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珮瑩處理傳媒查詢非常得體,她至今未有披露報告內容,只是點出政府利用報告誤導公眾的要點,政府不易指控她違反保密協議。但關鍵不在於顧問合同條款是否有灰色地帶,而在於了解內情的專業人士,可否基於公眾利益而披露政府官員刻意隱瞞的事實,但同時享有免受報復的保障,這正好與國際上熱烈討論的『保護吹哨者』(whistleblower protection) 息息相關。」$ t* ?5 I% h8 W9 z% m黎廣德在題為〈伍珮瑩的勇氣對「公益揭弊」的啟示〉的文中又指,政府花費公帑外聘顧問進行研究,除了反映官員能力不足,亦令官員養成不尊重顧問的獨立分析,意圖用長官意志影響研究方式或結論的陋習。2 O6 F8 h" I4 r
「試想,若果揭弊者毋須擔心打擊報復,許仕仁、湯顯明、曾蔭權等橫跨多年的涉貪或浪費行徑,可能於案發初期被揭露,省回公帑之餘更能早日撥亂反正。海事署部份官員十多年來敷衍塞責,若在南丫海難前被揭發糾正,能救回多少人命?」2 t3 D, ^( j; p5 p5.39.217.76( O6 c7 ?3 f$ b' G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