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重美輕中」的策略布局,儘管一度引起北京當局不悅,但馬英九一方面繼續依賴美國為台灣爭取國際空間,另一方面,則對中國大陸期許的政治談判,採取「過門而不入」曖昧姿態,並適時地得到老美同意、老共樂於見到的「一中架構」,藉 此遊走兩大強權之間,終而建構出目前這套老美肯定、老共容忍的「美中平衡術」。5.39.217.76% t+ E# N" c# v- P9 E I" i) b' m
7 U0 Z5 P3 Z1 x& N o1 Z7 |3 v: X2 p; w: M. i0 H
至於從去年初就宣稱要與中國大陸展開全面性交流的民進黨,在這整套布局中,顯然是找不到切入的位置,連講話的空間都沒有,未來情勢看壞。& d8 n0 s+ v6 G, s7 ?
5 V, e3 j6 m' c2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馬英九上月出訪邦交國期間,對外宣稱目前的台美關係,比斷交前還要好。此言一出,立即引起扁政府時期的外交官員質疑,認為扁當年過境紐約時,不但獲得人權 獎,還公開發表演說;這次馬英九到了美國,卻限縮媒體採訪,只能談與周美青之間的風花雪月,認為這是馬政府「傾中又親中」的結果。 5 p ~7 k- G9 F( @* U公仔箱論壇 ( g. U& U! O/ |# t9 x公仔箱論壇然而,馬政府的外交策略,真的如扁朝官員所言是緊抱對岸大腿?甚或,馬英九已忽略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平衡?從去年馬英九指派份量最重的金溥聰出任駐美代 表,陸委會主委則由王郁琦接任,這項人事布局其實已透露出「重美輕中」的端倪,直到現在,馬依舊是朝此方向前進,而且沒有任何回頭的跡象。 0 z) z, g3 W- X# {: \$ G' W4 J, E9 O/ ~. P8 u, c' M
去年初,吳敦義以副總統當選人身分參加博鰲論壇,在「求同存異,兩岸和平;講信修睦,民生為先」的16字箴言之外,另外提出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空間的議題,獲得當時中國大陸的副總理李克強正面回應,表示雙方平等協商,依中華民族的智慧,應該找得出辦法。5.39.217.764 l) S6 F) `2 |
5.39.217.76$ m' R" r/ W8 s [& ^" y
今年初,連戰前往北京會見習近平,也主動談及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同樣也取得習近平的正面回應,認為大家可以集思廣益。接著,蕭萬長出席今年度的博鰲論壇期間,除了ECFA後續協商及服貿協議簽署之外,也在蕭習會上觸及區域經濟整合等議題。5.39.217.76( G3 g; h0 z' H* {" O& M
公仔箱論壇/ a, a5 [* L1 @+ c9 n$ S
一切的動作,都顯示馬政府積極透過各種場合,向中國大陸爭取台灣的國際空間。但弔詭的是,即便每次發言,都獲得大陸領導階層的正面回應,但最後都是點到為止不再有下文。 , a9 y7 y" F9 q; v% {3 | H1 A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8 S9 O8 D K$ j
以近期國際關注的台灣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為例,當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ICAO的法案時,大陸外交部及國台辦均立即表態堅決反對國外勢力插手此事,但同時卻也鬆口認為這件事可透過兩岸協商,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 w9 @* Q: Z$ x0 v2 x/ I- g1 [- [1 a, l: `2 Y
面對大陸官方共同協商國際空間的提議,過去一年多來不斷倡議「國際空間」的馬英九,這次卻選擇透過美方力量促成此事。期間雖一度沒有下文,但上月底,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表示,美國正與其他國家就支持台灣的參與進行諮商。 / x8 q4 _" }# r) v6 p+ P - ]- F! }! _" m3 H% @4 J% p1 T5.39.217.76華府智庫CSIS亞洲資深顧問葛來儀更說,美國應低調支持台灣參與ICAO,建議台灣要在國際和北京之間取得平衡;雖然台灣要以觀察員的身分出席大會可能性不高,但中國大陸可能願意讓台灣出席專家會議或委員會。這席話形同提前預告我方爭取參與ICAO最可能的形式。5 R/ L" f7 Q, C. S,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