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阿離: 車廂裏,隔海對望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2-9 10:27 AM
標題:
阿離: 車廂裏,隔海對望
阿離
: 車廂裏,隔海對望
! \2 `" `7 y* D+ p2 i3 P7 _) s9 N
5.39.217.763 e) ]4 }" ~; B7 A; G. }2 _; ]
/ D- }, u1 V/ {+ T V3 w" ctvb now,tvbnow,bttvb
我無法忘記一個場景。
3 Q$ K( _, I9 itvb now,tvbnow,bttvb
* ]/ y3 \0 M( U- y( X9 b0 s
作為港鐵常客,對乘客死站車門周邊不肯走進車廂以方便自己下車的情不免熟悉,遇此種種,大伙兒總是啞忍過去,覺得擠一擠,幾個站,就下車,沒必要與人起事。然而在無數次擠迫的其中一次,車廂中間空位極多,而站在車門附近的乘客抵死不肯移動,令剛進車的乘客擠得面容扭曲,包括筆者。被兩個大叔的腹腩擠住的我忍不住,但仍語帶禮貌的向把守車門間的乘客請求:「唔該可唔可以行入少少?裏面仲有好多位,呢邊太迫啦。」
' g" F* e) p- J, ]6 k" q
3 Y' T& j$ n4 Y)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話音未落,被擠的乘客以一種驚怖的目光盯向我,彷彿我是隻破壞和諧的出頭鳥;而把守近車門柱位的乘客,轉向我,一臉無溫無感,如充耳不聞,繼續屹立原地。
7 h3 J9 H6 k. M6 N+ M5 A公仔箱論壇
4 ~# P; U' ]& P- c3 r+ T; i" m
我不能相信,這樣的生活小節,能令自己難受得雙眼盈淚;不能相信,香港人,已被磨蝕到這個樣子。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8 E- X; O! M, A2 a% @
5.39.217.76# o! S; U7 h% Z& f" T8 M: K
7 v- p0 d5 U; M- l! B! T
香港和香港人 變了
4 u3 S( b% Z" v! h-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 W- ]' j. n: T4 _) B) F1 g
剛嫁台灣丈夫移民美麗島的友人阿美對我說:「台灣再迫也不會覺得難受。」在香港土生土長,五年前隻身赴台攻讀傳理系的阿美,跟我描寫台北捷運的日常景觀:魚貫排隊守秩序,寧願站着也空出博愛座,半個在車上吃食的人也沒有,「我剛到台灣,坐捷運吃香口膠,有個女人拍拍我,問我是否不是台灣人,然後跟我說,台灣捷運不可以吃香口膠。」有沒有半點咒罵或怨氣?「無,她非常友善的提醒我。」那是一種無條件的,對人的尊重。
# v; P* [. \# S2 _& J& T) Z- ]. {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k2 ]5 A$ F V) ]& h2 R5 s1 f+ o/ C
阿美說,當初來台讀書,是因為在港選擇少,無法讀到心儀科目;畢業後決定定居台灣,除了因為老公是台灣人,還有就是,仍有往返香港的她覺得:「香港已經跟我當初離開的時候差距太大了,我覺得自己可能沒辦法適應。」
+ P! h! `- t% ?5.39.217.76
tvb now,tvbnow,bttvb( q2 v) U# y9 j: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J+ ^$ V' ?% b- N
「香港人被迫到變質」
& j$ {' q* W; V4 n0 }; W1 V公仔箱論壇
% r+ t+ L3 K9 { A/ K: G. U) Y
