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徐家健:領綜援付100%入息稅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3-12-24 06:33 AM     標題: 徐家健:領綜援付100%入息稅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12-24 06:35 AM 編輯
  S7 x4 o- Y& B( X8 q$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 p; k6 c! ^, {8 X$ w) D公仔箱論壇徐家健:領綜援付100%入息稅tvb now,tvbnow,bttvb( f3 V+ |; s5 k$ Q% G& U

+ Z! w; R" `; K( B0 a, k' q' B( vtvb now,tvbnow,bttvb

8 q& E. ~! E+ _  X4 n「我們剛訂立的新憲法,看似是永恆的契約;但世事無常,只有死亡和稅賦才是永恆的。」【註】二百多年前美國國父級人物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in)的名言,經得起時間考驗。
: d# s; |9 ]6 A3 z0 j8 B1 u# B: H7 z. m$ e- n+ j! V! C5 R
二百多年後香港終審法院法官提醒港人,根據基本法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是的,根據經濟學原理,能享受綜援福利的低甚至零收入香港居民都要負擔重稅。
8 V! h- L- g; `- Y/ d

1 _% I( x6 ~) p1 l+ p4 A公仔箱論壇
( @# N0 D' \( ?" c9 x+ D勞而不穫階級歧視
1 a) S% x1 M# o# s% q9 C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3 m& D( r  S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在2011/2012年度的開支是195億元,截至2011年底綜援幫助了44.33萬位年老、殘疾、患病、失業或低收入人士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平均每人每月得到不足3700元經濟援助的弱勢社群,為什麼還要負擔重稅?
# V2 A8 L4 G1 _; C& v. v5.39.217.76公仔箱論壇% @4 Y0 Z7 u) z7 P% p) l
反綜援的人,除了部分認為新移民對香港毫無貢獻外,更多人一向對「不勞而穫」反感。今天我且不管「不勞而穫」的經濟問題,只談「勞而不穫」的階級歧視。扶貧時要面對的一個重大挑戰,是除了普天同慶全民派錢,任何針對性扶貧計劃都逃不了「隱性稅」(implicit tax)帶來的勞而不穫問題。
. h5 }, U" N# Y! a* S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h9 o. U8 Z, z3 U
先向所有人提供援助,然後歧視部分不合資格的人並以徵稅方式取回原本的援助,跟先通過審查才給予援助效果一樣。以經濟學角度看,規定來港七年以上才可申領綜援,是歧視新移民。但只有通過入息和資產審查才能得到資助,對收入或資產超出限額的人何嘗不是另一種歧視?所謂「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不論你有多本土,當你收入超過入息上限便馬上「離地」,喪失享受綜援的權利。這種以入息來劃分綜援產權的歧視,便是隱性稅的源頭。但綜援隱性稅的稅率究竟有多高?
' L- z$ v! G1 B1 `! i0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w0 W2 I* S" o/ n
7 g7 l6 N+ v: r7 S
做又萬三唔做又萬三
6 ?* r" ?, F9 }/ b公仔箱論壇

1 }. W4 R( D! w( Q5.39.217.76根據社會福利署的指引:「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每月可評估的總入息不足以應付,他們在綜援計劃下的每月認可需要總額,才符合領取綜援的資格。在評估入息時,培訓津貼及符合指定資格的申請人或其家庭成員的工作入息,其中部分可獲豁免計算。」每月認可需要總額是多少指引中沒有詳細說明,但我們可從豁免計算的工作入息推算出綜援隱性稅的稅率。
7 d3 [: J, k2 |

. w* y2 O: g. N' `# W# K5.39.217.76可獲豁免計算的意思,是綜援金額不會因入息增加而減少。指引清楚列明,受助人從新工作賺取的首月入息是可獲全數豁免的,但條件是受助人必須在過去兩年內未獲此項豁免。但除了第一個月可多勞多得,以後就只有首800元入息獲全數豁免,再多賺3400元只半數豁免,4200元或以上更是沒有任何豁免的。因此,最高豁免計算金額是2500元(首800元加之後3400元的一半)。換句話說,綜援戶面對的隱性入息稅率,是首800元0%,之後3400元是50%,超過4200元以後的稅率是100%,直至失去領取綜援資格!【圖1】
, H) D- j+ I( m: ]" ~tvb now,tvbnow,bttvb

