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新聞]
研究:熊蜂可在8千公尺高空飛行
[打印本頁]
作者:
eaglelu
時間:
2014-2-9 05:13 PM
標題:
研究:熊蜂可在8千公尺高空飛行
台灣醒報 – 2014年2月7日 下午3:39
在花叢間的熊蜂,經實驗證實仍可在海拔8千公尺以上飛行,超越一般鳥類與昆蟲。
(photo by Kom!sch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與巴拿馬史密森熱帶研究所,以棲息在中國的熊蜂實驗發現,
在低海拔常見的熊蜂,具備在超過 8 千公尺以上高海拔地區飛行能力,遠遠超越一般昆蟲與鳥類所及,研究者認為將來
熊蜂在高海拔飛行的方式,可以作為未來設計救難航空器的參考。
常在花叢間出沒的熊蜂,非常擅長快速短距離飛行,但絕無法與其他鳥類或昆蟲具備長途飛行能力一較高下,
但其實熊蜂還具備一項潛能。加州大學研究者迪隆首先發現,在四川高山海拔3048公尺看得到熊蜂的身影,
為了證實熊蜂是否能在更高海拔飛行,數隻被帶回的熊蜂於壓力室內,模擬在海拔7400公尺環境的飛行極限。
結果發現其中 2 種熊蜂最高竟可在海拔 9 千公尺(聖母峰為8848公尺)環境飛行,令科學家嘖嘖稱奇,迪隆表示,
「我們發現熊蜂不只能飛得高,而且還相當高。」
科學家透過錄音與高速攝影機發現,
熊蜂在超高海拔飛行變得更會善用技巧,首先放慢拍翅速度,接著將翅膀盡量往前方揮動,
形成弧度較大揮翅動作,因此引入更多空氣幫助熊蜂持續在天空中飛翔。
同時,科學家也發現,這 2 種具備在 8 千公尺以上高海拔飛行的熊蜂,其肌肉質量相較其他蜂類高,因此才有辦法進行較大動作揮翅。
因此,
熊蜂具備在高海拔空氣稀薄與氧氣稀少惡劣環境的生存能力,令多數昆蟲或鳥類相形見絀。
在高海拔地區,幾乎找不到花朵,熊蜂大可不必冒險飛到如此高的高度,不過,過去多項研究都已警告,受氣候變遷影響,
許多生物已出現往高海拔地區遷徙生存的現象,研究者迪隆從適者生存的角度分析認為,熊蜂具備這種能力,代表可以攜帶超
過身體重量 2 倍以上的花粉,在野外飛行時,閃躲掠食者的技巧也相對較佳。
另外,迪隆認為,將這次結果應用在空氣動力學領域上,或許能研發出類似熊蜂飛行能力的航空器,畢竟以現有直升機
仍無法到聖母峰等高度進行救援,大自然亦可為師,或許有朝一日「大黃蜂直升機」真的能在人類眼前真實呈現。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Biology Letters》期刊。
熊蜂小百科(資料來源:中文百科在線)
熊蜂屬膜翅目蜜蜂總科熊蜂屬,是一種多 食性的半社會性昆蟲,其進化程度處於從獨居蜂到半社會性蜜蜂的中間階段,
是多種植物特别是豆科、茄科植物的重要授粉者,本屬已知300餘種,廣泛分布於寒帶、溫帶,溫帶地區較多。
目前,世界五大洲都有分布。熊蜂個體大,壽命長,渾身絨毛,有較長的吻,對一些深冠管花朵的授粉特别有效。
熊蜂具有旺盛的采集力,能抵抗惡劣的環境,對低溫、低光密度適應力強,在蜜蜂不出巢的陰冷天氣,熊蜂可以
繼續在田間采集。
形體特點:
亦稱bumble-bee。膜翅目(Hymenoptera)蜜蜂科(Apidae)熊蜂族(Bombini)昆 熊蜂蟲。世界大部分地區都有,
在溫帶最常見。非洲大部分地區及印度的低窪地無熊蜂,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熊蜂非本地產,系引入以幫助有花
植物傳粉。熊蜂體粗壯多毛,一般長1.5?2.5公分(約0.6?1寸)。多爲黑色,並帶黄或橙色寬帶。在地下築巢,
或找廢棄鳥巢鼠洞棲身。
生物學特性:
熊蜂是目前世界上對溫室果菜類蔬菜授粉效果最好、應用最爲廣泛的傳粉昆蟲。
利用熊蜂爲溫室大棚蔬菜授粉有如下特性:
1. 可以周年繁育:能夠在人工控制條件下縮短或打破蜂王的滯育期,在任何季節都可以根據溫室蔬菜授粉的
需要而繁育熊蜂授粉群,從而解決了冬季溫室蔬菜應用昆蟲授粉的難題。
2. 熊蜂有較長的口器(吻):蜜蜂的吻長爲5—7毫米,而熊蜂的吻長爲9—17毫米,因此對於一些深冠管花朵
的蔬菜如番茄、辣椒、茄子等,應用熊蜂授粉效果更加顯着。
3. 采集力強:熊蜂個體大,壽命長,周身布滿絨毛,飛行距離在5公里以上,對密粉源的利用比其它蜂更加高效。
4. 耐低溫和低光照:在蜜蜂不出巢的陰冷天氣,熊蜂可以照常出巢采集授粉。利用熊蜂耐低溫的生物學特性,
