頭或文字明示(expressed),亦可由相關人等的行為暗示(implied from conduct),毋須明確的交易條件。這是普通法由來已久的定義,終審法院2004年的一份判辭亦明確地認可這點。由此可見,通訊辦「放生」TVB的法律依據未必正確。
& ^. Y0 A# S! O$ t+ n公仔箱論壇
2 r# L; }, _4 y公仔箱論壇本報就此向通訊辦查詢,幾天後終於得到回覆。通訊辦在書面回覆中,首先強調「要約」的定義清楚,並照抄一次《電訊條例》第8(1A)條對「要約提供服務」的定義,然後寫道:「既然《電訊條例》第8(1A)和8(1)(aa)條已就『要約提供電訊服務』列有明文規定,通訊辦須根據《電訊條例》而非普通法案例處理相關投訴。」5.39.217.766 k1 n3 C5 u1 {. O' ~+ w

* L. |% }" F. n, i: G: C0 G換言之,對於房吉祥引用終審法院2004年的案例來解釋「要約」,通訊辦明顯是不認同,並強調自己是根據法例辦事,而不是按案例辦事。
+ \6 r: b# {  ^' ^9 e. d0 u公仔箱論壇
6 d0 _! _) n3 }4 P公仔箱論壇然而,在實行普通法的香港,法例和案例真是分得開嗎?大律師陸偉雄向本報表示,法庭的案例一定會影響執法者執法時的準則,因為法例始終有不清晰的地方,而案例才有較深入的解讀,所以案例本身就是法例的一種指引。; E3 d  A( K+ W
9 c8 \( }4 q; C+ q7 e
大律師:執法者須遵從案例的指引
8 f" G% s; q$ ]% Q2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z9 X" x) o
陸偉雄舉出一個假設的例子:揮拳打人當然是襲擊罪,但在別人的耳邊大叫卻是一個灰色地帶,以往警員見到有人大叫,可能只會寬鬆地不作拘捕。然而,當終審法院立下案例,原來在旁人耳邊大叫也算襲擊罪,則以後警員自然應該嚴厲起來,加強執法。陸偉雄說:「警察唔可以話,《侵害人身罪條例》冇寫耳邊大叫係犯法喎,咁我唔執法啦。緊係唔可以咁啦,因為案例講咗㗎嘛!」
) n. C$ O6 w- D1 |公仔箱論壇陸偉雄續指,終審法院共有5名法官作裁決,並且是最終判決,所以終院案例的權威性極大,執法者已不應是僅作參考,而是要遵從案例的指引。
2 L6 h$ B7 S6 G: T0 c- i6 ~& Gtvb now,tvbnow,bttvb4 D/ J  k4 W! k; m
由此路進,通訊辦漠視終院2004年的案例,堅持只以《電訊條例》來看「要約」定義,本身就是缺乏法律常識的表現。更何況,即使退一萬步而言,真的只看《電訊條例》,但諷刺的是,《電訊條例》對「要約」的定義本來就頗為含糊,根本無清楚說明「要約」是否一定要簽約或口頭承諾。那麼,通訊辦憑什麼覺得,TVB計算流動觀眾數量等的行為,並不構成「要約」?
! ~, [  T; G3 ?, i  E( Y. w公仔箱論壇2 ]2 K  |8 y8 m
此外,本報其實也有向通訊辦查詢,即使TVB沒有觸犯《電訊條例》第8(1)(aa)的「要約提供服務」,但還可能是違反《電訊條例》的其他條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a- X& `9 }$ e+ L' S& j

% T" T5 J, {) q* r: ]- P9 i) t: _公仔箱論壇TVB只可設置設施作固定電視廣播, `6 o- U+ B6 }& J* Y" z

/ C. X& p& p2 G6 \$ I' Etvb now,tvbnow,bttvb舉個例子,《電訊條例》第8(1)(a)條列明,任何人如沒有牌照而設置與維持電訊設施等,即屬犯罪;第8(b)條又指,任何人在無牌的情況下,管有或使用任何作無線電通訊之用的器具,都屬犯法。1 a, f+ k: K, h2 k' P- U
' p# W" i* ~0 F- A0 W; k0 v
通訊辦的回覆是,TVB已持有《電訊條例》發出的「固定傳送者牌照」,該牌照已經批准TVB,就提供其免費電視服務設置及維持電訊設施,並管有及使用無線電通訊器具。直到現時為止,並無證據顯示TVB違反《電訊條例》第8(1)(a)及8(1)(b)條的規定。
2 I: D( H7 F- D4 H# V2 h公仔箱論壇8 z5 V" c5 i% e6 z7 D" P
通訊辦的回應已很清晰地指出,該牌照只容許TVB「就提供『免費』電視服務」而設置電訊設施及使用無線電器具。
- O: E' G; G5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f$ G, q2 a: R9 V7 Q& t
問題是,現時不同的團體都已親身證明,TVB的節目可以清晰地在戶外以流動裝置收看,而TVB年報亦有計算以流動技術收看的觀眾量,變相已跟提供流動電視服務無甚分別。那麼,TVB「就提供『流動』電視服務」而設置電訊設施及使用無線電器具,則恐怕已需要受《電訊條例》第8(1)(a)及8(1)(b)條監管了。2 `! X) t% ~* \0 }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k, j( \- L+ q
這點其實是很易理解的,皆因持有牌照,不等於就可設置電訊設施去提供任何服務。否則,TVB大可手持一個免費電視服務的「固定傳送者牌照」,就可順道提供流動電視服務,甚至是數碼電台服務、電話服務等等,但大家都知道,這是完全不合理的。
# |6 K4 W9 x* M# e, @  N4 x7 H+ B2 }' U
當然,可能你會問:TVB設置電訊設施只是為了提供固定電視服務,只是不幸地被流動裝置清楚接收其訊號,TVB根本無心提供流動電視服務,為何大家要吹毛求疵,以《電訊條例》針對它?tvb now,tvbnow,bttvb6 H7 g- j5 S' X0 m( N( U$ j8 {
tvb now,tvbnow,bttvb4 H# \  X0 u- p/ T/ z- @7 e
對!這是一個好問題,但你應該先問一問通訊辦:香港電視(起碼聲稱)只想提供流動電視服務,只是不幸地被家居電視機清楚接收其訊號,港視根本無心提供固定電視服務,為何通訊辦要吹毛求疵,以《廣播條例》針對它?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