「五年前我離開的時候還有很多街舖,還有十二蚊魚蛋粉,不是滿街我根本不會買的金舖和名牌,坐火車地鐵不用整天被人家碰撞和打尖。」景物流逝,最重要的,是也人變了,「那時候,香港人比較溫和,現在有部分已經變得很極端。」阿美像端起一面鏡,照向對岸的家園,及家園裏被巨力擠得面容扭曲的人,「我覺得香港人跟大陸人最大的分別,是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但有些人已經是無理智地罵,我覺得好難過。香港人有部分被迫到變質了。」
5.39.217.761 z7 t1 z# }/ S
9 s* M- d* p0 ?- `, i2 [# Ltvb now,tvbnow,bttvb
壓迫的生活,令人失去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恐懼與憎恨足以令一個人變質。筆者記得一個異變的剎那。某天早上八時,短短由觀塘至九龍塘的行程中,每個站也洶湧擠上幾個人,把本來擠在車廂中的個體再行壓迫,我被擠得面貼牆,認為看見沒有位置卻仍要硬擠進來把他人壓得窒息的人,自私粗暴恬不知恥,冷靜構思着,應設立一個公營機構,把這些一臉愚昧而無恥的惡民系統性地監禁或處理掉,這種管理人口質素的政策如果存在,世界便會回復莊整靜好,秩序暢順。這種與種族清洗無異的想法,的確在高壓車程中悄悄於我腦中成形,每次想及,皆驚恐於自己的改變——或不是改變,而是在快速無道的轉變與巨力的壓迫下,被誘發的惡性。
: S" M7 h# i* [: _" W% F& otvb now,tvbnow,bttvb
3 B- u9 a' ^% t
/ U5 {. m+ h. x. g- O% Ptvb now,tvbnow,bttvb
尊嚴
5.39.217.76$ p8 D) r: Z! U Q& ~4 s" w1 z! |
7 r3 e; q9 R! ^8 O# H k( }tvb now,tvbnow,bttvb
「香港人最大改變是變得很負面,心中雖然追求自由,但肉體為了生活只能夠做機械人,而在香港可以喘息的地方又愈來愈少。」阿美說,近來的港人台灣瘋,她很明白,台灣的空間比香港多,而普遍台灣人也對香港人不抗拒。她說,移民來台的港人大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尋求出口的人,為了逃離香港的都市壓力,追求生活,不少因為想以較低成本創業,買個機會,便來台打拼;另一種是生意人,為了港台間的商機而定居市區,兩邊飛,賺港幣在台灣用,「但兩者有個有一種附加價值,就是尊嚴。在香港,很多香港人覺得一直被打壓,但來到台灣就完全不同了,沒有人看不起你,沒有人會覺得你要靠他開飯,也沒有人會來搶你的東西。」
) ]; c) g% C& p9 G u) y* ]1 D7 w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1 H5 ` a0 J) W+ b' ]( \& g
! U" F" K0 A" B5 g
美麗島的想像與現實
0 {* b( m8 @( e; z. g4 Ftvb now,tvbnow,bttvb
3 y8 b5 P$ m I9 i5 \
不少人感覺當下香港猶如熱鍋,政治紛爭無日無之,不如到對海平靜地,不涉江湖事,但阿美說,來台後,她對當地的政治文化也要很敏感,「台灣藍綠色彩分得頗清楚,整天都會聽到人家討論,但要習慣別胡亂發表意見,因為如果有談及他們支持那一方的壞處,老一輩真的會跟你拗到底。」除了政治藍綠分隔,覆蓋台灣的「中國因素」也愈來愈強,「來台灣第三、四年開始,覺得台北開始愈來愈似香港。」物價飛升,國外集團瘋狂投資,還有香港人的夢魘——高樓價。
SARS後十年間,台北市預售及新成屋每坪平均房價由39萬元升至83.9萬元台幣,郊區房價也從每坪11至12萬元升至20至30萬元。當中,大陸人投資炒房已不是新鮮事。即使大陸人在台購房受限於「543條款」,但中資公司資金往往以第三地公司的名義回台投資房產,特別是豪宅。今朝君體也相同,阿美說。憧憬移民台灣的人,對這片土地,有多少了解、多少的愛?是否也願意為這地的不公,前仆後繼地抗爭?
