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10-8 10:13 P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c# H/ R9 _6 Z! K. I3 g- L
0 z/ c! ?- K1 {- z8 [& S4 J發現希氏機制 Peter Higgs 與 François Englert 獲諾貝爾物理獎. o. F# G5 Z2 @$ t
! D* u; q. q9 a 5.39.217.762 @3 R$ I1 u3 j2 l5 e+ \. W
諾貝爾委員會今日公布,兩名提出並研究希格斯機制 (Higgs mechanism) 與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氏玻色子 (Higgs Boson) 的物理學家,奪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表揚,愛丁堡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Peter Higgs 與法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François Englert 發現了該機制,有助我們了解亞原子粒子質量的起源,該機制被視為二十世紀理論物理學的重要成就之一,而希氏玻色子亦於本年初,被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CERN) 確認。5.39.217.765 f0 u/ ]' B) c) Z9 }/ t' _
2 e! f+ |# E2 M3 g1 s
tvb now,tvbnow,bttvb9 [! W7 u0 ]8 R b8 w- v5 A
1964年, Peter Higgs 、 François Englert 與以故Robert Brout (1928 - 2011) 團隊以及另一研究團隊分別獨立提出與希格斯機制和希格斯玻色子相似的理論。論文假定在量子真空 (quantum vacuum) 裏純量場的振幅不等於零,則會引起自發對稱性破缺,從而促使某些規範玻色子獲得質量。該三篇論文在《物理評論快報》50周年慶祝文獻裏被公認為里程碑論文。 7 ?8 d* d0 T+ e) \: u, h- C. vtvb now,tvbnow,bttvb在「標準模型」裏,希格斯機制是一種生成質量的機制,能使基礎粒子獲得質量。希格斯機制應用局域規範不變性與自發對稱性破缺來賦予粒子質量。在所有可以賦予規範玻色子質量,而同時又遵守規範理論的可能機制中,這是最簡單的機制。根據機制,希格斯場遍佈於宇宙,有些基礎粒子因為與希格斯場之間相互作用而獲得質量,但同時也會出現副產品「上帝粒子」——希氏玻色子。 : ^: n8 e9 j5 w2 |! X# C4 O' ytvb now,tvbnow,bttvb , P. e. x. e) _4 F
3 X" Z5 {. m4 z5 V7 b
「上帝粒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理論的最後一塊拼圖。標準模型預測62種基本粒子的存在,其中希氏玻色子一直未被證明。它與重力相互作用,令物體產生「重量」,其存在解釋物質為何擁有質量及形態,被視為構成萬物的最終元素。縱使如此,標準模型並不是宇宙拼圖的最後一塊。其中一個原因是,標準模型將某些粒子如中微子,視為幾乎沒有質量。但最近的研究顯示,該些粒子其實也有質量。另一個原因是,該模型只描述佔宇宙中所有物質的五分之一的可見物質。 4 E7 V$ F( ]# I* e2 A: P' p, n' L2 Otvb now,tvbnow,bttvb 6 Z5 E. Q2 s+ x. a5 j% M2012年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CERN) 宣布,大型強子對撞機( LHC) 的緊湊渺子線圈 (CMS) 探測到質量為125.3±0.6GeV的新玻色子(超過背景期望值4.9個標準差),超環面儀器 (ATLAS) 測量到質量為126.5GeV的新玻色子(5個標準差),這兩種粒子疑似希氏玻色子。到本年3月14日, CERN 才正式宣布該探測到的新粒子是希氏玻色子。 ' } e+ o: I5 A5 Ttvb now,tvbnow,bttvb, _9 K* g3 ]5 S8 X9 F6 v7 }4 ~ 諾貝爾物理學獎詳情專頁5.39.217.761 t3 r0 o) O$ G! }
-ac5 T- X {& ]: A7 H J% g
* j8 ?" i% D1 c5 I, q3 ? ~[youtube]FDLsLTbncQI[/youtube] $ g) t; C- G; t8 @% ?! n5.39.217.765.39.217.763 Y$ K) n @; R
What is a Higgs Boson?[youtube]RIg1Vh7uPyw[/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