; l- r" K' K: o  I' F" |按社署指引提供的例子,一個四人家庭,申請人是一位健全的失業人士,妻子須照顧兩名分別為16及7歲的兒子。長子是全日制高中生,須在外午膳,幼子就讀半日制小學。假設這個家庭每月開支包括租金3500元,另外須繳交水費及排污費及兩名兒子往返學校交通費400元,這個沒有收入的家庭,每月可得的援助金額總數是10781元。但當該申請人在領取綜援半年後,找到一份月薪5000元的全職搬運工作(不要問我最低工資下哪裏可找到一份月薪5000的全職工作),援助金額便會跌至8281元,家庭總收入於是只能從10781元增至13281元。辛辛苦苦靠搬運賺來的5000元,真正落袋的只有一半。5.39.217.76' I; p0 P* w) k  W( X

! C. y$ n4 e; b9 o" Ptvb now,tvbnow,bttvb但社署指引還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這個綜援戶少賺500元,收入亦是13281元,多賺500元,收入都是13281元。【圖2】這個不是姓沈的萬三算不上財富的原罪,也算是真正的無產階級歧視勤奮的勞動階級吧?! S$ h' I# N- m3 P

& l- @( V* S7 ]# _  U  Y7 ?7 y2 s大半年前,扶貧委員會提出為綜援受助人設儲蓄戶口,由關愛基金會出資抵銷社署因綜援隱性稅扣起的金額。這個方法本來可大大減低綜援戶面對的隱性稅率,但不知是誰想出來的「妙計」,計劃建議當受助人的儲蓄金額達資產限額一倍(四人家庭為例是13.6萬元)後,才可提取款項作特定發展用途。扶貧委員會和關愛基金會的人是否太得閒?下次你們出糧先把薪水存入我戶口好不好?5.39.217.766 H. e+ \* c: H0 w3 Q# b4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0 B7 u; g* @6 {. V+ l
記住,當政府不能做聖誕老人讓全港市民普天同慶,任何針對性扶貧措施都不能避免隱性稅歧視低收入勞動階級的問題。至於100%的綜援隱性稅,更是規定綜援戶只准打一種工,這種工叫義工。簡單的負入息稅才是造成經濟浪費及階級歧視較少的扶貧方法。
" N7 a2 ^" J# U4 I$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h( D( J' [6 w% W/ f
5.39.217.76# g1 n" y# e% g7 y; W/ x5 Q
註:原文為「Our new Constitution is now established, and has an appearance that promises permanency; but in this world nothing can be said to be certain, except death and taxes.」tvb now,tvbnow,bttvb3 Z- [8 o' b: t4 g3 f7 \

; e* B$ O( ?: i  g& K8 f5 W5 m公仔箱論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z7 X& Y% J: V& u, N
徐家健: 福利主義與移民社會水火不容
9 T, c, v* @* ~+ Stvb now,tvbnow,bttvb
9 [3 u6 l; f" {7 @* i5.39.217.76
公仔箱論壇' n0 g( t: S$ r7 V$ w0 X
「為什麼來者不拒的自由移民政策在1914年前大受歡迎,今天卻落得被人人喊打?…… 因為歡迎新移民來努力工作是一回事,容許新移民來享受福利卻是另一回事,這是魚與熊掌的難題。你要福利社會,又要保證每個居民不論工作與否都能享有最低限度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條件,社會是沒有可能兩者兼得的。」【註1】說這番話的人,當然不會是一手扶貧一手推人口無上限的政務司司長。但佛利民這一番話,相信要擔起這個不可能任務的司長最能深切體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g* T2 g! r2 M% t1 h6 R0 q- J
扶貧難,是因為政府做不了聖誕老人便要面對扶貧隱性稅(implicit tax)的問題;扶貧政策愈講 針對性,隱性稅的稅率便愈高。100%的隱性稅,連當年經常與佛利民辯論的凱恩斯學派領軍人物托賓(James Tobin)亦同意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道德敗壞。100%的綜援隱性稅,害辛勤工作的綜援戶「勞而不獲」,是規定綜援戶只准做義工、歧視基層勞工的不義 劣政。100%的綜援隱性稅,累不能工作的綜援戶被質疑「不勞而護」,「綜援養懶人」、「社會寄生蟲」等標籤於是不脛而走。當日漸高漲的本土意識遇上「來 港7年才可申領綜援是違憲」的法庭裁決,「寄生蟲」的歧視言論頓變成「蝗蟲」更歧視的言論。現在合資格領綜援的新移民,面對歧視基層勞工的100%隱性稅 應如何自處?
8 m2 v: _# w0 H, g- h公仔箱論壇+ E6 J, k9 g1 k$ F, ^7 B3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N7 k" D- h0 l# x  T
從福利磁石到福利改革的經驗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4 R  o$ U! ]: Q* h
5.39.217.768 y9 M" Q$ ~" g, C( `% ^( \
美國的經驗是這樣的。
70年代,美國新移民領取社會福利的機會率一直比本土生的美國 人低。但這個趨勢在90年代逆轉了:每100個土生的美國人就有7.4個需要接受類似香港綜援的社會福利金,而新移民的相對數字是每100 個新移民有就有9.1個。其他非現金的福利(如食物券、醫療輔助計劃等),新移民與土生者的福利差距(immigrant-native welfare gap)更大。統計數字還指出,這些新美國人不但較大機會領取社會福利,他們需要社會福利援助的時間亦較長,「福利磁石」(Welfare Magnet)的論述於是開始流行起來。

