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o O" G( S2 s3 |( o: q市民憑印象給傳媒公信力打分數,而印象是人們的主觀感知,但不表示它沒有意義,而且這些印象有一定的現實基礎。公信力評分顯示公眾對新聞機構的信任程度,評分有主觀成分也有客觀成分,後者建基於傳媒的實際表現,以及新聞機構的社會聲譽,市民按這些因素綜合形成對它們的看法。對政府高官評分等公眾調查也用類似的理念和方法,外國的一些研究同樣如此做。 . B1 a. w( q; p `! t5 i公仔箱論壇5.39.217.76% ?$ \; Z8 a7 R# f, m# g
我們的調查並非只用三數條問題來了解市民對傳媒公信力的看法,而是用了30條問題。在電話調查中,我們既邀請市民對每間機構作評分,也詢問他們對整體香港新聞界公信力的意見,所得結果可互相對照。 h4 k7 [( z n \ : H- s$ f2 N9 L' A# O5.39.217.76 ' q+ f. o/ h4 i(二)市民並非對每間新聞機構都了解,他們所給的評分是否有意義? , F* I# I5 I+ y2 l% Y9 { 5 y6 U* N8 G. {- Y% w公仔箱論壇市民的確不是每天都看很多報紙和電視新聞,或收聽每個電台的報道。他們對一些機構較認識,另外一些就不大了解。在我們的調查中,如果受訪者對某些機構不認識或沒信心回應,他們可選擇不對這些機構評分。我們在報告中列出每間機構的回應率,當中從最低的四成到最高的九成八,可見市民對各傳媒的認知有分別,但頗多人都願意給予評分。5 i; X0 g3 n: Y7 s
; l3 j( y, n% w; p我們在調查中有問被訪者常看哪幾份報紙。透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常看某份報紙的人對該報的評分,並把這些分數拿來與該報的整體評分作比較。從表一可見,「常看讀者」和「整體讀者」(包括常看及非常看兩類)對報紙的公信力排名有若干差異。排名上升了的報紙包括《信報》和一些親中報章,而排名下降的就包括一些大眾報和免費報。公仔箱論壇5 @3 j1 N+ O, a/ }
) j7 D5 F0 K9 a) k
「常看讀者」所給的公信力評分比「整體讀者」的為高,特別是《信報》、《太陽報》、《爽報》、《經濟日報》。但大家要留意這些「常看讀者」所佔的比例(即回應率),如果比例太低的話,所得結果便沒有太大參考價值。tvb now,tvbnow,bttvb/ k" E, Y3 p s; l" ^
- Y+ `9 H, e9 j: {% ]公仔箱論壇我們在2011年進行了香港新聞工作者問卷調查,用同樣問題請編輯和記者對新聞傳媒作公信力評分,所得結果之前未曾公布,現時同列於表一,供大家參考比較。新聞工作者應該對各新聞機構多些了解,他們的看法很有參考價值,和市民的看法作比較應有啟示(雖然兩個調查的時間相隔了兩年)。. b; q1 Y, f3 L' B+ ^1 a
) j) x! p/ J1 Y, L7 S6 _4 ?
記者一般所給的公信力分數較市民為高,只有少數傳媒機構例外。記者對電子傳媒的評分明顯高很多,另外還包括《信報》和《南華早報》。他們對一些大眾報的評價就較低。排名方面,記者和市民對電子傳媒的評價頗一致,但對報紙的排名有差異。例如記者將《蘋果日報》、《信報》和《都市日報》的排名評得較前,也有個別報紙排得較後。 ; ]3 Q, z( P/ j& u- N/ ftvb now,tvbnow,bttvb ; j4 N0 s4 A& [1 [$ R6 f5.39.217.76# c" @$ V/ W V1 x
tvb now,tvbnow,bttvb. ?+ E! N" w" r+ B
(三)是否有部分市民的評分非常極端,因而扭曲了整體的結果?公仔箱論壇" m) r% b" [3 h%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