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集 : 為拓堆填搬弄數字 悖逆民意後果堪虞 & K! h9 \# J( F6 H1 gtvb now,tvbnow,bttvb 8 {4 [$ v6 C% o5 q# B' _1 c3 A; {. T# J. Q
處理普選還有時間,堆填區擴建卻須急切處理……這個「務實為民」政府的工作優次,或者實在是筆者此等一介草民永遠無法理解的玄機。不過,即使是堆填區擴建問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致居民的公開信,亦同樣令人難以理解。那就是局長竟然聲稱,將軍澳環保大道量度的PM2.5微細懸浮粒子水平符合標準。 $ [- e# j m# h6 F9 P1 v8 S' b & U. s& ]+ Q7 U" T或者大家會問,當局已經撤回新界東南堆填區(坊間通稱將軍澳堆填區)的撥款申請,為何還須斟酌局長的公開信?必須指出,公開信發表於撥款申請撤回之前,公開信引述的數據很可能直接影響表決結果,牽涉到誠信問題,不得不將事實搞清楚。 / x" @2 Q) a: r+ {tvb now,tvbnow,bttvb . P1 B: Y3 R1 c4 j0 Q, [4 p X而更值得大家留心的是,行政長官梁振英昨出席演藝學院畢業禮後明言,會繼續把政府的主張與全社會及3個有堆填區的居民、當地的區議會,以及立法會商討。換句話說,行政長官的說法,就是將軍澳堆填區的撥款申請,早晚都會重提立會。9 _; i% b' l$ r
" \4 o+ t7 E' Q: p! U- j
黃錦星在致將軍澳居民的公開信中,列出7題「問與答」(Q&As)。其中關於環保大道的PM2.5濃度是否超標影響居民健康的一題,黃局長的答案是:「事實上,去年8月,環保署曾於環保大道量度PM2.5水平,結果顯示24小時的平均值為39.5微克/立方米,符合建議的新空氣質素指標。」 1 Z8 H3 j" |+ X: ?, d. u8 h * W0 |0 {8 y( |9 x5.39.217.76首先,每立方米39.5微克達標,其實只是符合特區政府的建議(24小時平均值每立方米75微克)。按照世界衞生組織的標準,24小時平均值應低於每立方米25微克。而即使按政府的全年平均值每立方米35微克,堆填區能否達標依然成疑:試問堆填區一年中有多少天不運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T# ]* |* K" Q i' F$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8 _+ I5 l1 G" j4 ]; D
第二,當局在撤回將軍澳堆填區前,一度提出堆填區的擴建部分只會接收建築廢物,不會再接收廚餘,以全面解決氣味問題。那試問局長,建築廢物帶來的懸浮粒子,會比廚餘及其他都是固體廢物多還是少?2012年8月的PM2.5數據,如何反映只接收建築廢物這個因素所造成的影響?8 `5 @( }& q; ?3 G* o
5.39.217.76' L) F; _5 U6 P/ Q' T4 {
第三,而且問題最大的是,根據科技大學環境實驗所3位學者2012年5月提交環保署的報告,2011年無論在旺角、中西區、清水灣、東涌、荃灣還是元朗,亦即無論是市區、新市鎮還是郊區,PM2.5的濃度呈季節性:6月份最低、1月份最高。局長在公開信中只選取8月份數字來引用,未免太耐人尋味了一點點。* z2 S% y# n$ o1 i" q1 T( C
tvb now,tvbnow,bttvb0 l5 o" x2 y" c. M& T
其實,公開信的Q&As中還有一題是這樣的:「堆填區是否令鄰近民居經常感到強烈異味?」答案則是:「過去幾年在將軍澳區進行的各項氣味調查所得,在0級(無味)至4級(嚴重)的臭味監測標準測試下,日出康城一帶的氣味只屬於間歇性及絕大多數為0至1級之間。」 2 p8 {) h# R4 S' d2 ^! R5 e5.39.217.762 c6 g, d& P, u7 V' r. `. C2 e
這封僅以「環境局局長」署名(全文沒有「黃錦星」3字),更只在網上發表的所謂「公開信」,或者已因局方暫時因不夠票而暫時撤回撥款申請而作「廢」,但卻仍足以反映該局以至整個執政班子的態度,就是無論是否揚善都必須隱惡,為求取義更必須斷章。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t7 ^0 n: O: [
* P3 [7 L3 w8 U公仔箱論壇或者,我們必須欣賞當局「不求自滿」的苦心和努力,不介意將上一朝政府的廢物政策重用(reuse)和回收循環再用(recycle),甚至不介意不經重新包裝便納為己用,例如,加強全面清洗垃圾車、改裝垃圾車為全面密封等,3年前上朝政府欲徵用郊野公園土地擴建堆填區之時,就已經提出過。' ^% `9 m) h& F8 P7 r2 o
公仔箱論壇; E9 a$ f' |; ^2 c/ U6 e
將軍澳的空氣質素有否影響健康,相信當區居住或工作的市民用鼻、口、眼、皮膚,都已親身感受得到,日常生活中的鼻涕、窗戶家具上的灰塵,都是證據。藉公布一些數據,去得出一些有悖市民親身感受的結論,相信已成這個政府慣手勢的做法──尤其是在《施政匯報》公布之後。tvb now,tvbnow,bttvb$ W- M ` o& o$ A# X T$ r