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3 e, K; h' U# q1 K而本人反思的結論是:傳媒之所以成為「第四權」,並非必然,只是「邊個得閒邊個做」、「做得好就繼續做」而已。 t' r. F4 A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2 w a, P9 n0 G3 S' R& c% B0 o3 W# P3 X
5.39.217.768 f$ J1 u+ ` n2 O0 {
1 U) I5 M: O' M0 ]2 h所謂新聞傳媒是「第四權」之說,始自200多年前的歐美政壇,泛指主流政治力量以外的新聞傳媒。大家都知道,如美國政治,縱使有民主,有三權分立互相制衡,絕對權力會絕對腐敗,公民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時刻監察權貴與代議士的舉動。 4 \) q6 D2 f8 R* |tvb now,tvbnow,bttvb . \2 ]/ G8 X0 _! e5.39.217.76 3 \, B# k" m, r' G5.39.217.76問題是,現代社會,幅員廣闊,那時國會議事,沒有新聞台直播,因為根本沒有電視電台,平民可以旁聽,亦無渠道發布;再者,庶民為口奔馳,沒能力長時間留意政客們的一舉一動,也沒資源查究他們徇私枉法的行為。於是,監察政府的重任,就落在天天守候在議員高官身邊的記者們,久而久之,建立權威,成為公認的「第四權」。5.39.217.76- d) ^7 e6 w3 m. O
公仔箱論壇. Z# a6 `* t( W) }5 t& c' J
+ _9 V$ L4 R% _" ^/ q5 B5.39.217.767 i. Z g Q- N+ }4 l( [# D- e! T& x
權威之確立,亦有賴新聞傳媒壟斷了資訊的渠道。還記得嗎,廿多年前,很多香港家庭看電視新聞的習慣,是6點鐘開亞視新聞、6點半緊記轉台看無新聞,那個年代,未有互聯網,要知道即時信息,你只能伏在電視機收音機前等待。小市民要發表意見嗎?只能投稿到報章,望編輯高抬貴手;民間團體有話要說,須千方百計吸引新聞界注意,期望得幾十秒或幾百字報道,團體的心聲意見與訴求,才有機會公諸於世。7 }1 k, a! Z n) D
4 w; d* T. q1 C `公仔箱論壇! c3 Q& ]) @# z$ ^+ V 新媒體是黑暗中希望所在 ) C% d, X1 U7 i& x + {% K! E0 g4 w& q4 u2 j+ {8 C5.39.217.765 s# \2 ?! B(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