5.39.217.76' K2 p, w1 [. W6 X# O7 z. [6 m
5.39.217.764 V. z1 O# F7 |, x/ ?
「現在,台北生活都不容易,台灣其實遲早淪陷。」阿美歎道。我不敢想像,那些無溫無感的冷漠的臉,也要在台灣捷運上出現。
( a* \4 W0 V9 K6 i6 }5.39.217.76
5.39.217.76. l: l7 G r5 R9 L9 G* q0 R, Q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2-16 05:17 AM
tvb now,tvbnow,bttvb2 m7 Q. U; p% {1 L
中共警告要接受「基層就業」 赴台升學或為港生更佳選擇
tvb now,tvbnow,bttvb" F ]# ]" A( A) f$ r8 o
tvb now,tvbnow,bttvb& k9 W" j' y* {. K6 e/ R; ^3 J8 \
% q) V9 o' d2 b0 p5 v* B3 v7 Q
公仔箱論壇* f9 t8 h* d& N$ H
tvb now,tvbnow,bttvb+ C) u% z' r) e) K$ B
行政長官梁振英《施政報告》教基層青少年最躊躇再三的,恐怕是準備無上限,資助他們返大陸升讀大學。畢竟,很多當權者都嘗試模塑,大陸充滿著就業機會,但公眾都心知肚明,回大陸升學,始終都又要面臨「洗腦」的威脅。然而更根本的問題是,大陸,是否真的是香港青少年升學求職的天堂呢?要答這個問題,且先看看如今一代的大陸本土高校生,是否真的在畢業後,就是一片光明大道?
" c$ r2 E# ~9 V5 ^# x5.39.217.76
$ A" T6 H L6 `7 P3 ^1 L公仔箱論壇
據「阿波羅新聞網」綜合報道,中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早前坦言,今年中國大陸高校畢業生將增加到727萬人,以致就業壓力增大,突顯出人力需求的結構矛盾。袁貴仁期望「每個畢業生都應該知曉和有效利用國家政策」,並呼籲中國大學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到基層就業,或者自主創業。
" e$ `6 m* _9 z2 i; K/ Ztvb now,tvbnow,bttvb
7 I1 o( Z8 D& [" E. w1 [; T, X$ ?
袁貴仁都說得這樣白:中國內部就業不足的壓力愈來愈大,而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到基層就業,也即將是大趨勢。
/ j# x, L+ e% A7 Z' b/ P( Q
5.39.217.766 ], `9 u- J6 ~
文章舉出了一個很好的重點:當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往往去考碩士,推遲三年再找工作,或者會出國留學,然後到當地工作。但近些年來的特徵是,只有那些父親當官的、或是企業家的大學畢業生,才能順利找到工作。可見國內年輕人在就業的過程中,亦非常困難。須知道,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嚴峻,跟中國的經濟結構亦很有關係,也和中國的整個經濟形勢有關。
1 Q2 V: f% s b3 H7 \$ S2 ~3 ?/ q% b
5.39.217.76* h# G+ ^( v) T0 t8 ]! t$ G
鄰近地區亦有個相似的例子,那就是台灣。台灣的大學取錄率差不多達100%,或許人口結構始終不同,不能夠跟中國相比;但兩者都要面對相同的問題:大學生就業不足。但台灣那一邊還較好,因為台灣大學生不少都接受,讀大學只不過是換來一張證書。是以各行各業,無論高層或基層,大學生都能屈能伸,變相不會令社會上某種行業一次過受太大壓力,這大概是大陸學生沒有的特質。
tvb now,tvbnow,bttvb* }- C7 X% J* T) \+ b$ k
3 w0 `# \3 l* |6 e! ]/ Y
回看行政長官梁振英,曾於2014年《施政報告》道出一個年輕人的故事,說明「只要敢闖敢搏,用好國內外機遇,在新舊市場和新舊產業上都大有前途。」但梁振英這個例子是個碩士畢業生,將物業加按套現,再加上積蓄和親戚的借貸,才有能力到廣西闖天下。
5.39.217.76/ n" E! ^/ l: D) r" y: p# ~
" W, w) r' M8 T- @公仔箱論壇
然而,事實上,香港的高等教育制度千瘡百孔,副學位及高級文憑的供應過剩,導致很多畢業生難以找到工作之餘,亦身負一筆債務,來繳交在學時的學費。試問一個身無分文,還要償還數十萬元債務的畢業生,早就輸在起跑線上,加上看到大陸如斯競爭劇烈的鬥獸場,又怎能有能力和信心,到外面的世界去闖一闖?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