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自然百科]
瀕危滅絕珍稀動物(六):極危的鴞鸚鵡(上)
[打印本頁]
作者:
gracechanstuart
時間:
2014-1-1 05:06 PM
標題:
瀕危滅絕珍稀動物(六):極危的鴞鸚鵡(上)
瀕危滅絕珍稀動物
(六):極危的
鴞鸚鵡(上)
【鴞鸚鵡-概述
】
鴞鸚鵡臉部大特寫: 面部有獨特的感受器--羽鬚
【鴞鸚鵡-概述】-- 1
鴞鸚鵡
(毛利語:kākāpō,夜鸚鵡的意思),學名:Strigops habroptila(命名來自希臘語,strigos,strix一詞的屬格:鴞;ops:面孔;habros:柔軟的,ptilon:羽毛;全名解作擁有如鴞形目面孔、及羽毛柔軟的雀鳥),是一種夜行性鸚鵡,全身披上黃綠色的細點,是紐西蘭的特有種。
鴞鸚鵡臉部大特寫: 面部有獨特的感受器--羽鬚
鴞鸚鵡臉部大特寫: 面部有獨特的感受器--羽鬚
【鴞鸚鵡-概述】-- 2
牠面上有鴞形目獨有的面盤羽毛排列,有獨特的感受器:羽鬚,大而灰的喙,短腿大腳,翅膀及相對地短的尾巴。牠的不同習性使牠成為一種相當獨特的品種——牠是世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的鸚鵡,體型冠絕同類、夜行性、草食性,表現出兩性異形的身體結構,基礎代謝率緩慢,雄性不負責照顧幼小,也是唯一一種實行一夫多妻制、並實行求偶場交配製度的鸚鵡。有研究指牠也可能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普遍相信可達60年或以上。
鴞鸚鵡--2010年國際極危鳥類攝影比賽冠軍作品
鴞鸚鵡--晝伏夜行的鸚鵡
【鴞鸚鵡-概述】-- 3
從牠的解剖結構中得知,牠象徵了部分鳥類進化的趨勢──降落於海島後,擁有豐富的食物及極少的天敵,飛行能力並不符合熱力學的效益,因而造成翅膀肌肉退化,胸骨上的龍骨消失,體型變得壯碩強健。
鴞鸚鵡--不能飛的鸚鵡
鴞鸚鵡--晚間出來活動的約一歲雄鳥
【鴞鸚鵡-概述】-- 4
鴞鸚鵡的祖先在史前時代就移居紐西蘭。在沒有哺乳類獵食者的情況下,牠們失去了飛行能力。自波里尼西亞及歐洲殖民者引入如貓、鼠及鼬等生物後,鴞鸚鵡的數目開始大幅下降。打從1890年開始就有保育措施,但大部分均未見成效,直至1980年正式實行的全國性鴞鸚鵡復育計劃。
鴞鸚鵡--身上羽毛的顏色是為隱身草樹中的青綠色
【鴞鸚鵡-概述】-- 5
2005年11月,全紐西蘭餘下的鴞鸚鵡僅在四個無捕獵者的地區活動並得到嚴密監管,包括茂伊島、喬基島、科德菲什島及安克島。而在紐西蘭南面峽灣區的兩個島嶼,雷索盧申島及塞克勒特里島上,大規模的海島恢復活動正在進行,以提供一個合適的生境予鴞鸚鵡居住。現時鴞鸚鵡是全球最瀕危的物種之一,但鴞鸚鵡復育計劃的成功使這物種在超過大半個世紀只剩下不足50頭的情況下,終在2009年3月期間突破100頭,而這些鴞鸚鵡大部分均已被命名。至2012年,鴞鸚鵡的數量終提升至有124隻。
鴞鸚鵡--夜間行動覓食
【鴞鸚鵡-概述】-- 6