5 [# t" l$ N+ f* f+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2 j5 M0 G6 K& P+ E, H
於是,1996年美國政府通過了《個人責任和工作機會協調法案》,規定非公民在移居美國的頭5年不 得領取由聯邦政府提供針對低收入家庭的社會福利。研究移民問題多年的哈佛大學經濟學家Borjas指出,儘管一些個別州份代替聯邦政府出錢為新移民繼續提 供社會福利,全國非公民領取福利的個案還是大跌。一個有趣的發現,是雖然不少新移民失去申請政府醫療輔助計劃(Medicaid)的資格,但他們的醫療保 障卻沒有顯著減少,原因是這些沒有參加政府醫療輔助計劃的新移民,找到有顧主資助醫保的新工作,從此自力更新。【註2】
) `0 P- `: Z2 p. C  b, E
5.39.217.76- E" J7 x) e+ m4 w3 |
更多新移民在失去申領醫療輔助計劃的資格後選擇自力更新,原因是參加這個福利計劃須先通過入息審查,令參與者要面對超過60%的隱性稅。60%的Medicaid隱性稅令部分美國新移民選擇放棄工作,100%的綜援隱性稅怎樣改變香港新移民的工作熱誠可想而知。tvb now,tvbnow,bttvb" [+ e- Q0 D' r2 ?1 J, P# D5 u
' `$ W/ y4 R/ m/ E' g( C- X
取回審批權和減低隱性稅的取捨
) x! m1 T* v. x$ L, b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O- B$ Z* W$ }: w- ^9 }6 l8 {5 C
隨着非法移民數字不斷增加,移民問題一直是導致美國兩個主要政黨爭拗不斷的議題。不久前美國傳統基金會便發表了一個研究報告,估計特赦非法移民會為政府帶來整整5.3萬億美元的社會福利負擔。不難想像,這個研究報告發表後受到各方傳媒大 肆批評,認為它高估了新移民領取社會福利為政府帶來的負擔,亦低估了他們對庫房稅收的貢獻。
2 ^5 N8 N% B' S+ i, j5.39.217.76公仔箱論壇- d2 }9 b2 A) r3 k! b
香港終審法院的估計是,讓來港未滿7年的新移民申領綜援,只會為政府帶來微不足道的財政負擔。按2001至2002年的 標準,給予新移民綜援只需7億元左右。7億元的估計數字是多是少近日在香港引起不少爭議,但我認為除了政府未來對綜援開支的承擔能力,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令社會改變「綜援養懶人」的觀感。不能再學90年代的美國政府減少對新移民的福利資助,港府只有兩個選擇:其一,取回單程證審批權,並優先處理經濟條件較好的申請人;其二,改革綜援制度,增加豁免計算工作入息來減低綜援隱性稅對工作熱誠的不良影響。前者政治上有難度,後者經濟上成本高。但假如後者令福利開 支大增,一日真的把政府推向財赤邊緣,到時的政治環境已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5 I( S1 }* Z! V5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C% N7 Z/ R$ }: Z3 v3 I3 z

0 P, z  L; Y  y5.39.217.761:原文為 "Why is it that free immigration was a good thing before 1914and free immigration is a bad thing today? … Because it is one thing to have free immigration to jobs. It is another thing to have free immigration to welfare. And you cannot have both. If you have a welfare state, if you have a state in which every resident is promises a certain minimal level of income, or a minimum level of subsistence,regardless of whether he works or not, produces it or not. Then it really is an impossible thing.", B4 L" x8 }' a4 g0 {( w
2:Borjas,George J. "Welfare Reform, Labor Supply, and Health Insurance in the Immigrant Populatio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2(6), November2003: 933-958.! e( e4 l0 o6 \, R* E

# ]# A' L, C3 l5.39.217.76

+ `8 q- G, u* A' R- ~5.39.217.76作者為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 R- S% x& Z3 \+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客座副教授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