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G. e, y& W- z* X5 ^3 i,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013年12月5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來到位於江蘇無錫的702所,在蛟龍號維護車間看到了今年夏季成功完成了為期100余天試驗性應用航次的蛟龍號。登上距地10余米高的腳手架,進入蛟龍號駕駛艙,記者看到,封閉的球體內部各種操作平台整齊有序。 X/ y) d! V: f9 F3 f7 c
5.39.217.76. k; u* B# v* v8 _7 M& o# @& P
蛟龍號的球體載人艙使用高強度鈦合金材料,在俄羅斯加工制成,該球體內直徑2.1米,巨大的海水壓力全靠它承擔。在同級別、同類型潛水器中間,蛟龍號的載人艙空間已經是最大的。當然,殼體也可以再增大,可以在艙內增加更多的設備,人員也更加舒適,但是如果要保持相同的作業深度,就必須加大殼體厚度,這樣會帶來指數級的重量增加,所以還是有一定限制的。tvb now,tvbnow,bttvb; K' h R! ]* c2 H" a6 b
: T m/ w' \! j1 `) X8 V2 R# w
據胡震介紹,蛟龍號針對作業目標穩定的懸停定位能力,可以保証潛水器在需要停留的深度進行高精度作業。此外,蛟龍號還具備先進的水聲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測、高速傳輸圖像和語音、探測海底小目標的能力。 - P }5 i7 R( p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Y$ F+ }$ M6 p
“千里傳音”看似簡單,但實際有許多難題需要攻克。蛟龍號首席潛航員、702所水下工程研究設計室副主任葉聰,是蛟龍號總布置系統的主任設計師,也參與、主持了蛟龍號研發過程中的多項設計工作,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2009年蛟龍號首次下海試驗,剛脫離母船就失去了聯系,我就每兩分鐘呼叫一次,總共呼叫了兩個小時。”葉聰回憶,他當時並不緊張。 + R; R, a$ ]2 ^- d- K8 x公仔箱論壇 $ l3 ^9 D0 f' t% K: e(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經過多次試驗,蛟龍號目前採用了先進的水聲通信技術,利用聲波來實現和水面母船的通訊。聲波速度大約是1500米/秒,蛟龍號在大海深處傳送的聲音、文字和圖像,只要不到5秒鐘就能被水面上的母船接收到。5.39.217.76: }' A4 X6 d8 f* J
3 I- y6 y1 j8 Z! M/ n
並不神秘的蛟龍號3 ]. D) ?. V9 g6 I. l
2012年6月24日,憑借著先進的通信技術,在深海潛到7000多米的蛟龍號,與在太空翱翔的“神舟九號”來了一次“海天對話”。這次最遙遠的對話,令葉聰記憶猶新。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v2 g$ ^2 u" X) b! u7 ]
% c8 N9 r0 ]$ [! ]% N$ @, S' s$ Z/ P5.39.217.76 迄今為止,葉聰已經參加了蛟龍號73次下潛中的47次,被親切地稱為“海底的哥”。經歷越多,葉聰越感受到自己的無知、自然的偉大和人類的渺小。6年研制、4年海試給他的感覺是“直臨深淵、如履薄冰”。公仔箱論壇7 s4 }4 D8 _' y
1 I F S' G4 d0 y5.39.217.76 與大自然相比,蛟龍號並不神秘。葉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蛟龍號的下潛過程一般全程控制在12個小時之內(來回路程各用3小時左右,海底作業時間6小時),清晨開始作業,傍晚結束。一次下潛3個人,一個駕駛員帶兩個乘客,乘客多為生物學家、地球化學家等。科學家引導駕駛員到達感興趣的區域,駕駛員利用機械手採集標本。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B& H5 `4 v Z0 R* ]5 R
& x0 _, G3 O2 {( [6 q7 r) n, T* [0 X 從2002年項目立項到2012年蛟龍號突破7000米的深度,10年的時間,作為總設計師的徐芑南,帶領蛟龍號團隊攻克了一個個難關,推動了我國載人深潛技術質的飛躍。, V% K( W! d T m
5.39.217.760 V- u& v5 j% n) W
在現場,77歲的徐芑南接過獎杯時表示,最想感謝的就是夫人方之芬。十年前,徐芑南放棄在美國和兒孫共享天倫之樂的日子,回到中國研發蛟龍號。但他患有嚴重的心髒病,夫人每天要聽到他的呼嚕聲,摸一摸徐芑南的心跳,才敢入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u2 z' I7 r! i/ h Y!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