不同類型的鴞鸚鵡保育活動使這物種變得相當有名,包括近年為數甚多的書籍及紀錄片等均展示了鴞鸚鵡所面臨的困境及危機。其中最早期的包括在1962年,自然學家傑洛德·杜瑞爾應BBC之邀製作了一輯名為《雙雙入叢林》的紀錄片。BBC自然歷史系列也曾選中鴞鸚鵡並由在大衞·艾登堡主持的《飛禽傳》中介紹。馬克·卡沃汀與道格拉斯·亞當斯合撰的《最後一眼》一書中也介紹了這種鳥類。
鴞鸚鵡--步行中的未成年雄鳥
【鴞鸚鵡-概述】-- 7
與其他雀鳥一樣,鴞鸚鵡在紐西蘭土著毛利人心中佔同樣重要的地位,因此也出現在他們不同的傳說及民間傳奇之中。
【外觀描述
】
在科德菲什島上一頭一歲大的鴞鸚鵡
鴞鸚鵡臉部大特寫
【外觀描述】-- 1
鴞鸚鵡是一種肥大而渾圓的鸚鵡;雄性成熟期時體長可達60厘米,重2至4公斤,不能飛,有一對相對短的翅膀,並缺少了鳥類控制飛行肌肉的龍骨。其翅膀不足以使牠飛行,而只作為一般平衡,或在樹上跳下時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撐作用。正因為此,鴞鸚鵡不像其他鳥類要保持輕盈的身體,牠們多會於體內儲存大量脂肪,使他們的體重冠絕同類。
三隻鴞鸚鵡幼鳥
【外觀描述】-- 2
鴞鸚鵡表面的羽毛有多種色彩,除了微黃及如苔蘚般的綠色作為主色外,羽毛上也有黑至深棕色的條紋,這種保護色使牠們能在天然植被下得以隱藏自己。事實上不同個體的色彩、色調及斑駁的花紋可有極大的差異性──某些博物館收藏的標本就是全身披上黃色的。胸部及兩脅均是黃綠色配上黃色條紋,在腹部、尾下、頸部及面部上黃色依然突出,並有綠色條紋及小量斑駁的棕灰色。由於牠們無須應付飛行時所要求的強度及剛度,因此羽毛是令人出奇的柔軟,並得到habroptila(中譯柔軟的羽毛)這個種加詞去形容。
【外觀描述】-- 3
鴞鸚鵡面上纖細的羽毛組成了引人注目的面盤,這種鴞形目面上常見的特徵使來自歐洲的移民稱牠們為"owl parrot"(中譯:鴞鸚鵡)。他們的鳥嘴旁被靈敏的羽鬚或小鬍子所包圍,用以在低頭前進時感受地面情況並引領牠們。
鴞鸚鵡約一歲大雄鳥
鴞鸚鵡雄鳥正吃果子
【外觀描述】-- 4
上鳥喙除了上半部是藍灰色外,其餘部分主要是乳白色,眼睛則是深棕。鴞鸚鵡的腿大而粗壯、鱗狀,並與其他鸚鵡一樣是對趾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牠們的爪子比起其他鸚鵡為大,以方便在樹枝間攀爬。尾巴常在地面上拖行前進,因此尾巴末端的羽毛有被磨損的痕跡。
鴞鸚鵡的羽毛是令人出奇的柔軟
面上的羽鬚及喙
【外觀描述】-- 5
雌性鴞鸚鵡的一些特徵使牠們不難從雄性中分辨出來:牠們的頭部並不渾圓,與喙一樣比較窄長,蠟膜及鼻孔較小,腿及足部修長苗條並帶有粉紅灰色;尾巴比例上較長,全身羽毛的顏色雖與雄性不大分別,但整體的色調較細緻,較少黃色及斑駁的變化。與其接觸時,牠們明顯較抗拒外來者及略具侵略性。與不少鳥類一樣,孵卵期間雌性的腹部的絨毛脫落,附近皮膚表層血管脹大,讓溫暖的血液流經該部分,形成孵卵斑。
鴞鸚鵡--雌鳥從巢穴出來覓食
鴞鸚鵡--雌鳥展翅,但她不能飛
【外觀描述】-- 6
與其他鸚鵡一樣,鴞鸚鵡也能夠發出多樣的叫聲。除了求偶時發出響亮而刺耳的叫聲及嗥叫聲外,牠們也會發出嘶卡的聲音來向其他同類標示自己的位置。
鴞鸚鵡--雄鳥--約兩歲大
【外觀描述】-- 7
