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_; \' a4 V, p" ^tvb now,tvbnow,bttvb國術在香港之為國之為術,是流落香江的神州拳師的家國憶念。國,是四百萬大軍敗去的中華民國,是倉皇而逃落足草山的蔣介石代表的一路漢聲;家,是佛山廣州番禺一幢幢鄉居故園以及其中的百年舊事,這都隨戰火付諸一炬,只餘下一身細軟全家大小逃來香港圖個棲身,只待哪年哪月光復大陸重回故土。這群廣義上的亡國子民到來香港後無以重復舊年華,為了生計於是教起拳來,在揮拳踢腳之間是對佛山拳館的未敢忘懷。為了毋忘在莒,提醒身上的漢家血脈,國術成為每天都面對提醒的晨鐘暮鼓。年輕的新時代港人,不知六七十年代每年雙十青天白日旗海飄揚的壯觀,十月十日,在港國民黨機關報《香港時報》頭版必是八個大字「四海同心,薄海同歡」,下是一整版密密麻麻祝賀中國民國若干年華誕,佔數最多的是國術會,大學圖書館或有這些菲林紀錄,不妨找來一看,便知國術體育會武師心中那面旗朝哪方。 & V/ {; R/ H+ _3 ? % G# Y( \& a4 V$ Q一介武夫帶出忠義仁孝的同時,這種精神也影照在對待本門技藝的克盡精心。幾年前,劉家良接受有線電視娛樂台訪問,說到興起之處,兩掌一揮,拳風虎虎,那時劉師傅應是六十開外,然而那道氣那道力,隔電視機屏幕也能感到這分對己對人的真誠,哪怕訪問他的年輕記者不懂拳藝,劉都認真相授。我不知這段訪問片段有多少人看過,然而只要看過那天身穿麻紗唐裝薄底快靴的都能閱讀出劉家良的真摯。國術是對自己坦白的技擊,只有坦白始能克敵,收藏掖納害了自己,兩強相遇,知己始能知彼,不容半點弄虛作假。武人率直不是因為念書多與少,而是生死相搏之間必須以真相待,不得半點馬虎。李小龍在美國的電視訪問同樣談到國術的務必真誠,不同的只是用英語而非粵音,「to me, ultimately martial art means honestly expressing yourself, not lying to myself 」 。公仔箱論壇" D5 `. O! u1 Q7 }3 e
5.39.217.76: {% Y' I( }" m- \9 U2 G7 T
! y( E# {! Z7 Z6 k' j& u/ G率直坦白始是國術之本 U X4 a" y6 X/ y1 p
; A1 H- Y0 K2 V. \由此萌生的是道德觀。劉家良行事低調,李小龍言詞高調,但在國術上他們俱為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武者。劉李二位的人生,定格於其攝製電影裏的道德感召:劉家良八十年代執導演筒後,從《陸阿采與黃飛鴻》到《少林三十六房》以至《長輩》及《五郎八卦棍》,除卻洪拳便是中國道德規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無一能越此半步。李小龍的《精武門》、《猛龍過江》和《龍爭虎鬥》更是邪不能勝正的道德社教。二人的電影,主角大多雖然人在江湖,卻不僅以武服人更是以德服人,善有善終的義理循環從未跳票失蹤。公仔箱論壇7 H' G! {4 m; L$ x2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