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內地]
為信託產品危機「拆彈」不能不審慎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4-1-29 01:34 AM
標題:
為信託產品危機「拆彈」不能不審慎
為信託產品危機「拆彈」不能不審慎
tvb now,tvbnow,bttvb5 [/ O) q3 Z: S) P5 q0 n( g
p, Y8 G+ |4 [+ |6 q! ^8 Wtvb now,tvbnow,bttvb
5 i; L' R4 n# W. O
農曆新年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三十一日的大年初一,對部分港人和海外投資者來說可能不一樣,因為他們投資的香港中誠信託產品當日到期,能否取回本息現時還未清楚,或許要過一個刻骨銘心的苦惱新年。今次事件不但對那七百名投資者有切膚之痛,對內地銀行銷售理財及信託產品更有深遠影響,被視為中國信託「頭號重案」。
. Y. Y: W. r1 Q4 [% [, i-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D0 ~8 I8 |/ @) x( stvb now,tvbnow,bttvb
今次極可能爆煲的信託產品,是由中誠信託於二
○
一一年初透過工行銷售,名為「中誠信託誠至金開一號」,籌集得三十億元人民幣,以股權形式投資於山西煤企振富集團。
8 e* V; X8 E7 c! S
+ t5 Y/ r# O3 m ~6 T4 Y
按信託條款,在到期前三個月,振富大股東會陸續回購信託持有的股權,投資者就可從中連本帶利收回。奈何振富大股東在二
○
一二年中因涉及非法集資被控,煤企採礦權亦出問題,令信託兌現風險浮現。
# D* p3 A/ C# z. y/ y! A
4 j$ z/ X; |$ S) [9 S% K- V
今次出事的信託產品,由中信信託籌組,透過工行銷售,工行更收取百分之四的分銷費。投資者指稱對振富不認識,全因對中信信託及工行有信心,才投資該產品,而且工行及中信信託都有收取高額費用,理應負責賠償。近日盛傳會由中信信託、工行及山西省合共承擔賠償責任,但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出席達沃斯論壇時坦言,工行不會負責賠償,更指投資者應以此為戒,了解金融市場上的道德風險。工行則發出聲明,指在二十八日會公布處置方案。
+ G+ ?) e& X7 o5 e. R- h: O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a8 D% |5 V- h( C4 P4 v8 \
對於姜建清堅稱工行不負責賠償,多名苦主聲言會維權,勢將令事件激化,若處理不好,甚至會動搖內地投資者對銀行、信託投資公司,以至投資理財產品的信心。
! ^+ S$ M5 @! c8 Z$ a' J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g" x0 [3 n* q% S
其實,銀行及信託公司在事件上的責任問題,可以拿二
○○
八年香港金融海嘯後出現的雷曼迷債事件相比較。在雷曼公司倒閉後,雷曼迷債爆煲,大批香港苦主要求銀行承擔責任,但銀行以客戶須自行承擔風險為由,拒絕賠償。苦主不滿銀行卸責,多番在中區遊行示威,不少更是老人家,堅稱銀行在銷售時未有清楚講解產品風險,亦未有理會客戶承受能力,存在誤導。最終,在香港金管局及證監會插手下,發現銀行存在許多銷售問題,負有不可推卸責任,銀行在壓力下終低頭,肯回購投資者手上絕大部分迷債,事件才得以化解。
* {2 Z: Z& [6 i4 ]- D
公仔箱論壇4 v. X0 i1 v/ x. z o9 a! V
事後,香港監管機構更為銀行定立明確行為守則,在分行要分隔存戶與投資客戶,銷售投資產品前,更要詳細了解客戶及講解風險,且要錄音存檔,以防事件重演。
$ D8 ^8 }0 h. n$ j9 ~5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A' g% N% Q( z0 J
今次「誠至金開」事件,應先看信託公司在籌組產品時,有否盡審查責任,了解投資對象背景及風險。至於工行,客戶主要信賴其信用及實力,才透過其購買產品,工行已負有一定責任。銀行職員在銷售時,是否受過專業培訓,對產品風險是否明白及向客戶講解清楚,以至對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是否詳細分析作適當配對,都須查明。若最終確認工行及中信已做足本分,他們不負責賠償還說得過去,倘他們只拋出一句「投資風險自理」,便欲置身事外,實於理不合。
) y0 Q% G, _1 Q/ c
$ A& _. [, c0 [5 b%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前中國總理溫家寶在金融海嘯後曾說過「信心勝黃金」,工行及監管機構要認清,事件處理不當會嚴重影響銀行信譽,以及投資理財產品發展前景,甚至可能觸發投資者對銀行失去信心,釀成更大金融危機,影響可能遠遠超過那三十億元賠償額。自金融海嘯後,香港、美國及歐洲,對銀行及金融機構之前銷售投資產品有否違規疏漏,都從嚴處理,盡量爭取向投資者賠償,正是要維護投資者對市場信心。
公仔箱論壇 k8 \, D( S4 }5 W& P
公仔箱論壇7 Q2 X1 g: h" j, R& m3 }4 \/ m
這種寧嚴勿縱的處理態度,足為內地監管機構參考。農曆年前後,內地會否爆發更大的金融危機與維權衝突,端視各方如何處理善後,絕不能輕忽應對。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