鴞鸚鵡有完善的嗅覺系統,能與他們夜行性的生活習慣相輔相成。例如牠們在覓食時就能夠通過氣味來區分出食物;這一習性目前僅在另外一種鸚鵡中找到。另外鴞鸚鵡給人極深印象的特質就是牠身上會發出一種令人愉悅的香氣,不少人常用麝香、果香或蜜糖的味道來形容這種香氣。鴞鸚鵡完善的嗅覺系統及強烈的獨特氣味也被視為社群間獨有的生化傳遞訊息,但這些氣味也成了掠食者搜索這種防禦力薄弱的鸚鵡的重要手段。
鴞鸚鵡--雄鳥展翅--但它不能飛
鴞鸚鵡--雄鳥展翅--但它不能飛
鴞鸚鵡--世上最大的鸚鵡
鴞鸚鵡--歷史上的分布圖
鴞鸚鵡受驚時,就靜止不動
作者:
gracechanstuart
時間:
2014-1-1 05:07 PM
標題:
瀕危滅絕珍稀動物(六):極危的鴞鸚鵡(下)
瀕危滅絕珍稀動物
(六):極危的
鴞鸚鵡(下)
【生態及習性
】
【生態及習性】-- 1
由於原生於紐西蘭的哺乳動物只有小型的蝙蝠(共三個品種,其中一種已絕種),因此,與其他在這島國上的鳥類一樣,鴞鸚鵡在進化過程中替代了一般由不同哺乳動物所佔有的生態位。在人類出現以前,鴞鸚鵡廣泛分佈於全紐西蘭的三大島上。牠們能在不同的生境之中活動而不受干擾,包括束生的禾草區,灌木叢林地及海岸區等,由水平面而致海拔1200米的高地都能發現牠的足跡。牠們也會棲身於森林之中,包括紐西蘭常見的羅漢松科森林(如紐西蘭陸均松、黑松、紐西蘭雞毛松、桃柘羅漢松及南青岡科、塔瓦瓊楠及卡拉塔樹(Metrosideros umbellata)森林等。
鴞鸚鵡--正在進食
【生態及習性】-- 2
在峽灣區內,經雪崩及岩層滑動後造就的區域,擁有極度豐富的果實資源──如楊桃、茄皮紫、懸鈎子屬中的黑梅、覆盆子等,還有馬桑科中的紐西蘭原生植物等,這些擁有豐富果實資源的地方也被稱作「鴞鸚鵡的花園」(Kakapo gardens)。
鴞鸚鵡--白天睡覺
【生態及習性】-- 3
鴞鸚鵡晝伏夜出,日間棲息於大樹庇蔭下或地上,到了晚上才在牠們的領域徘徊。儘管不能飛,雙翼也不是全無用處,透過展開雙翅牠們能輕微滑翔,並提供平衡及制動力。此外牠們發展出強壯的雙腿,善於攀爬,能登上高聳的樹冠,移動時則利用快速輕搖的步姿走上好幾公里的路。
鴞鸚鵡--晚上出來覓食
【生態及習性】-- 4
雌性在孵卵期間,每晚仍會在一公里範圍內尋覓食物,並來回兩次,雄性則在求偶季節(10月到翌年1月)走到最遠五公里內的求偶場進行求偶活動。鴞鸚鵡好奇心重,因此與人類互動的紀錄古已有之。曾協助保育的職員及義工們與個別鴞鸚鵡認識較深,發現牠們有不同的性格,如其中一隻叫Sinbad的鴞鸚鵡每晚均會與職員們打招呼,而Hoki則略為有「大小姐脾氣」。
鴞鸚鵡--成年雄鳥
【生態及習性】-- 5
鴞鸚鵡在面對危機或生命受威脅時會有一種作用不大的習性,就是會全身僵硬,一動也不動。牠們希望利用一身保護色,透過不動的姿勢來隱藏自己於附近環境之中。
鴞鸚鵡--隱藏在樹葉中保護自己
【生態及習性】-- 6
這種技倆用以應付牠們主要的原生天敵──哈斯特鷹(已絕種)非常有效,但自從人類帶來並不以視覺而重用嗅覺的捕獵者的出現,如哺乳動物後(貓和狗等),牠們這種技倆反而加快牠們被捕捉的機會。也正因為此,過去人類一直重用經訓練的狗隻去捕捉鴞鸚鵡。
【飲食】
【飲食】-- 1
