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h. K; Z. q4 E美國行星科學家勒科達瓦拉(Emily Lakdawalla)一直在密切關注中國的探月工程,在美國行星學會網站上每日更新嫦娥三號從準備、到發射,直到到成功著陸的動態。她表示非常讚賞中國國家天文台鄭永春博士向她傳達的中國官方發展航天產業的態度:“我們無意與任何國家展開太空競賽。中國正在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太空計劃,我們的宗旨是和平利用太空,這也是世界的共識。中國的航天計劃向世界開放,鼓勵和歡迎國際合作。” 5.39.217.76' S1 B6 l) p- P! t
2 ~, r& \- ~6 q8 X5 y7 r9 Stvb now,tvbnow,bttvb 美國的太空計劃常因預算問題及政府更替而中途夭折,高速發展的中國顯然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勒科達瓦拉提到,“中美政府之間在航天領域有諸多不信任,語言障礙也使雙方溝通不暢。希望在宇宙科學探索方面,國際合作戰勝政治分歧,能讓兩國科學家公開行動意圖彼此共享數據。” ' e7 B# v7 P3 D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0 Y6 `; H& l ^# q. l' j. Y6 w' V
自1958年以來,世界各國共進行了129次月球探測活動,包括美國59次,前蘇聯64次,日本和中國各2次,歐空局和印度各1次,成功率僅有51%。 3 l( \; ?/ O; F.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5 a" c" v5 B3 ?
但在中國探測器著陸月球之前,美國著名航天記者、歷史學家,被認為是俄羅斯太空計劃專家的詹姆斯·奧博格(James Edward Oberg)就在13日指出,“我對這次軟著陸的成功表示樂觀。因為我看到中國非常努力地學習別人的航天經驗,他們從美國的失敗中汲取的有用信息似乎比美國自己更多,這令人印象深刻。”奧博格強調,“中國航天團隊一再表現出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將美國和前蘇聯技術上的失敗和錯誤視為自己的失敗,從中吸取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