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守護千座老建築 一個80後的古城保護夢 [打印本頁]

作者: abcd0816    時間: 2013-9-3 04:44 PM     標題: 守護千座老建築 一個80後的古城保護夢

形似一艘輪船停泊於廣州歷史文化街區中的民國建築金陵臺與妙高臺,今年6月遭遇強拆,全城譁然。1980年出生的小學老師楊華輝尤為痛心。 十年間走訪、拍攝、記錄了廣州近千座老建築,楊華輝親睹「兩台」化廢墟,憑吊之餘,他更希望隱藏在廣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大街小巷中的各色古建築,以及蘊藏其中的歷史魅力和人情味,能為更多的人知道。他夢想,一代代長大的孩子們,將保護古城的薪火傳續,更積極地行動以保護與活化一座城市寶貴的遺產。 金陵臺和妙高臺最早獲得公眾關注,始於楊華輝。2011年12月,楊華輝以「古粵秀色」為名在微博上率先發出「兩台」的拼圖,指出兩幢民國建築的罕見與美,也批露「古樓很快會被拆除」,疾呼「保留」與「拯救」。6個月後,拆遷隊伍圍聚「兩台」,「古粵秀色」再發文圖,稱兩幢建築「正被『緊急拆除中』,最具特色的巨柱被拆通頂!」終引起社會和媒體關注,政府隨後要求開發商「暫緩」拆除。一年後,「兩台」被轟然拆毀。 「呼籲拯救這兩個建築的那段時間裏,其實沒有人知道它是什麼建築,只是知道它很漂亮。直到去年5月我搜查資料,才在越秀區圖書館網站上找到,發現它是粵劇名伶薛覺先的舊居。」楊華輝告訴記者。事發後,廣州市要求開發商復建被毀建築,繼而在《廣州市城鄉規劃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中加大了對非法拆除歷史建築的處罰,規定強拆者將被處以房屋時價的5倍至8倍罰款。 楊華輝的這種關懷源自童年。他清楚地記得小時候有一天,隨外公在老城區西關走訪老街坊,面對大規模的老屋拆除,儒雅有禮的外公很突然地低聲罵了一句。「老建築沒有了,建築裏的人也散了,他大概是感受到了這一點,內心一定受到衝擊才會這樣講粗口。我以前從沒聽他罵過。」楊華輝說。 1982年廣州被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此後的30餘年,城市快速發展,「危舊房改造」和城市交通建設深刻地改變了廣州的城市肌理,變換了她的天際線。 師範畢業後的楊華輝在廣州五羊小學當了老師。課堂上,他問學生「五層樓」在哪裏,學生答不上來,這讓他很錯愕。「不可思議!小時候每個廣州小孩唱的民謠裏,就有這個『五層樓』,現在的孩子居然不知道。」鎮海樓,廣州地標,樓高五層,現廣州博物館所在,廣州人都稱它「五層樓」。 2002年,楊華輝開始擔任信息課老師。他開始帶著三批學生,在課後或者中午的時間,走訪東山僑園,挖掘建築背後的故事,拍攝建築細節,探問住戶變遷。最後做成的電腦網頁《東山僑居故園情》,獲得全國中小學生電腦作品比賽一等獎。 作品激起了社會共鳴,行動感染了更多的老師與孩子。2006年,楊華輝在網頁的基礎上,創辦「古粵秀色」網站。網站給廣州各古建築建檔,詳解其歷史文化,為其保護現狀打分。每一個頁面下都有廣州小學生們留下的評論。 「老廣州照片」、「尋找老廣州」、「廣州映像」——2010年開通的「古粵秀色」微博賬號上,幾個主題背後隱約可見楊老師十年來背著相機行走大街小巷、燈下費力搜尋資料的身影。近千座建築進入他的視野,其中有許多已經被文物部門接納、被規劃部門注意。他和一些民間文物保護的個人與組織協同互動,已成為政府重要的建議來源。 楊華輝始終看重自己的教育理念「知情意識」。他說:「學生們知曉了本土文化古跡,在心中才會有感情,然後等他們長大了保護的意識慢慢形成,最後才會變成一個行動,保護歷史建築和傳統風貌建築,保護一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 【2013-09-03 新華社
作者: ljcgz    時間: 2013-9-3 05:16 PM

要向地产大王让路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