能夠實現溫室作物周年授粉,特别是冬季授粉。
5. 趨光性差:在溫室内,熊蜂不會象蜜蜂那樣向上飛撞玻璃,而是很溫顺地在花上采集。
6. 耐濕性強:在濕度較大的溫室内,熊蜂比較適應。
7. 信息交流系統不發達:熊蜂的進化程度低,對於新發現的蜜源不能象蜜蜂那樣相互傳遞信息,也就是說,
熊蜂能專心地在溫室内采集授粉,而不會象蜜蜂那樣從通氣孔飛到溫室外的其它蜜源上去。
8. 聲震大:一些植物的花隻有當被昆蟲的嗡嗡聲震動時才能釋放花粉,這就使得熊蜂成爲這些聲震授粉作物
如草莓、番茄、茄子等的理想授粉者。
生活習性:
熊蜂屬(Bombus)的種類營社會 性生活,每巢有一隻蜂後、多隻雄蜂和工蜂。擬熊蜂屬(Psithyrus)爲非社會性昆蟲,
但將卵產在熊蜂屬種類的巢内,由其工蜂照看。
由於兩者形態極爲相似,英國的 P. vestalis 有時把熊蜂屬的蜂後螫死,這樣就不再產生熊蜂屬的幼蟲,工蜂就專門
照料前者的幼蟲。
熊蜂屬的蜂後在冬眠後產卵,第一窩一般發育成458隻工蜂,它們羽化不久就替代蜂後去采花粉和照看蜂房。
蜂后於是專門產卵。有些雄蜂雖系蜂後所產的未受精卵發育而成,但大部分系由工蜂產的卵孵化而來。
初秋時蜂後停止產卵,雄蜂的比例增加,包括蜂後在内的群體逐漸消亡。此時某些蛾和甲蟲的幼蟲取食殘留的卵和幼蟲。
未來的蜂後長成後飛離,交配,並尋一隱蔽處越冬。
熊蜂與蜜蜂同屬於社會性昆蟲。職能有分工,分雌蜂、 雄蜂和工蜂。大多數種類一年1代。一個蜂群隻有1個雌蜂。
此雌蜂越冬。春暖花開時,越冬的雌蜂開始活動──尋找建築蜂房的地點、采粉、繁殖等。工蜂羽化以後,立即清理巢房、
儲備蜂糧、調節巢房溫度以及與雌蜂共同照料子蜂。雄蜂出現較晚,專司交配,交配後幾天即死亡。
熊蜂是益蟲,對於農林作物、牧草、中草藥以及野生植物的傳粉起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對牧草的傳粉效果顯着。
有些國家爲了提高牧草的產量,已經開始人工繁殖熊蜂。熊蜂是自然環境的一種良好的指標動物,對於動物地理學
和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均有一定意義。
授粉優勢:
利用熊蜂爲溫室果蔬作物授粉是一項低成本、高效 率、無污染的現代化高新農業技術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增產顯着:爲保護地番茄、青椒、茄子、草莓、桃、杏等多種蔬菜和果樹的授粉,增產效果達30%以上。
試驗證明,熊蜂授粉後番茄增產可達40—50%。茄子用熊蜂授粉比震動棒增產35.9%,比用激素增產51.3%。
由此表明,用熊蜂授粉提高果菜產量,優於其它任何授粉方法。
2、提高品質:試驗表明,番茄用熊蜂授粉平均單果種子數爲269.54,用震動棒授粉爲196.80,蜜蜂授粉爲91.73,
對照爲89.40。果實内種籽越多,果肉越厚、果實越大、質地越堅實,產量品質也就提高。同時,由於熊蜂授粉
力強,授粉率高,授粉後果實個體大小均勻一致,且果形好,無畸形果,從而提高果菜產品市場售價,增加收益。
3、省時省力:授粉工作由熊蜂完成,不需任何勞力。蜂箱内配備3個月的食物,放入溫室後,無需任何管理。
果菜開花期,將蜂箱放置在溫室大棚内高於作物頂部的位置,每箱蜂80~100頭,授粉面積可達1.5~2畝地。
4、提高生態環境效益:使用傳粉昆蟲後會減少有毒農藥的使用,而增加對低毒高效安全農藥的使用,並有意識地偏重於
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傳粉昆蟲取代激素授粉,減少了激素造成的污染,提高了果菜品質,保護了生態環境,有益於
消費者身體健康。
物種分布:
中國的熊蜂不少於150種。分布極廣。在新疆和東北地區,熊蜂種類極爲豐富,新疆有典型的草原荒漠種松熊蜂,大興安嶺和
長白山區有典型的針葉林種蘚狀熊蜂和森林草原種烏蘇黑熊蜂。在青海、西藏以及四川和雲南的西北部山區,熊蜂種類亦豐,
青藏高原有典型的高山種猛熊蜂,雲南、四川有喜溫的種類鳴熊蜂,但中國南方和西南方的平原上熊蜂很少。
熊蜂寫真:
資料來源 : 維基百科
作者:
miko0130
時間:
2014-2-9 06:30 PM
THX A LOT
作者:
tianyahaige
時間:
2014-2-15 10:21 AM
自然选择,耐受稀薄空气了应该就能飞起来了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