鴞鸚鵡主要是草食性,原生的植物、種子、果實及花粉等,甚至是一些樹木的邊材都能成為牠們的食物。在1984年的一次關於鴞鸚鵡的食物及食性研究中確認了共25種的食物,並証明了牠們是一種廣泛的草食性生物,對於不同的喬木、灌木而至蕨類植物均感興趣。鴞鸚鵡的喙能有效地碾磨食物,因此牠們只有一個相對小的砂囊,此外,一般相信鴞鸚鵡的前腸內有細菌協助發酵及消化植物。
鴞鸚鵡--草食性生物
【飲食】-- 2
另外牠們有一套獨特的習性,就是會用喙將葉片或蕨葉最具營養的部份挑選出來,難以消化的纖維部份則會留下。這些獨特的、被啄剩的植物殘枝正好用來証明鴞鸚鵡曾在附近出現。透過研究這些顯著的覓食痕跡,發現鴞鸚鵡的覓食範圍一般在10×10 m至50×100 m之間。松紅梅(Manuka)及黃銀松(Yellow Silver Pine)常是牠們覓食範圍的中心據點。
鴞鸚鵡--吃果子、葉子、花粉
【繁育
】
鴞鸚鵡正利用羽毛的保護色來偽裝自己
【繁育】-- 1
在全球所有的鸚鵡當中,只有鴞鸚鵡會利用求偶場交配製度來作為求偶交配的方法。在到達求偶季節時,雄性鴞鸚鵡會聚首在一個仿如競技場的地方舒展雙翼,透過表演獨有的舞蹈及演唱來吸引異性。雌性鴞鸚鵡只會以表演質素來決定對象,其他外在因素也不能左右牠們的選擇。在選擇對像後即進行交配,但不會結成伴侶──牠們相遇只為了傳宗接代。
鴞鸚鵡--鳥巢--兩隻未孵化的鳥蛋,一隻一天大的雛鳥
【繁育】-- 2
一到求偶季節,雄性鴞鸚鵡就會離開牠們的居所,並到達山頂或山脊處建立屬於自己的交配競技場。這個競技場最遠離牠們日常生活地區達7公里之遠,而每個競技場相距最遠亦可達50米。在繁殖季節之前,雄性鴞鸚鵡往往會為了爭奪最好的場地而發生打鬥。牠們除了會透過豎起全身的羽毛、跨大雙翅、提爪、大開喙部並發出響亮而刺耳的叫聲及嗥叫來恫嚇對方外,亦會與對方發生正面衝突,而打鬥過後經常出現傷痕。雄性在整個求偶季節均會逗留在牠們所建立的交配場上。
鴞鸚鵡--餵食
【繁育】-- 3
每個競技場均為由雄性製成的圓盤形凹坑,最大可達10米,但一般深度及寬度至少能容下一頭半米長的鴞鸚鵡。整個圓盤常毗鄰於石面、田埂或樹幹旁以利反射聲音。除了圓盤外,每隻雄性鴞鸚鵡還會為牠們的圓盤建一條連接的小道或可見的軌跡,沿山脊而建的話可長達50米,圍繞山頂的直徑也可達20米。牠們會一絲不苟地製理好圓盤及小道上的殘骸。研究員們為了得知牠們會否於半夜探視,刻意在牠們的圓盤內放下樹枝等雜物;如果曾於半夜探視,他們會用喙把雜物撿走並帶離圓盤。
鴞鸚鵡--約十天大
【繁育】-- 4
為了吸引異性,雄性鴞鸚鵡會使前胸的氣囊充氣,從而發出嘹亮而低頻(低於100Hz)的隆隆作響的嗚叫。起初是低沉的嘀咕,氣囊逐漸擴大後聲量隨隨增加,在持續約20次的嗚叫後就會停止。這時雄性鴞鸚鵡會站立片刻,低頭並再次讓空氣填滿胸腔以準備下一組的嗚叫。這些嗡嗡聲在黑夜時至少1公里外也能聽見,而在好風的晚上更能傳播達5公里之遠。牠們平均嗚叫8小時,一個晚上就能發出近千次聲響。另外整個嗚叫可長達3至4個月,因此牠們也將失去近半的體重。牠們也會在競技場上圓盤內的不同方位發出嗚叫,以使聲音能向四面八方傳送。
這些嘹亮而長距的叫聲也吸引了獵食者的青睞,使牠們的位置眾所皆知。一大群缺乏抵抗力及迅速逃離現場機會的鴞鸚鵡,當遇上哺乳動物獵食者時,即使只有一頭獵食者,也有可能做成嚴重的傷亡。
鴞鸚鵡與幼鳥
【繁育】-- 5
