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上任以来,一直在为中国积累已久的严重经济问题处心积虑,想尽办法寻找突破口,多项重大改革措施并用,从城镇化到自贸区,从破垄减负到土地改革。但这一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决策者的犹豫与动摇:从一开始的调结构,到后来的钱荒,再到新近的保增长。这是改革的第一回合,是决策者与金融资本家的较量,但资本家胜出。 0 w( Z; v3 a+ p6 p) @公仔箱論壇 _4 R d6 r2 c. F公仔箱論壇 6 h' K4 L- c5 z* T4 a' |2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随后,在第二回合中,资本家势力再占上风,迅速推出一系列刺激计划与方案,于是“增长”思维再次占据上风。一些地方,直接把城镇化搞成了造城运动,大肆圈地造城,于是土地财政之风再次盛行,地王频出,房价跟着上涨。面对持续上涨的房涨与城镇化的造城扭曲,决策层近日再出表态,强调要打破垄断,调整结构,宁愿适当降低增长速度,也要着力做好结构调整。这一声明,似乎又将改革回到健康轨道上,但还有待观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P. s' T3 }: h
) H- V' P1 d e% J- F6 M( e7 Q+ Btvb now,tvbnow,bttvb 9 x1 t. [! N/ L' T
新政府的改革,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多事之秋。但不管道路如何曲折,前方如何困难,有两点不可否认:其一,今天的问题,是肉食者自己造成的,而不是市场天生的。结构的失衡,完全是人为的危机,因此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其二,今天的问题,必须正确地处理好,否则会后患无穷。结构失衡、国民二元导致如此社会一系列问题,比如贫富分化、腐败、权贵资本、祼官海外资产或富甲巨资外逃、环境污染、消费低迷,等等。基本可以说,如今的一切社会与民生问题,基本都是因为当年的决策不周全造成的。倘若我们今天的决策还是只顾眼前,而不顾代际利益与长远战略,那么再过三十年,历史将改写。 / K1 O# b( _3 A: B. o/ Otvb now,tvbnow,bttvb6 y# _8 U# q$ L# g7 X
tvb now,tvbnow,bttvb) [- g- n7 L) f6 |) v2 \' o( I' ~
尤其是农地土改问题。中国历史上,所有动荡,基本都来源于“农民起义”或贫民造反,只有极少数是贪官夺权(如安史之乱)等造成局势动荡与朝代更替的。这段历史,我们要吸取教训。如今的土改,既要做到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使生产要素进入流通并使持有人从中受益,又要做到持久受益、社会持久稳定 ,不因一时为利“失地”者,最终因彻底失去生存的根基而再次沦落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从中国历史来看,农民阶级是最好对付的,只要有的吃有的住,他们就会安稳下来,甚至不关心国事天下事,无心关注贫富差距或官员贪污腐败、包二奶之事,但反之,如果他们没有了吃住的基本生活基础,则社会如浮萍,根基不复存在。农民的问题不是小问题,老蒋的失败不是因为枪炮不够坚利,而恰恰是无产(革命)者太多太多。好汉不敌双拳,此为自古之理! ( e3 W/ F% b7 ?, m1 k, Dtvb now,tvbnow,bttvb4 n9 d Q5 R; i9 ]& o0 i: m. V/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