雌性鴞鸚鵡被其中一頭雄性鴞鸚鵡的嗚叫聲所吸引後,開始從牠們的居所出發,並可能走上幾公里的路來到這區域。當雌性踏入這頭雄性鴞鸚鵡的競技場內後,牠就會停止鳴叫並立即進行表演。內容包括由一邊搖擺到另一邊,並用喙發出卡嗒卡嗒的聲音。不久後雄性會背對雌性,展開雙翼並而倒行的方式接近雌性,而整個試圖交配的表演約維持2到14分鐘後,牠們隨即交配。交配後雌性就會離開並回到自己的家園,等候產卵並孕育小鳥;雄性則繼續留守在交配場內發出嗚叫,而吸引其他的異性。
鴞鸚鵡與兩隻幼鳥
【繁育】-- 6
牠們多在地上植物的掩護下、或是諸如樹洞般的洞穴內築巢,每個生育期內最多能誕下3隻鳥蛋。牠們專注地進行整個孵化過程,但卻因覓食而被迫在晚上離開,因此被捕獵者吞食或胚胎冷卻往往會在母親不在的時候發生。鴞鸚鵡的蛋一般在30天後孵出,初鳥全身披上灰色的絨毛。自蛋孵出後,雌性鴞鸚鵡會持續哺育約3個月,即使幼鳥在完全長出羽毛後與仍會與母親多住好幾個月。對捕獵者而言,幼鳥不比仍在鳥蛋內的牠們堅強。當成年的鴞鸚鵡被獵殺後,牠們同樣難逃一劫。在10到12週後幼鳥才會首次離開巢穴。隨着牠們愈來愈獨立,母親仍會個別地餵哺牠們達6個月之久。
鴞鸚鵡--三隻幼鳥
【繁育】-- 7
由於鴞鸚鵡頗長命,因此牠們會先享受一段青年期後才進行繁殖。雄性鴞鸚鵡在5歲以前不會開始牠們的求偶嗚叫;雌性更要到9至11歲才開始尋訪異性。這段在繁殖期前的延誤減少了求偶期間所遇到的危機,從而延長了牠們的性命。鴞鸚鵡是其中一種繁殖率最低的鳥類,牠們並不會每年都進行繁殖,而只在有大量食物供應的年度──例如該年的樹木結出特別多的果子──才會進行。紐西蘭陸均松的種子數目是誘發牠們進行繁殖的重要因素,但這種高大喬木每3到5年才會大量結果。因此在陸均松佔優勢的森林,如科德菲什島上,鴞鸚鵡的繁殖並不頻繁。
鴞鸚鵡--雄鳥從巢穴出來
【繁育】-- 8
另一個關於鴞鸚鵡繁育體制的有趣資料是,雌性鴞鸚鵡可因應其母體的狀況,從而改變後代的性別比例。當雌性鴞鸚鵡進食了較多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後,牠們就會誕下雄性為主的後代(雄性一般較雌性重30至40%)。因此,雌性鴞鸚鵡仍會在食物或資源供應緊張的時候誕下後代,但會偏向於誕下單一性別以使種群內的性別得以分散(例如集中在雌性的後代),而在食物量豐富的時候則無此顧慮。雄性鴞鸚鵡則會在食物量豐富時多與不同的雌性交配,以達致物種延續的天賦使命[34]。這一研究支持了在進化生物學中備受爭議的特拉威斯-韋爾拉假說(Trivers-Willard hypothesis)。這種與母體體重狀況而影響後代性別的研究對保育計劃有重要影響。因為在提供補充食物提高繁殖率的同時也會減少較具保育價值的雌鳥後代的出生機會,因此嚴格控制母體的狀況才能達致雙贏的局面。
鴞鸚鵡--樹上
鴞鸚鵡--像貓頭鷹一樣晚間活動的鸚鵡
【保育
】
根據化石紀錄,鴞鸚鵡一度是紐西蘭境內三種最常見的鳥類之一,但自從紐西蘭的人類活動日漸頻繁後,鴞鸚鵡的個體數目便開始大幅下降。因此,自1891年就開始有針對性的保育計劃在當地實施。較成功的保育計劃來自1989年開始並運行至今的鴞鸚鵡復育計劃。
數以千計的鴞鸚鵡成為全球博物館的收藏品。
鴞鸚鵡
鴞鸚鵡--尾巴很長,常有在地上拖動的痕跡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